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孤臣孽子

姜后被纣王赐死。

原本纣王虽然荒淫散漫,却也不至于如此昏聩,至少也要等事情查明;然而那时,他满心满眼都是妲己,元配姜后尸骨未寒,他就已经急不可耐地抱着妲己上了凤床——当然,是妲己的幻像。

妲己趁此机会脱出身来,见门口侍立的宫女,正巧是她从前训练过的歌姬,便当机立断把人打晕,扔上纣王的床,自己则换上她的衣服,劫了一匹侍卫的马,直奔东宫。

她到时,殷郊正在与殷洪下棋,鲧捐侍立一旁,周围皆是她提前安排的甲士。

几人看到一个宫女直闯进来,都愣住了。

“事已败露,殿下。”妲己一见到他们,直接说道:“请二位殿下速速离去,快马和护卫想必商大人已经备好,一路向东,东伯侯自会保殿下平安,切莫回头!”

殷郊这时才认出她,惊讶地站了起来。

殷洪却还是一脸茫然,看看哥哥,又看看妲己。

妲己还要赶回纣王身边,无法与他们详细解释,转头就走,又对鲧捐吩咐道:“你照顾好殿下。”

鲧捐肃然应是。

“等一下!”妲己走到宫门的时候,殷郊突然在她背后高声喊道:“我母后如何了?”

妲己脚步一顿。

——你母后已经被我挑唆纣王杀了。

“我正要去东宫,”妲己牵上抢来的那匹马,回头看了殷郊一眼,神色自然地说道:“皇后娘娘一切安好,宫内行事多有不便,待殿下出了朝歌城,我自会护送娘娘去与殿下相聚。”

然后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倘若殷郊知道,他生母被纣王赐死,必然再起事端,是以妲己趁着消息还没传开,直接让殷郊出城。

待到那时,即便殷郊终于知晓了事情始末,有商容在旁,他也做不出什么来。

也能少枉送几条性命。

妲己赶回中宫时,正好赶上纣王兴尽,她撤了幻术上前服侍,还未穿戴整齐,便听前殿传来了一阵骚动。

侍卫跑动和呵斥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听上去一片混乱,而这其中,殷郊的声音尤其明显,饱含着愤怒,盖过了所有人——“昏君呢?!出来受死!”

妲己:“……”

她到底还是晚了一步。

纣王刚穿好里衣,正坐在床上,把这一切动静听在耳中,面容立时阴云密布。

这片刻间,殷郊又厉声叫道:“你不顾夫妻恩情,就别怪我不念父子人伦!昏君!我今日便杀了你,为我母报仇!”

然后便是兵刃相交。

听这声音,已近了许多,大约是殷郊终于闯到了近前。

妲己终于替纣王穿戴好了朝服,纣王寒着脸,走出寝殿,转到大殿上。

殷郊毕竟年幼力弱,虽然凭着一腔孤勇杀到了纣王面前,却终究无以为继,纣王与妲己来到时,局面已经被控制住,一群甲士把叛乱的众人围在正中,乌泱泱一片,全都看着纣王。

殷郊身陷重围,依旧昂然立着,愤怒地瞪着纣王。

他身边是殷洪和鲧捐,还有一个太监。

殿上所有这些人中,殷郊竟只比殷洪略高。

按理来说,太子应当是精通骑射的,殷郊却过于苍白羸弱了些,虽然受过很好的教导,平素行止有度,气质高华,看着却依旧十分脆弱,像一件易碎的琉璃。

可此刻提剑站着,却难得地显出了几分君王气度。

十四岁了,妲己想,算半个大人了。

纣王脸色一沉,问:“怎么回事?”

殷郊张口便想说话,被甲士上来捂住了嘴,强按着跪到地上。

甲士之中,负责宫禁的武官上前禀奏道:“臣原本在宫门守卫,两位殿下,带着苏娘娘宫里的大宫女,硬要闯门,正僵持间,太监杨容来报与殿下……”他说着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纣王,“先皇后的,罪名,殿下便提剑跑回来了。”

他呈述完后,咚咚咚地叩首,“臣罪该万死,让殿下惊了大王的驾,请大王降罪。”

一片死寂。

妲己很自觉地从纣王身旁起身,下了台阶,同众人一起跪着。

跪在地上实在算不得舒服,地砖冰凉坚硬,硌得她膝盖疼,寒气由下而上地渗到了骨子里。

鲧捐是她的人,却无故与太子出宫,私闯宫门,又被殷郊闹到了纣王面前,此事无论如何无法善了。

妲己身为寿仙宫之主,怎么也脱不了干系。

何况篡位之事,她确实是主谋,鲧捐也是她亲口派去太子身边的,只要一审,立时水落石出。

她不顾因果报应,兵行险着杀了皇后,到头来,却还是保不住殷郊。

首恶伏诛,这场谋反也该落幕了。

妲己正想着一会儿该用个什么法术逃脱,又该如何向女娲娘娘交代,忽听鲧捐在重重的甲士中,大声说道:“殿下闯门,是因为奴婢央求殿下带着奴婢私奔。”

