第十章 塑造加藤

令所有人(包括威廉·多兹尔和电视台高层)感到惊讶的是,《蝙蝠侠》竟成为一种现象。片中充满了夸张的情感、语义双关的台词、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服饰、表演过火的坏蛋以及丰富多彩的打斗声音字幕(Biff、Zlonk、Kapow),这些漫画式的字幕在银幕上如烟火般绽放。[296]该剧吸引了众多漫画迷、城市美学家以及神志恍惚的大学生们。多兹尔认为,这是唯一一部没有笑声的情景喜剧。1966年3月初,《蝙蝠侠》登上了《生活》(Life)杂志的封面,标题是:“整个国家都为之疯狂了!”

在好莱坞,一旦有成功案例出现,马上会引起跟风式效仿。美国广播公司的高管们追着多兹尔继续拍摄《蝙蝠侠》续集。1966年2月底,多兹尔提交了《陈查理长子》的剧本初稿。然而,几周后,他们拒绝了这个项目。[297]具体原因不明,但不难猜测,1966年,没有哪位电视公司的高管愿意冒着丢掉工作的风险,为一部由完全不知名的华裔演员主演的电视剧集保驾护航。

1965年,好莱坞上演了《谍网威龙》(I Spy),这是首部由白人演员与黑人演员〔比尔·科斯比(Bill Cosby)〕共同主演的电视剧。这标志着电视荧幕上的全白色面孔开始进入多样化时代,在此之前,亚裔演员在好莱坞的发展困境已持续了很长时间。早在1910年至1920年的默片时代,首位成为偶像明星的亚裔演员是早川雪洲(Sessue Hayakawa)[298]。在他之后,再无其他亚裔演员有如此成就。在黑白默片中,美国和欧洲的观众,特别是白人女性,发现早川雪洲的日本特质充满了异国情调,令人兴奋。于是,他凭借1915年参演的《欺骗》(The Cheat)一夜之间成了超级巨星,与同时代的查理·卓比林和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等人齐名。这是一部类似于《五十度灰》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股票经纪人的贪婪的妻子(Fannie Ward)因陷入债务危机,向早川雪洲饰演的日本古董商借钱救急。当她试图还钱给他时,他拒绝了,并在她的肩膀上打上了他的私人烙印。影评人迪威特·鲍敦(DeWitt Bodeen)认为:“早川雪洲对美国女性而言,甚至比瓦伦蒂诺更让人觉得刺激。”[299]一位美国记者曾引用早川雪洲的话说:“我的受众都是女性,她们喜欢我强壮、暴力的银幕形象。”[300]

她们也喜欢他沉默寡言的神态。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暴露了早川雪洲有浓重的日本口音,那些家庭主妇发现他的口音远没有他的颧骨那么刺激,这让他作为浪漫偶像的职业生涯自此走向衰落,一直至珍珠港事件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早川雪洲唯一能够出演的角色就只剩下刻板的反面人物,譬如1957年《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中的日本军官斋藤上校。[301]

早川雪洲的遭遇反映了战后美国文化的一个更为广泛的趋势:所有亚洲男性角色被标签化。[302]这导致带有浪漫性质的主要角色将不会再让亚裔演员来出演。原计划在电视台播出的剧集《陈查理长子》是亚裔演员扮演主角的唯一机会。然而,美国广播公司的拒绝让这次原本有希望扭转大众对亚裔演员刻板印象的机会再次错失了,同时也是对李小龙一夜成名的梦想的一次打击。

与任何优秀的制片人一样,威廉·多兹尔也采用了广撒网的策略。他有多个处于不同进展阶段的项目提交给电视公司的高管。他的策略是买下各类漫画、广播以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转播权,包括《陈查理长子》《蝙蝠侠》《神奇女侠》(Wonder Woman)和《狄克·崔西》(Dick Tracy,又译为《至尊神探》)。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一直在全力推进《青蜂侠》(The Green Hornet)的项目,这是一部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台广播剧。

该剧由乔治·W. 特伦德尔(George W.Trendle)创作,故事情节很简单:布里特·瑞德(Britt Reid)白天是身家百万的报业大亨,晚上则变身为打击犯罪的蒙面斗士——青蜂侠。[303]布里特·瑞德有位日本助手名叫加藤,是他忠实的贴身男佣。[304]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电台制片人把加藤的国籍改为了菲律宾。[305]乔治·特伦德尔把这部剧看作他之前那部最受欢迎的作品《独行侠》(The Lone Ranger)的现代版本。布里特·瑞德是独行侠的侄孙,加藤身上有唐托(Tonto)的影子,布里特·瑞德那辆豪车“黑美人”则是高大白马的升级款。

1965年夏天,威廉·多兹尔和乔治·特伦德尔开始商谈《青蜂侠》的电视转播权。在1965年11月16日写给乔治·特伦德尔的信中,多兹尔写道:“我这里有位亚洲人,非常适合出演加藤。实际上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但他可以扮演各种类型的东方人或者菲律宾人。我认为我们应该永远不点明加藤到底是什么国籍,只要他看起来像是东方人就行了。我心目中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是位空手道黑带,顺便说一句,他可以表演空手道教材上的任何一个动作。”[306]

