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三年四月十六日 星期三

1

“科泰夫人,我会让我的同事记录您的供词。但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您。”

他们站在太平间的大厅里交谈。

“我知道您的丈夫曾经是侦探小说爱好者。”

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古怪,但似乎并没有让她感到惊讶。

“是的,他几乎只看侦探小说。他也只能看懂这些。”

“您能多说一些吗?”

“哦,您知道,我们很久之前就不怎么说话了。在我们偶尔的交流中,阅读也不是主要话题。”

“原谅我向您提出这样的问题。您的丈夫是个暴力的人吗?我是说,他有没有对您——”

“我的丈夫不是个勇敢的人。他确实很……粗鲁,甚至有些粗暴,但不是您想的那样。”

“更具体地说,在夫妻生活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卡米尔唐突地问道。

“总是草草了事,”科泰夫人显然有些恼火地回答道,“甚至瞬间就结束了,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没有什么扭曲的想法,想象力十分有限,一切从简。还要跟您说更多吗?”

“我想已经够了。谢谢您,科泰夫人。”

“没关系,范霍文警官,不要客气。跟一位绅士聊天,总是很愉快的。”

卡米尔决定把审问的任务交给路易。

2

卡米尔邀请路易和勒冈共进午餐。路易穿着一身漂亮的青蓝色西装,一件低调的条纹衬衣和一条深蓝色领带,领带结下方正中间别着一所英国大学的徽章。勒冈观察路易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人类学的好奇心,似乎在惊叹,人类在穷尽了几乎所有基因组合之后,依然能创造出如此精致的样本。

“目前来看,我们手里有三个案件、三本书,还有两个失踪的人。”卡米尔边吃着韭葱边说。

“还要加上媒体、法官、法院和部长。”勒冈补充道。

“如果要把所有麻烦事都算上的话,那你说得也对。”

“《晨报》昨天占得了一丝先机,其他报社是后来才跟进的,你都知道了吧?”

“我宁愿不知道——”

“你错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你的‘小说家’怕是会得到一致通过,捧回龚古尔奖了。我刚刚跟德尚法官通了电话,你会感到好笑的。”

“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听说部长很感动。”

“部长很感动?你在开玩笑吗?”

“完全没有。卡米尔,我觉得,部长被感动这件事本身就很令人感动。而且,这能提供很多便利。前一天不可能的事,现在都成了优先事项。今天下午你会得到一个新的办公场所和一些支援人手。”

“我可以自己选吗?”

“想什么呢,卡米尔?感动并不意味着大方。”

“看来是我词汇量匮乏。所以怎么说?”

“我给你三个人。大概下午四点。”

“也就是说下午六点。”

“差不多,不就是一两分钟的事?”

三人沉默地继续吃了一会儿。

“不管怎么说,”路易终于谨慎地开口说道,“因为您发布的启事,我们或多或少开始掌控整个事件了。”

“这家伙真是让人下体一紧。”

“让!这里的几个人可都是绅士。至少,今天上午,科泰夫人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卡米尔抬头看向路易。

“她很聪明,”路易一边品尝着红酒,一边说道,“家庭出身不错。她跟她的丈夫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鸿沟也变得越来越大。她几乎不了解他的私生活,彼此视而不见。”

“她比她的丈夫聪明,这可不是件坏事。那家伙真是个十足的蠢货——”卡米尔补充道。

“要操控他确实易如反掌,”路易确认地说道,“马勒瓦尔把他的照片给热纳维利埃家具仓库的人看了。毫无疑问,收货人就是他。”

“他只是个工具,对我们没有太大帮助。”

“现在已经证实的是,”路易说道,“我们要找的人在复刻侦探小说——”

“或者所有小说,”卡米尔打断了他,“目前来看,他只涉猎了侦探小说。但在他的信里,没有任何信息告诉我们,这就是计划的核心。他很有可能会为了复刻《安娜·卡列尼娜》把一个女人推下火车;或者为了复刻《包法利夫人》,在诺曼底的某个角落里毒杀一个女人;或者——”

“为了表演《广岛之恋》,去日本投一枚核弹。”勒冈补充道,急于证明自己也是个文化人。

“如果他愿意的话。”卡米尔敷衍道。

此人的内在逻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他选择了这三本书,而不是别的书?在特朗布莱案之前,他已经复刻了多少案件?在我们抓住他以前,他还要复刻多少?这是他尽量避免去想的一个问题,显然,这个想法让他瞬间没了胃口。

“你觉得呢,卡米尔?”

“什么?”

“路易说的话,你怎么看?”

“我要科布。”

“这有什么关联吗?”