石破天惊。

武官和甲士们,连同高坐着的纣王,谁也没料到这一出,加上鲧捐也只是个宫女,不起眼的下等人,众人都显出了几分惊讶神色,纣王甚至还向前倾了倾身。

妲己霍地回头。

鲧捐这是在救她。

——私闯宫门宫终归得有个说法,纣王权欲极重,倘若让他知晓谋反之事,必会杀得血流成河;然而如果只是一个宫女痴心妄想与太子私奔,虽说是丑闻,却不会引得纣王猜忌。

鲧捐用力一挣,居然从地上站了起来。

纣王眉梢一挑。

殷洪一脸震骇地张大了嘴,殷郊转头看了鲧捐一眼,又看了眼妲己,抬肩往押着他的甲士手里顶去,似乎是想要挣扎而起,救下这个萍水相逢的婢女,却被压得动弹不得。

鲧捐也不看他们,只看着纣王,站得笔直,高声说道:“奴婢自知痴心妄想,只是一心爱慕太子殿下,没想到最后害了太子,奴婢无颜见太子,也无颜对苏娘娘,唯有以死谢之。”

说完之后,她往面前甲士的剑上一扑,长剑立时透胸而过。

温热的鲜血溅了满地。

殷郊原本虽然被俘,神色还是十分倨傲的,冷冷地盯着纣王,见到鲧捐扑到剑上,却突然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样,气势一泄而下,那个殷商储君消失无踪,只剩下苍白瘦弱的少年人。

四周的甲士潮水一般围了上来。

……

……

十日后,寿仙宫。

这些日子里,纣王一次都没往寿仙宫来过。天威不至,宫里其他人便也有所懈怠,不复先前荣宠,偌大的宫殿里冷冷清清,竟有了萧条之象。

太监来传旨时,妲己正靠在窗边看书。

传旨太监道:“苏娘娘,明天法场炮烙殷郊殷洪二位殿下,大王邀你一同前去观刑。”

他说完,颁了圣旨,通篇辞藻华丽,都是在说殷郊殷洪的罪过,把两位殿下说得穷凶极恶,罪大恶极,杀得大快人心。

妲己按礼节接了旨,习惯性地道:“鲧捐。”

两个新换上来的宫女对视一眼。

其中一个试探着上前了一步,问:“娘娘可是要赏?”

妲己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

若是鲧捐还在,断然不会问这么蠢的问题,只看她眼色就知道要做什么。

可是鲧捐已经死了,为了袒护她而死的,长剑透胸而过,血溅五步。

妲己实在没什么心思接这个新来的宫女的蠢话,只道:“公公辛苦了。本宫这里有父侯新近派人送来的茶叶,公公若是不嫌弃,可否与本宫一同品鉴?”

她这么说着,宫女已经奉上了茶水。

——当日中宫殿上,天子一怒,满朝上下都知道了两位殿下意欲弑君,而寿仙宫苏美人先是妖言惑君害死了皇后,贴身大宫女又跟着太子私奔,有悖伦德,终于触怒纣王,失了君主的宠爱。

“小的不敢。”那太监恭敬道:“只是除了圣旨,商大人病逝前,还有一物,嘱咐小人带给娘娘。”

妲己静静问道:“病逝?”

太监毫无哀戚之意地道:“商大人忠贞为国,可惜天妒英才,两个时辰前不幸病逝。”

妲己捏紧了茶杯,没有说话。

太监又道:“商大人一生清廉,唯独喜爱字画,在病榻上还记着,特地把他最钟爱的一幅书帖送给娘娘。”

妲己不置可否,只道:“拿来罢。”

太监传到了话,便行告退。妲己屏退宫人,只留自己一个人站着,打开了商容最后留给她的书帖,霎时,满纸龙蛇跃现而出,笔墨饱满,意境淋漓,填满了空荡荡的宫殿。

确实是好字。

商容一生喜爱字画,倒不是句空话。只是……病逝,妲己是不信的。

纣王昏聩,殷郊殷洪二位殿下又被正法,商朝大厦将倾,以商容的性子,当是绝不愿意独活的。至于是商丞相是自尽,还是为纣王所害,那就不得而知了。

也不重要。

她想,商容当算得上殉国。

宫变谋反如一场大梦,妲己自忖,她和商容几人,不可谓不老谋深算,当断果决,可到头来,她还是犯下了杀业,皇后、商容、殷郊、殷洪几人依然魂归封神榜,殷商王朝照旧是气数已尽。

凡间常道,尽人事,听天命。

天道无情,大抵如此。

妲己取出匕首,挑开了书帖的装裱。

里面夹着一张纸,工工整整,是她的笔迹。

“——纣王听信小人谗言,害我父侯,望丞相他日功成,留一颗头颅在,我将之献与父侯,以尽孝心。”

妲己看着这一行字,忽地就想起了那日万妖殿天雷压顶,满殿雷火间,女娲与她说过的话。

都是要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