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去秋来,白露已过,北国冬日来得早,茫茫大地已经是一片肃杀,静静候着第一场雪的到来。腊梅盛开,风动暗香满,霁色暖光照射的院中,一位少年郎正在仔细读书。

有一位紫红脸色的青年推门而入,一把抽掉少年郎手中的书,笑道:“谢大人,不喜欢的又何必要硬撑,走,我们打猎去。”

那少年郎正是谢问柳,他的圆脸渐褪,已经露出了成年男子的轮廓,模样也似比过去俊俏了不少。他每日里不但读书,还跟着老疯子习武,不但武艺大进,身板也强壮了不少。这一年的将养,眉目间已经颇有气势,任谁见了他都会以为确实是贵族子弟,绝想不到他曾经是一个磨豆腐的小子谢问柳叹气道:“说起这些诗书果然是好,可多是伤情悲月,远远不及三国精彩。赤朱,你说为什么偏有人爱诗书,却不爱三国呢。”

“这些人哪里懂得征战沙场乐趣,走吧,我听说兰都城外有一处山谷里头来了一群野鹿,我们去猎它几头,今天晚上就烤鹿腿子,喝鹿血酒,再招他几个波斯女郎跳舞。”

“可是我听说宋家请来了一位博学的先生,今日便到,我已约了他吃晚饭呢。”谢问柳说着颇为踌躇。

“什么先生,改天不行嘛!”赤朱不以为然地道。

“你不懂,这位先生特别得很,他居然说圣人之言,未必不狗屁,还说三国皆学问,如此真知灼见,必定是位有学之士,我怎么能不早点去拜会!”

赤朱无奈地又道:“不是晚上的事吗,还有老大一会儿功夫呢,我们先去打猎,大不了这烤鹿会改成明天不就成了嘛。”

谢问柳好久没有松动筋骨,被赤朱这么挑唆,立即心痒痒,令人牵来归雪,飞身上马跟着赤朱带着几个人出了城。归雪这匹老马在谢问柳的细心照顾之下恢复得很好,如今出城一路急驰,竟然宝刀未老,王气犹在,赤朱他们的马始终落于其后,不敢超越。

众人骑马进了山谷,却发现这里似乎下过那么一场小雪,鹿的踪迹被掩没了不少。众人找寻了一圈,也未见鹿群,不由都有一点扫兴,忽然听人低声道:“快看那边。”

只见几棵树后,二三头公鹿正在探头探脑的四下张望着。赤朱一勒马绳道:“看我的!”他张弓搭箭一马当先追了过去,众人也不甘示弱纷纷跟了下去。

那几只鹿很快惊觉,转身飞奔,众人心急它们逃脱慌忙纷纷急射,谁知那些鹿拐了个弯钻进路边枯草堆里去了,那几支箭却笔直向前,正对着一个在草堆中摇晃着的人,谢问柳见那人身形狭小,显然是个孩子,不由脱口道:“不好!”

赤朱的脸也是骇白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另一个灰衣人影跃起将那孩子压倒护在身底下,几支箭支擦过他的头顶钉在树干上,赤朱的那支箭却插入了他的左肩。

谢问柳连忙带人拍马赶上前,焦急地问:“你们没事么?”

“你说呢?”那灰衣人抬起头,似乎觉得这话问得很好笑。那似乎是一位老者,满面白须,可又似乎眉目神情颇为年青,淡色的嘴唇弯起那份微笑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让谢问柳心中一动。

“你好大的胆子,我们长侍郎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谢问柳身后的侍卫喝道。

“我中箭了!”灰衣老者爬了起来,他一动就抽动了伤处,不由疼得一啮牙。从后面的树丛中跑出来十多位小孩,一见老者受伤,纷纷围在他身边七嘴八舌,哭成一片,显然这位老者颇受这些孩子的喜爱。那老者摸着小孩的头连连安慰。

谢问柳隔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吩咐道:“快带他去看大夫!”

“不用了!”灰衣人连忙摆手道:“这山里有的就是草药,我自己等下采点敷了,不麻烦了!”

谢问柳听了皱了皱眉道:“虽说箭伤不是大伤,但是弄不好,也是会出人命的!”