“听着,让,其他人我不管,但是信息人员,我就要科布。”

年过四十的科布在警局里已经是个传奇人物。他学历不高,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信息技术科,从最底层开始做起。对于职位晋升,他单纯地寄希望于服务年限的积累,完全无法适应行政竞争。科布似乎对自己毫不起眼的岗位感到十分满足,因为在一些疑难杂案中,他的才能为他确立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所有人都曾在某天听过科布在信息技术上的伟大事迹。他的上司都曾蓄意掩盖他的锋芒,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样想过,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意识到无须害怕他。在他服务过的所有部门里,这样的天才都不可避免地被视作威胁,而如今,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香饽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争着要他。卡米尔跟他并不熟,他们最常见面的地方是食堂。卡米尔很喜欢他的风格。科布长得就像他的电脑屏幕,一张苍白的方脸,四角圆润。在他总是紧皱的眉头背后,是一种快活超然的态度,一个表面冷漠而内心幽默的人,这让卡米尔觉得十分有趣。然而,卡米尔并不是因为他的幽默而想到他。案件调查需要一位才华出众的信息技术专家,整个警局,所有人都知道没有比他更厉害的人了。

“行吧。但是路易刚刚说的那些话,你是怎么看的?”勒冈继续问道。

卡米尔压根儿就没有听到他们的谈话,他微笑地看了看自己的助理,然后说道:

“我觉得路易总是对的。这是原则问题。”

3

“当然,您必须遵守警方的保密协议——”

“当然。”法比安·巴朗乔不解地回答道。

巴朗乔坐在办公桌后,摆出思想者的姿势,耐心地看着卡米尔犹豫不决的样子,仿佛是在用眼神鼓励他,似乎试图事先给出绝对保证,以减轻他的思想负担。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三起案件。”

“这比上次好像多了一些。”

“确实。”

“这确实不少。”巴朗乔看着自己的手回答道。

卡米尔快速向他解释了三起案件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现在已经确定,这三起案件分别完全复刻了《美国精神病》《黑色大丽花》和《莱德劳》。您读过这些书吗?”

“是的,三本我都读过。”

“您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共同点,”巴朗乔若有所思地说道,“一个是苏格兰作家,两个是美国作家。他们属于不同的流派。《莱德劳》和《美国精神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不知道具体的出版日期。这方面我也看不出有什么共同点。”

“如果这个推论是真的,那它们之间必然存在共同之处。”

巴朗乔思考了片刻,继而说道:“也许他只是喜欢读书!”

卡米尔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微笑传染了对方。

“我从没想过这一点,”他终于说道,“真是太蠢了。”

“您知道,在这方面,读者们是很挑剔的。”

“凶手就没那么挑剔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更讲究逻辑。至少,他们都有‘自己’的逻辑。”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我觉得,他选择的还都是些好书!”

“很好,”卡米尔再次微笑地说道,“我宁愿他是个有品位的人,这样才值得我们去找他。”

“您……您要找的凶手,他读的都是好书。这显然是个行家。”

“也许吧。可以确定的是,这家伙就是个神经病。现在我们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他是从哪里开始的?”

“什么意思?”巴朗乔问道。

“他开始留下签名后,我们才知道哪些案件出自他的手笔。我们最多只能知道他何时犯下最近一件案子,不知道他是从何时或者从哪本书开始这一系列案件的。”

“我明白了。”巴朗乔说道,显然还是一头雾水。

“恐怕还有其他案件,也许发生在更久以前,可能早于格拉斯哥案。他的活动范围十分广,计划也极具野心。您觉得,我们掌握的这些书,属于某个类别的经典作品吗?”卡米尔问道。

“哦,这都是些极其出名的作品,也许算不上‘经典’,我是说,根据大学里的标准,算不上经典。”

“那就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卡米尔显然受到了鼓舞,继续说道,“如果他想向侦探文学致敬,为什么他的连环案没有以所谓的‘伟大经典’作为开端呢?这岂不是更符合逻辑?”

巴朗乔的脸色开始变得明朗。

“确实,这似乎不合理。”

“您觉得,那些‘伟大经典’一共有多少本?”

“哦,我也不知道,应该有很多。不过——”巴朗乔想了一会儿,又补充道,“也没那么多。在这个领域里,对于经典的定义,甚至更多的是一个社会学或历史问题,而不是文学问题。”

看到卡米尔不解的眼神,他又继续解释道:“之所以是个社会学问题,是因为很多作品被学识平庸的读者奉为经典,然而在专家眼里,却完全没有得到认同。同时,这也是个历史问题。经典作品并不见得就是杰作。利伯曼的《死人之城》是一部杰作,但还不能算是经典。《无人生还》的情况则刚好相反。《罗杰疑案》既是杰作也是经典。”

“我需要更系统地了解这些小说,”卡米尔说道,“如果我是教文学的,也许还能分辨出这些细微差别,可我的工作是犯罪调查,研究那些在现实世界里残害女孩的家伙。杰作也好,经典也罢,总之就是这个领域里重要的小说,一共能有多少本?大概多少?”

“这么讲的话,我估计,大概得有三百本。”

“三百……您可以列一份作品清单吗?真正无可争议的那种,然后告诉我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书的概要。我们可以试着搜索每个故事的重要信息。”

“为什么让我来做这件事呢?”