1966年3月,《陈查理长子》项目被停,同时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宣布秋季上映《青蜂侠》。这一事件的转折让多兹尔很尴尬地给身在奥克兰的李小龙去了一个电话。从在自己担当主演的电视剧中出演詹姆斯·邦德式的中国英雄,沦落为一位打击罪犯的白人富翁的东方用人。你觉得李小龙会愿意接受吗?答案当然是不会。“这角色一听上去就像是位典型的用人,”李小龙向《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解释说,“我告诉多兹尔,如果你让我留着辫子卑躬屈膝地为他们服务,那就算了吧!”[307]

可是,事实上李小龙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和多兹尔有合同在先,即使他本意不愿出演这个角色,他也要考虑现实的生活问题:家中有妻儿要照顾,银行账户已空空如也。尽管这一角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李小龙仍坚持只有在广播剧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之现代化,他才会同意出演这一角色。在广播剧中,加藤出场的关键时刻是当出版商布里特·瑞德大喊:“我的车,加藤!”加藤回答:“是的,布里特·先生。”[308]和其他优秀的制片人一样,多兹尔让他的签约演员放心,加藤的身份不是用人,而是助手。事实上,加藤将会是青蜂侠最重要的武器,他可以处理几乎所有的打斗场面。这也是美国观众第一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功夫。[309]

多兹尔同意让李小龙在剧中表现自己的“功夫”。虽然加藤与陈查理的长子相比,令人有些失望,但对于一个不知名的小演员来说,这仍然是一次展示他的个人才华以及东方格斗艺术的最佳机会。和大多数制片人不同的是,多兹尔的承诺是认真的。然而,他漏掉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他并不能完全掌控这部剧的拍摄。为了确保能够在电视上顺利播出,他被迫同意了乔治·特伦德尔最终敲定的剧本。

在过去的一年里,李小龙、琳达和小国豪一直借住在香港、西雅图和奥克兰的家人或朋友家里。3月中旬,他们搬进了位于洛杉矶韦斯特伍德街区(Westwood neighborhood)威尔希尔大道(Wilshire Boulevard)和盖利大道(Gayley Avenue)拐角处的一套老式小公寓内。[310]这是这对年轻夫妇婚后首次独立生活。

李小龙刚搬至洛杉矶,多兹尔就立刻为他报名了杰夫·科里(Jeff Corey)的表演课。[311]杰夫·科里是20世纪50年代被列入黑名单的个性演员。李小龙跟朋友们提到他时,认为他是“好莱坞最好的戏剧表演教练”。[312]他教过的知名演员包括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简·方达(Jane Fonda)、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以及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这是李小龙所接受的唯一一次正式的表演训练课程。杰夫·科里向李小龙介绍了有关摄像镜头、灯光、布景、搭戏以及其他涉及影视制作的关键内容,除此之外,他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李小龙的措辞和纠正他的香港口音。“大家听不懂他说的英语,”在《青蜂侠》中饰演布里特·瑞德的演员凡·威廉姆斯说,“他的口音很重,他曾试着调整语速,但还是很糟糕。”[313]几个月的强化训练得到了回报。李小龙后来跟记者开玩笑说:“你知道我是怎么拿到这个角色的吗?因为《青蜂侠》主人公的名字叫布里特·瑞德,而我是全加州唯一一个会念这个名字的中国人。这就是原因所在。”[314]

《青蜂侠》于6月正式开始拍摄。李小龙当时的工资是每周400美元(税后所得313美元),第一张支票来得正是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房租以及其他拖欠的账单。”[315]对于这对平时每月只有100至200美元收入的夫妇来说,这种感觉就如同中了彩票一样,“我们以为这是世界上所有的钱。”琳达回忆道。[316]

他们的表现确实很像琳达所描述的那样。钱到手后,李小龙立即出门花2500美元买了一辆全新的1966年款蓝色雪佛兰诺瓦(Chevy Nova)。[317]然后,搬家入住到巴灵顿广场(Barrington Plaza)23层的一套豪华两居公寓内。[318]这超出了李小龙的支付能力,不过他从伯特·沃德(Burt Ward)处得到消息,他可以从中介绍物业经理给李小龙认识,让物业经理将李小龙的租金减半,代价是李小龙要教他们两人功夫。伯特·沃德在《蝙蝠侠》中饰演罗宾(Robin)

一角,也租住在这栋公寓里,并经常为好莱坞演员和其他特殊租户之间牵线暗中交易。这种拳钱交易仅持续了三个月,就被业主发现了,结果他们都被赶了出去。李小龙一家只能暂时搬到英格尔伍德(Inglewood)的一个出租屋内,然后在1967年8月30日又搬到库维市(Culver City)的另一个出租屋内。[319]结婚9年,这个小家庭共搬了11次家。[320]