灰衣人无所谓地一笑,道:“真是不用了!”谢问柳见他说着忽然眼珠子一转,又道:“不如这样吧,这箭伤虽说不是什么大伤,但是请个大夫出个诊至少要一钱银子,一帖金创伤药膏二钱银子总要吧,然后是一些养伤的汤汤药药,大夫复诊的诊金,前前后后加起来一两银子总是要的。你看我年纪大了,这两个月恐怕都干不成活,您统共赔我三两银子这事也算了。”

他一副惜财如命的样子,赤朱他们听了颇为不屑,谢问柳却颇有知已之感,这些贵族哪里懂得银钱对于穷苦人家的重要性,于是爽快地道:“你的价钱倒也算得公道!”他跳下马从怀里摸出两锭纹银递给灰衣人道:“这里一共是十两纹银。”

灰衣人咧嘴一笑,也不推辞,大大方方地接了过来。谢问柳一笑,刚想转身,突然想起了什么,蹲下来,一把抓住灰衣人的胳膊,道了一声得罪,一掌击在肩处,灰衣人后肩上的箭飞了出去钉在树干上。

等谢问柳上了马,还忍不住回过头来,只见那灰衣人弯腰四处找着什么,只听他嘴里喃喃地道:“牛肉,上好的牛肉,唉……”这听起来似乎他刚才丢了一块牛肉,这人不急着处理自己的伤势,倒先急着找牛肉,竟然把一块牛肉看得比箭伤还重要,谢问柳忍不住心里又是一动,但转念一想,这已经是一位老者,陆展亭却年轻得很,绝无可能是同一个人。这么想着心中释然,纵马追上众人,绝蹄而去。

等回了兰都城,谢问柳见众人均是有一点不畅快,便笑道:“今晚上我要请城里一位汉人先生吃饭,众位兄弟们一起来吧,我们在得月楼吃顿好的,烤鹿吃不上了,吃顿得月楼的烤全羊也是不错的。”

得月楼是兰都城里最为昂贵的酒楼,这些人虽然都是一些宫里的大侍卫,俸银颇丰,但要想在得月楼吃上一顿,也是万万舍不得,更不用说吃烤全羊,纷纷大喜。

同赤朱与侍卫们道别之后,谢问柳回家换了一套官服,又急匆匆赶到了皇宫,先进了御厨房。御厨们见了他立刻喜笑颜开,亦裕脾气甚怪,通常你弄一样东西上去,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但是如果不对胃口,脸色能吓死人。有了谢问柳就不同了,他不但能弄出亦裕喜欢吃的东西,还能弄出不少花样,这一年下来,他似乎一下子成美食名家了,在他的带动下,原本粗鄙的北国御膳也是一天比一天精致了起来,其繁复的程度几可追上南国了。

御膳里自然少不了谢问柳隔三岔五进的一方豆腐,今天做的是一道小鸡炖豆腐,谢问柳道:“这材料选好吗?”

为首的厨子连忙笑道:“长侍郎您放心,刚好一斤重的小公鸡,按您的法子,这几天喂饱就让小太监赶着它跑,到时炖出来必定嫩且实,滑而不腻,再按您的吩咐,放了点儿野山菌,保证您满意。”

“主要是君上满意。”谢问柳满意地点了点头,坐了下来,厨子立刻给泡了一杯茶,讨好道:“这是刚从南边采购来的大红袍,您尝尝。”

谢问柳尝了一口,皱了下眉头,又掂了片茶叶子放进嘴里嚼了嚼,随即将那茶叶子吐在旁边的吐食盒里,道:“这根本是普通的乌龙茶,又哪里是大红袍?大红袍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又称“茶中之圣”。它长于武夷山岩石夹缝之中,是野生茶,天然带有桂花香,岂是这种一般二般的茶可以比?”

厨子吓了一跳,尤其是想到将这种普通的乌龙茶当作大红袍进献给君上,他不挖了自己的眼珠子,也要割了自己的舌头。

谢问柳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不用太在意,北国人要当一个南国的厨子,原本不是易事,大家辛苦了!”他掏出一锭银子,道:“等下弄壶小酒度度暖,算我的。”

厨子们连连道谢,按北国宫廷的规矩,御厨们吃得好住得也不差,俸禄却少得可怜,过去还靠小偷小摸贴补一些。庄之蝶入主后宫之后,几乎不管事,大小事都是谢问柳在过问,这位谢大人通的那些门路,比他们御厨还御厨,但凡他们能想到的,没有他不知道的。一来二去,这些来钱的门道都不通了,就只能仰仗主子们的赏赐,时间一长倒是养成了他们尽量干好活的好习惯。