“我在寻找一个可以把这些知识结构总结出来的专家。您知道,我们警局没什么文学专家。我本想找一个专业书店老板——”

“是个好主意。”巴朗乔打断了他。

“我们认识一个这样的人,但是他不怎么……合作。我更希望找一个,怎么说呢?一个国家公务员。”

真是会说话,巴朗乔似乎这样想着。这个花哨的帽子扣下来,他已经很难拒绝,只能凭良心接下这个本不在他职责范围内的任务。

“是,这能实现,”他终于说道,“做清单不是很难,不过书目的选择难免比较主观。”

卡米尔表示十分理解,没有太大关系。

“我应该有一些零散的专著论文和概要。我可以请几个学生……两天时间可以吗?”

“太好了。”

4

警局的硬件配置让人看出了高层领导有多么重视有着巨大媒体效应的大案。

卡米尔被分到了一间地下大办公室。光线昏暗得如同失明一般。

“真是太蠢了,再多一个案件,我们就能拥有窗户了。”他评论道。

“也许吧,但要是没有多死这一个人,你连电脑都没有呢。”

五个计算机工作站即将被建立,工人们正在安装可供队员们张贴信息的软木板。这里有提供冷水和热水的饮水机,可以用来泡速溶咖啡。还有一些办公用品、桌子、椅子和电话线路。法官打电话给他,与他确认第一次简报会的时间。他们把时间定在了第二天的八点半。

下午六点半,团队组队完毕,只是还缺了两三把椅子。这并不碍事,因为按照传统,卡米尔举行第一次会议时,所有人都会保持站立。

“按照惯例,我先来介绍一下。我是范霍文警官,大家直接叫我卡米尔就行。这位是路易,他会协调整个团队。你们拿到的所有结果,都必须第一时间交给他。他会负责分配任务。”

四个新来的同事看着路易,沉默地点了点头。

“这位是马勒瓦尔。理论上来说,他叫让-克洛德,但是为了方便,我们都叫他马勒瓦尔。他负责硬件部分,如果需要电脑、汽车、设备等,大家可以找他。”

目光从房间的另一头转向马勒瓦尔,他举起手做了个欢迎的手势。

“终于到阿尔芒了。他跟我一样,是这里资历最深的。技术方面,你们找不到比他更厉害的了。如果你们对搜索有疑问,完全可以信赖他,他一定会倾囊相助的。阿尔芒是个非常慷慨的人。”

阿尔芒点了点头,脸红了。

“好了,现在轮到新同事了。”

卡米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把它展开来:“伊丽莎白——”

这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体形庞大,皮肤白净,身着一套不分年龄的套装。

“大家好,”她举手说道,“很高兴加入大家。”

卡米尔很喜欢她。她说话的方式十分自然,丝毫不造作。

“欢迎您,伊丽莎白。您以前参与过大案吗?”

“我参与过安琪·韦尔西尼案。”

警局的所有人都记得这个在巴黎的科西嘉人。他先是把两个孩子接连勒死,然后离家出走,成功在超过八周的时间里逃脱了所有人的搜查,直到最后的追捕时刻,他在马真塔大道被近距离射杀。这次追捕造成了很大损失,上了很多头条新闻。

“好极了,希望我们可以助您登上优胜榜单。”

“我也希望——”

她看起来似乎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工作。她快速看了路易一眼,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友好的微笑。

“费尔南?”卡米尔看了看名单,继续说道。

“是我。”说话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

卡米尔马上打量了他一番。此人神情严肃,眼神有些迷离,眼角还挂着眼屎,有着暗色的酒鬼皮肤。勒冈跟他说过:“我建议你选上午时间给他派活儿。在此之后,他整个人就会像丢了魂儿。”

“您是从扫黄组调过来的,是吗?”

“对,我对刑侦不太了解。”

“您会为我们带来帮助的,我敢肯定。”卡米尔补充道,想做出一副让人安心的样子,“您会跟阿尔芒一起工作。”

“我猜,您应该就是迈赫迪?”他终于看向一个年轻小伙子问道。此人看起来也就二十四五岁,穿着一条蓝色牛仔裤,身上的T恤有些刻意地展示出他的身材,这样的身材也许得益于健身房的高出勤率。他的脖子上还随意地绕着一个MP3的耳机。迈赫迪的眼神阴暗而生动,卡米尔觉得很吸引人。

“没错。我来自第八警局,不过……才刚来不久。”

“这对你将是很好的经历。欢迎你,你会加入马勒瓦尔组。”

两人默契地点了点头,卡米尔还没来得及想到,他刚刚对这个年轻人以“你”相称,对其他人则都是以“您”相称。这可以算是一条众所周知的规则了,年龄作祟吧,他毫不后悔地这样想。

“最后一个是科布,”卡米尔边说边把纸条塞回口袋,“我们都认识对方,但是从来没共事过。”

科布面无表情地看向卡米尔。

“对,暂时还没有。”

“他是我们的信息技术专家。”

整个团队一齐低声问好,科布却不为所动,只是简单地抬了抬眉头作为回应。所有人对他的丰功伟绩都有所耳闻。

“你缺什么东西就跟马勒瓦尔说,他会帮你优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