李小龙可能觉得自己收入不菲,但实际上他被骗了。他犯了一个新人演员必犯的错误——与老板推荐的经纪人签约。要知道,他的经纪人威廉·贝拉斯科和威廉·多兹尔是很好的朋友,他和多兹尔从中所得到的收益远远高于李小龙。[321]《青蜂侠》中五名固定角色的周薪分别是:李小龙饰演加藤,400美元;沃尔特·布鲁克(Walter Brooke)饰演地区检察官斯坎隆(Scanlon),750美元;温德·瓦格纳(Wende Wagner)饰演凯斯小姐(Miss Case),850美元;劳埃德·高夫(Lloyd Gough)饰演迈克·阿克斯福德(Mike Axford),1000美元;凡·威廉姆斯饰演“青蜂侠”布里特·瑞德,2000美元。[322]尽管李小龙可以算是该剧的第二主演,但其片酬却远远低于白人演员。[323]幸运的是,李小龙从未发现他的片酬比凡·威廉姆斯要少五倍之巨,否则对威廉·贝拉斯科来说,人身安全恐怕会出问题。[324]威廉·多兹尔也许是感到有些内疚,于是在1966年11月30日将李小龙的片酬从每周400美元提高到550美元。[325]

5月底,李小龙与凡·威廉姆斯首次共同出席了《青蜂侠》的开机新闻发布会。对该剧的推介是在一个正式的午餐会上进行的,出席人员包括数十名影视公司主管以及大约60名媒体记者。场地选在了豪华的比弗利山庄酒店(Beverly Hills Hotel)的宴会厅内。酒店老板为了向来宾表示敬意,特意把所有饮品调成了做作的青绿色。

威廉·多兹尔以一个蝙蝠侠的冷笑话作为开场:“如果蝙蝠侠和罗宾被蒸汽压路机碾压过会发生什么?他们出场时可都是身披斗篷的。”[326]人群中发出了善意的笑声。多兹尔告诉媒体,他打算利用这股《蝙蝠侠》的热潮顺势推出《青蜂侠》系列。多兹尔解释道:“我们即将开拍的《青蜂侠》,有向《伊普克雷斯档案》(The Ipcress File)[327]致敬,并融合了很多新鲜元素——节奏、特技以及许多小玩意和新式武器。青蜂侠的座驾‘黑美人’将会自带各种花哨功能,这让此前詹姆斯·邦德的车看起来像是辆婴儿车。”

然后,威廉·多兹尔把饰演蝙蝠侠的亚当·威斯特(Adam West)叫到了麦克风前,在拿媒体对蝙蝠侠的报道开了一系列玩笑之后,亚当·威斯特介绍凡·威廉姆斯和李小龙出场。现年32岁的凡·威廉姆斯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出生于得克萨斯州,曾在1962年上映的电视剧《冲浪六》(Surfside 6)中担任主演。他对自己被邀请表示惊讶,他两天前才正式签约。李小龙表现得很高兴,看起来像个圣诞节早晨醒来的孩子。他用粤语表示了感谢。

在媒体问答环节,一位记者向凡·威廉姆斯发问:“你真的相信参演《青蜂侠》会拓展你的演艺事业吗?”

“《蝙蝠侠》的成功让很多人刮目相看,”凡·威廉姆斯回答道,“你知道吗,有很多莎士比亚剧中的优秀演员还在为生计发愁呢。”

另一位记者向李小龙提问:“广播剧刚开播时,加藤被设定为日本人,但在二战期间,他突然被改变了国籍,变成了菲律宾人。你怎么看待加藤这一角色?”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中国人。”李小龙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但是,毕竟加藤是个日本人的名字,难道不会有了解此事的东方人抗议吗?”记者步步紧逼地问道。

“我是位空手道高手,黑带级别的。”李小龙严肃地回应道,“如果有人反对,我会把他们扔到后面去。”[328]

威廉·多兹尔站了起来,插话道:“加藤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并不重要,因为这部剧纯属虚构,无关现实。”

发布会结束后,亚当·威斯特和凡·威廉姆斯坐下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轻松愉快的电视采访。[329]李小龙刚才威胁要把任何反对中国演员扮演日本角色的人放倒的言辞显然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者问凡·威廉姆斯:“加藤会另一种形式的空手道,对吗?”

“是的,中国人称之为功夫。”凡·威廉姆斯回答道,“我做了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当我靠近他时,瞬间我就被扔到了地板上。他很快,非常快。”

亚当·威斯特以剧中蝙蝠侠的口吻,戏谑道:“比罗宾还快?”

“比罗宾快多了,”凡·威廉姆斯笑了,“比子弹还要快。”

“我对此深表怀疑!”亚当·威斯特假装愤慨地反对道。

“你有看到他们比试吗?”采访者继续追问。

威斯特宣称:“我们会关起门来解决这件事。”

6月份,《青蜂侠》一开机,便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威廉·多兹尔和82岁高龄的《青蜂侠》原创作者乔治·特伦德尔在创作理念上发生了冲突。多兹尔希望能够借助《蝙蝠侠》的成功,将《青蜂侠》拍摄成类似的跟风作品。多兹尔聘请了《蝙蝠侠》的首席编剧洛伦佐·森普尔(Lorenzo Semple Jr.)来撰写《青蜂侠》的试播剧本,并写信给乔治·特伦德尔,向他解释自己的设想:“我相信你会同意我这么做的,因为我们如今不能像广播剧里那样从头讲述青蜂侠的由来。”