太监们用银盘端着菜鱼贯的跟在谢问柳的后面,谢问柳挺着胸走在前头,后面那小鸡炖豆腐的香味即便上面扣着盘子也挡不住,一缕一缕飘到鼻间。谢问柳不由心想,我现在也会赋诗填词了,虽然也许还差一点陆展亭,可要说这吃的,我知道的只怕就不比他少了吧,这么综合起来,也许我也差这位才子差得不远了。他这么想着,志得意满起来,不慎一拐弯撞上了两个人。

“大胆!”为首的宫女喝了一声。

谢问柳一抬眼,见庄之蝶手拿着一卷书站在眼前,慌忙行了个礼。

“谢大人不用多礼了,我去上书房借本书。”庄之蝶瞥了一眼他身后长长的队伍,淡淡地笑道:“我听说谢大人把这御膳料理得很好……弄得很详尽,每天都要弄上三十几种,什么四道果点,六色茶点,八件冷盘,九件一品锅……听人说南国的御膳也不过如此。”

谢问柳又行了个礼,大声地道:“这是臣应尽的本份!”

庄之蝶微微一笑道:“谢大人的苦心本宫是明白的,只是这花开得太好就败了,富贵过了头就俗了。还有……其实君上是一个喜欢食素的人,并不喜欢这么大鱼大肉的。”她走到一个银盘前,闻到里面一丝味儿,便笑问:“这道菜是什么?”

“回娘娘,是小鸡炖豆腐。”太监低头应道。

庄之蝶转过头揶揄道:“谢大人……君上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鸡,从前在南边的时候是一块都不沾的。”

谢问柳一时间困惑了起来,这一年他不知道做过多少样用鸡做的菜,亦裕似乎也从未说过他不喜欢。他又听庄之蝶悠悠地道:“唉,又是秋天,以前展亭哥哥一到秋天,就喜欢采了园子里新鲜的桂花拿糖蜜了,存了十日之后,再去集市买乡下人自制的甜酒酿,然后自搓些圆子,与酒酿桂花一起,不过花费二三文钱,却是唇齿留香,叫人惦记至今……”她似乎回忆完才惊觉得这些人还站在那里听,便笑道:“你们怎么还不上膳?别饿着了君上。”

她笑吟吟地看着谢问柳有气无力地带着队伍走了,旁边的宫女小声道:“娘娘,你是不是故意气谢问柳来着?”

庄之蝶瞥了她一眼,道:“胡说,我做什么要气他?”

小青嘿嘿笑了两声,道:“因为,因为……”

“你别瞎想了,裕固执得很,喜欢谁不喜欢谁,只怕一辈子都改变不了。我跟他又哪里来的冤仇,我只是想提醒他,没必要去模仿陆展亭。”她用手拍着书看着彤红的天空笑道:“展亭哥哥就好比那纸鸢,五彩华丽,可是你要一直握着绳牵着它,要不然它就飞走了,因为他是自由的陆展亭。”她沈默了一阵子,才微笑道:“那谢问柳呢,他就像自家养的小狗,有时打了骂了,它逃了出去,可是只要天一晚,它还是会窝在你的脚下让你取暖。这天上飞的有天上飞的长处,地上跑的也有地上跑的好处,何需羡慕另一个。”

小青道:“也许呀,谢问柳不是羡慕陆展亭,他呀,是羡慕君上喜爱的人。”

庄之蝶听了,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

亦裕吃饭从来都是谢问柳陪着,谢问柳偷偷见那些太监流水似的每一样夹一筷菜放在碟中呈给亦裕,而他也每一样都用了一点。过去谢问柳一直以为亦裕的食量不是太大,现在才知道他不是很喜欢。原来自己从未真的了解亦裕,他不禁有一点沮丧。

“味道还不错。”亦裕瞥了他一眼,随意地说了一句,这句话若是放在平时,谢问柳必定兴高采烈,但现在却知道亦裕纯粹是安慰他而已。

“不过……”亦裕轻轻拨着饭,说了一句:“我还是觉得小葱豆腐好吃。”

谢问柳连忙道:“好,我马上就去给你做。”他说着就站起了身。

亦裕微笑了一下,道:“那也不用太急,你明儿做也是一样的……要不以后你就住宫里吧,我让人给弄个磨子去,这样你就不用赶来赶去,做了豆腐就可以直接送御膳房了……反正日子长着呢。”