不过,乔治·特伦德尔此前已经被《蝙蝠侠》吓到了,他拒绝让自己心爱的角色变成小丑。他回复多兹尔时说道:“我想我们在讨论这个项目之初,就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要按既定计划来操作。我担心你会把青蜂侠塑造成一个荒唐且脱离现实的人物,在我看来,这会在六个月内毁掉这部剧。”[330]

由于无法改变乔治·特伦德尔的观点,多兹尔不得不把《青蜂侠》从起初设定的喜剧改为正剧。这一决定,让这部剧迎来了第二大挑战。《蝙蝠侠》每周有一个小时的黄金时段(每晚播出半小时,连续播两个晚上)来推进故事情节,但美国广播公司每周只给《青蜂侠》半个小时的播出时段。多兹尔被迫将一部典型的60分钟犯罪剧压缩成一部30分钟的情景剧。[331]凡·威廉姆斯回忆当时面临的情形时说:“当我们开拍时,听说每周只有半小时的播出时长,我心说,这可麻烦了!”[332]多兹尔甚至为《狄克·崔西》和《神奇女侠》提前制作了一部试播片,作为播出季中期可能会用到的替代品,以防止《青蜂侠》被提前停播。[333]

由于突如其来的播出问题导致剧集时长受限,演员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出镜时间内互相竞争。然而李小龙仍在为自己被降级出演帮手一角而愤愤不平,他决心不能被大家当作男佣看待。当其他演员在镜头前等候演出时,李小龙开始大秀自己的功夫。他会在近1.8米高的脚架上放置一枚硬币,然后跳起来,把硬币踢飞到舞台的另一边。他也会以两根手指做俯卧撑,并与特技演员进行掰手腕比赛。凡·威廉姆斯亲切地将“无时停”的李小龙看作一个喧闹、多动的弟弟。“他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他在做什么,”凡·威廉姆斯回忆道,“他真的很想让大家知道他能做什么,他没有时间在镜头前展示这些内容。因为开拍他的戏时,他通常只拍一个镜头就结束了。他在片场跑来跑去,踢这踢那的,以及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表现自己。”[334]

李小龙最喜欢展示的一种方式是跳起来踢中毫无戒备的人的耳垂。“我觉得有点儿恶心,”凡·威廉姆斯说,“他会跳到空中,伸出脚趾在我耳朵上刮一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李小龙不小心弄伤了一位布景师。“李小龙跳起踢他的耳垂时,他刚好转过头和另一个人说话。结果,下巴被踢脱臼了。这件事让李小龙终止了他在片场的踢击表演。”凡·威廉姆斯回忆道。[335]

除了演出身份带来的焦虑,造成李小龙在片场有些紧张的另一原因是动作设计的排练过程。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武术家,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但他所有的经验都是在现场观众面前进行的,他从未在电影中事先精心编排过打斗场面——他童年时期参演的香港电影是情节剧,并不是动作片。在表演舞台上,李小龙要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调度,以方便观众从任一角度都可以看清楚。为了清楚地展示一拳或一腿,他必须在距离目标几毫米的地方停下来,他称之为“点到即止”。但《青蜂侠》的特技演员都是出演西部动作片的老手。“这是一个二维的东西,你肩的上方有一台摄像机,你可以站在距离你对手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出拳,如果跟你搭戏的人做出正确的反应,再配上合适的音效,整个打斗场面会看起来非常完美。”然而,李小龙永远适应不了在那么远的地方完成打斗动作。

李小龙坚持要把打击距离拉近四分之三,那些特技演员很讨厌他这么做。他动作太快了,快到他们来不及做出反应,经常会被他碰到。凡·威廉姆斯回忆道:“他们已经忍无可忍,几度想要罢演。他们不愿意频繁受伤。”被誉为柔道大师的吉恩·勒贝尔(Gene LeBell)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职业摔角运动员、世界级的柔道高手,同时也是位资深的特技演员。大家推选他去让李小龙冷静下来。“李小龙会突然击打你十个不同的身体部位,作为一名特技演员,你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是咬紧牙关说你受伤了,还是弯腰俯身佯装被打中了肚子”,吉恩·勒贝尔说,“我们尽力让李小龙放慢动作,因为西部片的打斗方式是约翰·韦恩(John Wayne)那种路数的,先从镜头左侧进入,讲上一番话,然后再出拳揍人,而李小龙喜欢的是一连串的踢打。”

当心平气和的说理不起作用时,吉恩·勒贝尔跟李小龙开起了玩笑。“这在职业摔角中,被称之为‘突然翻转’。关键是你能挑逗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时间点上抽身离开。”吉恩·勒贝尔解释道,“我会调侃他说,他在我的衬衫上放了太多浆料。”[336]

有一天,趁着片场沉浸在一片喧闹嬉笑的氛围中,其他特技演员们怂恿吉恩·勒贝尔去挑衅这个小个子。吉恩·勒贝尔用一只手抓住李小龙的后背,把他扛在了肩上,慢悠悠地带着他绕片场走了一圈。[337]

“快放我下来!”李小龙大喊道,“我要弄死你,我说到做到。”

“为什么要弄死我?”

“因为你让我不爽了。”

尽管性情不同,但二人还是成了朋友。吉恩·勒贝尔说:“我觉得我经常跟他开玩笑,最终让他能够放松一点儿了。”[338]值得称赞的是,李小龙为了继续提升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不耻下问,与吉恩·勒贝尔以艺换艺,他教吉恩·勒贝尔功夫,吉恩·勒贝尔教他柔道和摔角。“我给他展示了一些摔角中常见的固技,比如锁腿、锁臂之类的。他后来告诉我,他把其中我演示的一些技术在拍摄《猛龙过江》时用到了查克·诺里斯身上。”吉恩·勒贝尔回忆道。[339]

最终是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让李小龙改变了他所坚持的点到即止式的打斗风格。《青蜂侠》的试播集《暗枪》(The Silent Gun) 的结束镜头是青蜂侠、加藤以及反派们在黑暗的地下停车场内一场乱斗。这次凡·威廉姆斯和特技演员们没有刻意纠正李小龙的动作,而是决定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第二天,他们对李小龙说:“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看看昨天拍得怎么样呢?”

“喔,当然了,我真的很想去看看效果如何,”李小龙很兴奋地回应道,“这是我拍摄过的最好的打斗场面了。”

于是,一大群人聚在一起观看前一晚拍摄的尚未进行剪辑处理的原始素材。当李小龙的打斗场景出现时,完全是一片模糊。观众只有通过打斗的声音才可以分辨出这是场打斗戏。特技演员们突然大笑起来。李小龙冲进更衣室,砰的一声,关上门,拒绝出来。

几个小时过后,凡·威廉姆斯过来敲门:“小龙,你在里面干什么呢?”

“我很愚蠢,”李小龙说,“很苦恼,突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是我毁了这场戏,我什么都做不好。”[340]

“小龙,这就是我们一直想告诉你的。你必须把动作速度和节奏放慢。你不能再那么做了,你做得太快,摄像机无法拍到的。”

凡·威廉姆斯和李小龙进行了一次长谈,并帮助他找出了需要调整的地方。“上帝保佑,他确实把速度放慢了,并且真的调整了做事的方式,”凡·威廉姆斯回忆道,“当他在拍摄过程中冷静下来,不在片场跳来跳去时,他和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朋友,从没在背后说过任何人的坏话,也没谈论过任何人的是非。”

解决了动作设计的问题之后,李小龙所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是角色深度。在最初的几集里,他只有几句台词。“加藤的确是布里特·瑞德的用人,但作为一名打击犯罪的斗士,加藤却是青蜂侠最忠实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沉默的追随者。”李小龙写信给威廉·多兹尔抗议道,“杰夫·科里也同意我的看法,我自己觉得,至少偶尔发生的对话会让我和其他演员感觉更自在一些。”[341]

他的说服对象不应该是威廉·多兹尔。因为多兹尔回复说是原创作者特伦德尔坚持让加藤留在幕后的,而且角色仅仅是助手,并不是《独行侠》中唐托那样的伙伴。尽管同为寡言少语的异族人士,但角色设置完全不同。不过,多兹尔向李小龙承诺,他会就此事与特伦德尔沟通,并要求编剧加入更多与加藤有关的戏份,希望这能让李小龙感到一些安慰。[342]

在第十集《捕食螳螂》中,编剧们为加藤量身定制了一个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一家中国茶餐厅被当地华人黑帮敲诈勒索的故事。[343]这集的高潮部分是这位黑帮头领和加藤之间的一场打斗。这是美国电视观众第一次有机会观看到功夫打斗。这场打戏仅持续了30秒,李小龙以一系列的华丽飞踢和致命的贴身短打最终杀死了他的对手。[344]李小龙对这场设计特别满意,因为黑帮头领的饰演者是美籍日裔演员岩松信,也就是此前在电影《圣保罗号炮艇》中抢了李小龙梦寐以求的角色,并凭借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那位。为了拍好这场戏,李小龙请来自己的学生丹·伊鲁山度做岩松信的替身——这是他首次邀请学生参与影视剧的拍摄。

尽管在《捕食螳螂》这一集中,加藤这个人物变得更立体了,但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这一集刚开始,黑帮首领伏击加藤,迫使他一头栽进垃圾桶里。李小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但反对无效,最终只能按照多兹尔的既定计划进行拍摄。虽然本集的焦点在唐人街,但大部分对白都是由青蜂侠来完成的。在最后一幕中,所有人都聚集在修复后的茶餐厅内共进晚餐以示庆祝,唯独加藤没有出镜。一些观众拿他的缺席开玩笑说,李小龙一定是在后面帮厨。[345]

拍摄《青蜂侠》的经历让李小龙终于明白,即使他委婉地提出要求,也不能指望好莱坞会满足他。于是,他开始向威廉·多兹尔推销自己的剧本创意。在他虚构的情节中,青蜂侠被东方的眼镜蛇咬到,即将毙命,加藤独自一人横穿整个城市,前去寻求解药。先是破门而入,继而与警卫大打出手。可是,他那13页的剧本创意未被启用,不过他将其中的一些元素融入了日后由他主演的电影中。[346]