谢问柳呆呆地站在那里,他把这话在脑子过了两遍才明白了亦裕的意思,快乐地差不多要晕过去了,好不容易才把持住,连连应是,他坐下来高高兴兴地拨了一大碗饭。

傍晚时分,谢问柳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出了皇宫。天边火烧云滚,西风一吹,竟然悠悠扬扬下起了鹅毛大雪。谢问柳带着赤朱与众侍卫到一个贵族家去接这位沈先生,当他们看到沈先生人的时候都不禁愣住了。没想到这位号称博学多才的沈先生竟然如此年轻,而且长得风神俊雅,浓浓的书卷味中带着几分秀气。谢问柳没想到是这么一位风神俊朗的人物,不禁心生仰慕之情。他身后还跟了一位面无表情的黑衣家奴,被他这么一衬,这位沈先生更是显得温和亲切,谈吐接物,让人如沐春风。

得月楼是仿金陵的建筑,粉墙绿瓦,黑匾金字,颇有江南大酒楼的气势。一行人上了得月楼,赤朱打听了一下,说是靠窗的厢座已经被人包下了,他与小二嘀咕了几句。那小二见是一群贵客,如何肯怠慢,立即便走入那厢房中,讪笑道:“这位老爷,您能不能给挪个位置,外面的长侍郎老爷想要一个靠窗的位置。”

谢问柳也朗声道:“里头人若是肯让出位置,你们这桌酒席我请了!”

沈先生却连忙制止,温和地道:“位置自然有先来后到的,我们岂可难为别人,我也不喜欢靠窗的位置,太吵,我们就在这儿坐吧!”

谢问柳不由心中暗叹,心想怪不得论语里头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想必君子都是文质彬彬的,这论语倒也不全都是废话,于是笑道:“既然先生随意,那就委屈先生坐这儿了!”

几人坐定之后,谢问柳便淘淘不绝地介绍起美食来。谢问柳知道的大才子就陆展亭这么一位,他极嗜好美食,于是在他的心里早认定才子必定同时也是精通美食的。

“兰都饮食虽然不及中原花式繁多,但也别有风味,尤其是这得月楼做得草原八珍,是用泡发好的发菜,加上新鲜的鸡茸、蛋清、细盐搅匀,摊成圆饼状放蒸笼里用大火蒸熟,改刀后置于盘底,驼掌心、驴冲、驼峰、鹿鞭、猴头蘑切成圆片,牛鞭改成菊花形,分别用纱巾包好,入锅内加鸡汤、盐、葱、姜再配上十年以上的花雕氽透去膻味,捞出沥乾水分。而后将驼掌心、驴冲、鹿鞭、驼峰片按层次整齐地码入碗内,再淋上鸡汤、细盐、陈年花雕、葱、姜上笼蒸透入味,拣去葱、姜、滗出汤汁,扣在发菜饼的上面。再用滗出的汤汁来蒸牛鞭,熟烂入味后点缀在其间,猴头蘑片则是加鸡汤、细盐等调味品在锅内烧至入味,而后勾薄芡,淋明油出锅,围在发菜四周。这道菜滋补为上,先生一定要尝尝。”

谁知道那沈先生似根本不在意,只淡淡地道:“没想到草原也有如此繁复的菜式,只以为草原人性子憨直,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喜欢太过精致的东西!”

谢问柳笑道:“先生过谦了,草原八珍稀罕的是材料,若是论烹饪的手段,这哪里说得可以与中原比,听说中原皇宫里单一道荷花鸡就有三十六道工序!”

那沈先生听了连连摇头,不以为然地笑道:“那吃着多费事!”。

“听说中原四大才子之首的陆展亭个人就极注重饮食,说看一人有无灵气,端看他炒两道菜就知了!”赤朱不由插嘴道,他笑着悄悄捅了一下谢问柳。

沈先生轻笑道:“那岂不是宫里的御厨最有灵气了!”众人一阵哄笑,谢问柳听了心头一阵畅快,对这位沈先生大生知已之感,叹道:“沈先生看似文弱之士,颇有大丈夫之风呢。”