由于《蝙蝠侠》的大热,从而让片中的两位主演亚当·威斯特和伯特·沃德一举成为荧幕上的性感偶像。它那语义双关的台词以及弹性纤维制成的性感紧身衣赋予了这部电视剧一种类似于角色扮演的情色氛围。这对充满活力的二人组合几乎与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为甲壳虫乐队)一样迅速成为大众偶像,到处都是他们狂热的崇拜者。伯特·沃德的回忆录看上去像是《阁楼》(Penthouse)杂志上的书信合集。[347]亚当·威斯特虽然更谨慎一些,但话里行间也暗示出他和这位神童在片场内外是多么的有趣。[348]甚至蝙蝠侠和罗宾还会在片场暗自竞争,看谁先和猫女或是当周出现在电视剧集中的蛇蝎美人上床。

虽然《青蜂侠》的拍摄过程远没有上面描述的那么豪放,但每周也会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新人女星加入。拍至第五集时,新加入的女星是索迪斯·勃兰特(Thordis Brandt)。这是一位光彩夺目的金发美女,出生于西德(West Germany),在加拿大接受过护士培训,之后移居至圣莫妮卡(Santa Monica),是“摇摆的六十年代”[349]最具魅力的女星之一,曾在《秘密女特工》(The Girl from U.N.C.L.E.)、《谍网威龙》、《天罗地网》(Dragnet)电视剧中扮演过酒吧女郎、女间谍和鸡尾酒服务员。这是她短暂从影经历的头一年,在《青蜂侠》的第五集《致命青蛙》(The Frog Is a Deadly Weapon)中,她出演犯罪分子的情妇。

在出演之前,索迪斯·勃兰特的经纪人警告过她,说她可能是凡·威廉姆斯喜欢的类型。不过,索迪斯·勃兰特回忆说:“我走进片场,凡·威廉姆斯有过来打招呼,他真的很英俊!我看到李小龙站在阴影里,非常害羞的样子。我走过去做了自我介绍,因为我真的被他吸引到了。他说我看上去像位女神。我被惊呆了,李小龙太帅了。”[350]

根据索迪斯·勃兰特的说法,他们俩是一见钟情,立即开始约会。“他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索迪斯·勃兰特回忆道,“小龙非常安静,容易害羞,但如果他想的话,他也可以表现得咄咄逼人。他是个很爱表现的人,总是想炫耀自己的身材。”[351]

有一天,李小龙在拍摄《青蜂侠》的间隙,给索迪斯·勃兰特去了一通电话。当时索迪斯·勃兰特正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摄影棚拍戏。她在电影《谍报飞龙续集》(In Like Flint)中饰演亚马孙六号,该片的主演就是日后李小龙的好友兼弟子詹姆斯·柯本。

“你想去员工餐厅吃午饭吗?”李小龙问道。

“当然可以。”

李小龙连戏服都没换,直接穿着剧中加藤那身黑色戏服向她工作的地方走去,并向她挥手示意。其中一位制片人看到这位身穿男佣制服的中国人走了过来,立即拦住他:“嘿,你不能过来,你应该停在那儿。”

索迪斯·勃兰特立即跑过去对制片人喊道:“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青蜂侠》里的加藤。你不能这样跟他说话,他会揍你的。”

制片人立即表示道歉:“对不起,李先生,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请您原谅。”李小龙耸耸肩,挥了下手,表示无所谓,然后和索迪斯·勃兰特一起走开了。

吃过午饭后,索迪斯·勃兰特问李小龙:“你会为刚才的事生气吗?”

“不会,因为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李小龙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头,“我做事用脑子,他们做事完全不用脑子。”

索迪斯·勃兰特和李小龙的交往仅持续了几个月,就宣告结束了。那段时间,索迪斯·勃兰特与詹姆斯·阿尼斯(James Arness)的感情忽冷忽热,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詹姆斯·阿尼斯时年43岁,身高两米零一,凭借长期出演电视剧《荒野大镖客》(Gunsmoke)中的迈特·狄伦(Matt Dillon)一角而成名。他在得知自己心仪的女人和一位中国演员时常约会时,立即聘请了私家侦探来调查李小龙。结果发现李小龙已婚,并有一幼子。詹姆斯·阿尼斯将此事告知了索迪斯·勃兰特,她非常震惊,因为李小龙从未戴过婚戒,所以她一直以为李小龙单身。“为什么不能成人之美呢?”索迪斯·勃兰特很遗憾地说道。[352]她和李小龙结束了这段感情,重新回到了詹姆斯·阿尼斯身边,并最终选择嫁给他。李小龙没有跟琳达提起过这件事,她也从不知情。[353]

《青蜂侠》的市场推广策略之一,是计划将李小龙作为一种极具异国风情的新鲜面孔介绍给美国大众。媒体最初的反应是,利用此前《蝙蝠侠》的受欢迎程度,将加藤定位为罗宾的荧幕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如此写道:“李小龙将会是奇迹男孩罗宾的最新竞争对手,这位年轻的演员是位空手道高手,他将饰演青蜂侠最忠诚的助手加藤。”[354]李小龙坚称他不会简单地把加藤塑造成一个顺从的男佣,而是一个能力超群、地位平等的人。“青蜂侠和加藤是合作伙伴关系。事实上,由于我有习练功夫的背景,他们把我变成了武器,所有的打斗场面都由我来完成。青蜂侠偶尔会打上几拳,但拍到他时,就又回到美国人非常老套的动作处理方式了。我将完成所有的劈砍踢打动作。”[355]

媒体从世事人情的角度报道了李小龙与琳达的跨种族婚姻,包括他们的混血儿李国豪。电视剧开播后不到一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洛文诉弗吉尼亚州”一案(1967年)中做出裁决,使得异族婚姻在全国范围内合法化。当时,各类主流媒体以新鲜事物为由公开对这对不具威胁性质的中国丈夫和白人妻子组成婚姻家庭表示了支持,有关的文章标题包括:“李小龙:爱情不分地域”、“李小龙:我们的跨国婚姻有了一个爱的结晶”和“李小龙:我们的儿子会是一个混血儿”。

其中一篇报道以略有一些夸张的语句作为开篇:“李小龙只有一件事是错的——他太完美了!他是一位完美的丈夫、完美的父亲,并且完美地诠释了加藤这一角色。”[356]另一篇同样是宣传性质的文章则以较为深刻的语言引入:“两位来自地球两端的人是如何相遇、相知、相爱的,又是如何成家立业、抚养幼子的?”[357]还有一篇文章聚焦在孩子身上:“李小龙和妻子琳达,育有一子,名叫李国豪;他既是东方人,也是西方人。他的眼睛像是成熟的黑樱桃,头发却是棕色的。他的个性应该融合了东方的沉思以及西方的活力。”[358]

1966年9月9日,《青蜂侠》首集《暗枪》播出后,观众反响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影视评论家将该片与《蝙蝠侠》进行了对比,并对剧作设定由广受欢迎的喜剧转变为严肃的情节剧的这一决定进行了严厉批评。《纽约时报》为此发表了一篇尖锐的评论:“最近播出的漫画英雄的惊险故事舍弃了搞笑式的表演,而是直奔主题,变成了一部严肃的情节剧,导致剧情拖沓、情节老套,并没能给观众带来欢乐。凡·威廉姆斯将青蜂侠塑造成了罪犯的私刑者。”[359]《综艺》(Variety)杂志写道:“《青蜂侠》是一部严肃的情节剧,没有任何流行的笑料夹杂其中。要知道在《蝙蝠侠》中,曾频繁使用过各种笑料,不管这种做法是好是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在初期是成功的。”

尽管在播出后的一段时间里,负面评论频频出现,但这部剧看上去仍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前三周,《青蜂侠》的收视率远高于同一时段的竞争对手——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飙风战警》(The Wild Wild West)以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推出的《泰山》(Tarzan)。“我觉得一开始,观众对这部剧有很大的好奇心,因为此前《蝙蝠侠》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威廉·多兹尔解释道,“可是当观众对《青蜂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会更倾向于去追看《飙风战警》和《泰山》。”[360]

尽管播出前景不被看好,但李小龙还是有一线希望的。事实证明,加藤比青蜂侠更受欢迎。李小龙因所饰演的角色收到了很多年轻观众的来信,比如来自艾奥瓦州克林顿的瑞奇·麦克尼斯(Ricky McNeise)向学校老师要求,如果他的成绩能拿到“A”,他想要一个加藤面具作为奖励。[361]即使是负面评论,也对加藤的格斗能力进行了正面的肯定:“如果把他和卡修斯·克莱关进同一个房间里,并允许他们不用遵循任何规则,那些见识过李小龙身手的人会押注李小龙赢。”[362]而且,对李小龙今后而言,更重要的是他因出演加藤一角受到了正在日益发展壮大的美国武术界的欢迎,他们此前从未在银幕上见过这种打斗风格。于是,几乎在一夜之间,李小龙凭借《黑带》杂志上的报道以及频繁受邀出席空手道冠军赛而成为美国当时最为著名的武术家。这与两年前他首次出席长堤国际空手道冠军赛时的境况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他还寂寂无名。

尽管收视率一直不温不火,但美国广播公司并没有因此取消《青蜂侠》的正常播出,而是让它在跌跌撞撞中向前推进,并寄希望收视率能有所提高。对威廉·多兹尔而言,他需要竭尽全力来挽救这部剧。他恳求美国广播公司能够每周给他一小时的播出时长(即每周播出两集),被拒绝后,他又写信给乔治·特伦德尔,请求他允许青蜂侠和加藤以客串的形式出现在《蝙蝠侠》中,这是他最后的努力了。这一情节分为两集,安排在1967年3月1日和2日播出,因为电视网将在3月底决定是否续订《青蜂侠》。