这时小二上来了得月楼最上等的茶,茶沏好后,谢问柳又道:“中原文人爱喝茶,听说越是名士越对茶有讲究,名士僧人间常有斗茶一说,汉人中就有一大文人作诗云:从来名士爱评水,自古山僧爱斗茶。沈先生不妨说说这如何一个讲究法,这茶又是如何斗法。”

沈生先微笑道:“不敢,这茶水讲的是一个香,色,味与饮茶的方式,或者说是当时的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在什么天喝,在哪里喝,又与何人共饮,都与饮茶的层次有着关联。同一种茶,用不同的水来冲泡,茶汤的层次可以用千里计,陆羽就有,山水上,江水次,刘伯刍分得就更细了,一共有七个等级:第一为扬子江南零水,第二是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三是苏州虎丘的寺水,第四乃是丹阳县观音寺水,扬州大明寺水排第五,第六是淞江水,淮水最下为第七。可见泡茶用水之细。”众人啧啧称奇,谢问柳更是听得大为叹服,他只懂得分辩茶里好坏,却不知道同一种茶泡出来的滋味也有天差地别。

那沈先生指着眼前的茶笑道:“你瞧这蒙顶茶可惜用了这兰都城里的阿诺河水来泡,若是用它的源头天池池水,那茶汤的滋味可就天差地别了。”众人连连称是,谢问柳立即差了人用快马去天池取一壶水来。

赤朱笑道:“可惜今日天山先下了一场雪,否则今夜就能请沈先生尝尝这天山山谷里头野鹿子的味道,即便什么也不放,就放火上这么一烤,再配上鹿血酒,那也是食之极致。”

沈先生微微一笑,道:“那想必畅快之极!”

谢问柳转身道:“可惜啊,今儿没猎着鹿,倒险些伤着了人,败兴之至啊。”于是便把那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谢问柳自己说着发现当时的那份感觉几乎呼之欲出,说着自己又多了几分疑惑,那沈先生似乎也很感兴趣,聚精会神地听着。

“老汉人先生奋不顾身救下小孩,又能面对箭伤镇定自若,风淡云轻,还能开口索要诊金赔偿,当真也算一奇人。”赤朱笑道。

“正是呢!”沈先生笑道:“这先生不知道在哪里,我们同是来自中原,没准以后可以多亲近一些。”

谢问柳还来不及阻止,只听赤朱已经笑道:“那山谷后面就是阿尔巴夏村,我看那一群小孩多半是那村子里的,自然先生也是。”

沈先生仍然面带微笑,但眼中瞳孔似乎微一收缩,谢问柳不由心中一动,心想莫非庄之蝶果真没有把陆展亭送回南国,而是留在了北国,这个人莫非也认识陆展亭。随即又想此事太过匪夷所思,按理陆展亭早就要逃回南边才是。

谢问柳心中有事,立即笑道:“今天先生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若是饱了,我便安排先生去休息!”

沈先生微笑着道好,这时小二却端来一杯子递给他,道:“刚才隔壁厢房那位客倌让我给您的,他说天水何需天池取,煮茶未必品茶人。”

众人皆愣住了,谢问柳只见杯子里雪水渐融,最上面飘浮着朵朵冰清的雪花,沈先生连忙问:“这人呢!”

小二刚说了一句,下去了,沈先生已经冲下了楼,那黑衣家奴也跟了下去。

谢问柳立即冲到窗口,头伸出窗外,隐隐听到两人对话声。

那黑衣家奴道:“怎么了,主子!”

沈先生轻笑了一声,道:“他刚才就在隔壁,天池是天山顶雪融水,他取天降之雪,在天时地利上连胜我两筹,所以笑话我只不过是一个煮茶之人,未必懂得品茶!”他看着那杯雪水,将它一饮而尽微微笑道:“没关系,我并不打算在这些地方赢你!”

此事再不通,谢问柳也在心中断定那个老者十有八九是陆展亭了,只是此人又是谁,他追下楼,两人已经全然没有了踪影。老疯子忽然从身后冲了过来,谢问柳一把拉住他,问道:“去哪里?”

老疯子目眦尽裂,咬牙切齿地道:“大仇人,大仇人……”他这二年一直在谢问柳的照顾下,葛尔朗家供养着,如今一身锦袍,须眉料理乾净,只是这精神还是时好时坏的。

“大仇人?谁是你的大仇人?”

“大仇人,大仇人……他是亦仁,亦仁!”老疯子呐喊道:“刚才那个青衣汉人就是亦仁,他化成灰我也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