在临时增加的这一故事情节中,布里特·瑞德前往哥谭市出席出版商大会,在那里他遇到了布鲁斯·韦恩(Bruce Wayne)。同为富二代的两人有可能是寄宿学校时期的校友,但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另有秘密身份。当青蜂侠布里特·瑞德和加藤偶然发现一起涉及伪造邮票的犯罪事件时,立即采取行动,准备予以制止和打击,但哥谭市当局误认为这是两人阴谋的一部分。于是,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和罗宾,与青蜂侠和加藤碰面了,一场大战马上展开,直到打斗双方意识到他们同属一个阵营之后,才联手制止了真正的罪犯。

在最初写成的剧本中,青蜂侠和加藤会在打斗时输给蝙蝠侠和罗宾,毕竟这是他们的主场,青蜂侠和加藤只是来客串。当李小龙读到这一情节时,直接将剧本扔到地上,起身离开了片场。李小龙声称:“我不会这么拍的,我不可能在和罗宾打斗时输掉的,这让我看起来像是个白痴。”他的抱怨传到威廉·多兹尔那里,多兹尔从办公室出来,征求了李小龙的意见,李小龙很坚定地表示:“没有人会相信我和罗宾打时,我会输给他。我拒绝这么安排,这会让我被全世界笑话的。”

威廉·多兹尔询问凡·威廉姆斯的意见。其实就个人而言,凡·威廉姆斯并不关心青蜂侠是否输给了蝙蝠侠,但他选择支持他的伙伴:“我同意小龙的看法。”[363]

“好吧,打成平局。”威廉·多兹尔最终决定,“不输不赢,双方各让一步。小龙,你能接受吗?”

“好吧。”李小龙回应道。

李小龙和饰演罗宾的伯特·沃德是朋友。他们租住在同一栋公寓时,李小龙曾和他分享过一些基本的功夫技巧。不过,当李小龙听说伯特·沃德到处散播他和自己是同样的技术水平时,非常不高兴。“李小龙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他们会问罗宾,‘你能像加藤那样吗?’罗宾会说,‘哦,当然了,我可是黑带。瞧好了,呃——喔——哈! ’他会摆出一些特定的姿势,但看上去很好笑。”凡·威廉姆斯回忆道。[364]

正式开拍前,李小龙告诉大家:“伙计们,瞧好了,我会盯住罗宾,向他展示一名真正的黑带是如何做的。”拍摄开始,伯特·沃德穿着紧身衣,吓得瑟瑟发抖。为了保险起见,他请求蝙蝠侠的特技演员在李小龙攻击他时帮忙进行抵挡。

李小龙大摇大摆地走进片场,一脸严肃,不再如往常一样和其他工作人员开玩笑,只是默默地来回踱步。凡·威廉姆斯说:“李小龙平时总是开玩笑,不停地打闹。”简单热身过后,李小龙进入战斗状态,咬紧牙关,眯起眼睛,自加藤面具后面死死盯住罗宾。饰演罗宾的伯特·沃德站在距离李小龙很远的地方,试图和他寒暄几句,但李小龙并不作声,只是盯着他。终于,导演发声:“开机!”

李小龙带着杀手般的表情及眼神,慢慢地朝他的猎物走去。伯特·沃德随之慢慢后退,并大声喊道:“小龙,千万记住,这只是在拍戏,不是真打!”

加藤把罗宾逼到一个角落里,伯特·沃德举起胳膊格挡,并绕着圈跳来跳去。后面一位特技演员小声嘀咕:“这简直是黑豹和黄鸡在对打。”

听到这句话时,李小龙被逗得大笑起来。“我再也没办法板着脸了。”李小龙回忆道。凡·威廉姆斯、亚当·威斯特以及全场人员都被李小龙这个恶作剧吓坏了。至于伯特·沃德是否被吓尿了,并未能得到证实。不过,李小龙认为:“罗宾应该庆幸这不是真的,否则他早就变成一只死鸟了。”[365]

这一情节播出时,播音员介绍:“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双方僵持不下。”但李小龙为了让自己看上去表现得更好,自行调整了打斗动作。几次拳来腿往后,加藤以一记转身扫踢结束了打斗,把罗宾踢飞到了一张桌子上。

然而,这场穿越情节并没像威廉·多兹尔和乔治·特伦德尔所期望的那样——观众来信增多,抑或是收视率上升。凡·威廉姆斯说:“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蝙蝠侠的方式是为了搞笑,而我们历来是以严肃的方式对待,所以这次穿越式的联手,没有起到丝毫作用。”[366] 1967年4月,美国广播公司宣布不再开拍《青蜂侠》第二季。

“孔子有言,青蜂不鸣。”威廉·多兹尔在英格尔伍德的家中给李小龙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我知道你一定很难接受。你工作非常努力,而且完成得很出色,我相信你结交了很多新的朋友,也有了很多仰慕你的追随者。无论是个人相处还是与你共事,对我来说都是非常荣幸的事。”[367]

李小龙很有风度地回信道:“我也想借此机会特别感谢你为我在演艺事业初始阶段所做的一切。没有你,我永远不会萌生去好莱坞发展的念头。我从《青蜂侠》的拍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第一集开始,就一直稳步前进——减少并清除不必要的表达。我对这件事的态度是顺其自然,脚踏实地,仰望天空。”

就这样,李小龙成为南加州最常见人群中的一员:失业演员。“当这个系列结束时,我问自己,我现在到底该做什么?”[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