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影的问题(5)

上帝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事情

加在我一个人头上呢

我拍的电影,当然不是好莱坞那种式样的。

好莱坞电影就像麦当劳、肯德基里卖的汉堡包,都是以面向全球大量推销为前提做出来的。所以,好莱坞是不拍高级电影的。投资几百个亿的电影也好,预算只有几千万的电影也好,票价一律都是一千八百日元。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很高,所以我要把票价提到三千日元,这种事情是办不到的。因为拍摄成本高,你想获得相应的高票房,就只有靠多吸引观众购票观影这一条路了。

因此,为了配合观众的喜好,有时会根据公映地点的不同,制作几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结尾,来满足当地人的口味。比如,有的电影在欧洲或美国或亚洲放,会有各自不同的结尾。听说方便面也会根据地方改变味道,按这样说的话,拍出来的与其叫电影作品,还不如叫商品呢。

当然啰,各种风格的电影并存于世,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呢,好莱坞就拍好莱坞风格的电影,我就拍我的风格的电影,我是不会去模仿好莱坞的。

不仅不模仿,我还会考虑和他们不一样的游戏。游戏厅里那种开发费用昂贵的电子游戏机,玩起来不一定比下象棋有趣多少。

我拍的电影虽然基本上都属于模拟式的,但从精神层面来说,我觉得可说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游戏。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可以用电脑制作电影镜头的那一天起,导演们的想象力反而萎缩了。

举例来说,比如一辆油罐车着火了。主人公仍在着火的车上,他当然要逃出去啰。不过,你看到的电影画面往往千篇一律:在一声剧烈的爆炸声里,主人公从车子里跳了出来。

你根本看不到不同于此的电影。不管是水库崩塌,还是大楼爆炸,主人公永远都是在“轰隆”一声之后跳出去的。

其实,只要你通过制作场景模型来拍,就一定能拍出各种风格的电影画面。而CG呢,因为它说白了就是一幅画,所以不会像场景模型那样受到物理条件方面的限制。所以,你很容易会误解为它可以自由自在地表现任何场景,但事实是没有了约束,你的想象空间反而变得狭窄了。

有趣的事是,用电脑制作的一万人或两万人的战争场面。

不管你要用多少万个士兵,CG程序员都只有五到十个。如此说来,不管你想营造多么宏大的画面,你拍出来的顶多也就是十个人画的十幅画而已。

如果你招募五千名群众演员,就能拍出五千组不同式样的镜头,而CG则不论程序员能画出多么了不起的画来,都只是一个人画出的一种式样,这和五千人自由地做出自己的动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十个人画画和十个士兵站成一排,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话虽如此,但其实最近我自己也在用CG。用是在用,但在心里的某个角落总会意识到这一点。

不过呢……

仔细想想,我到底为什么要拍电影呢?

大学退学后,晃悠到了浅草,先做开电梯的,然后是拜师学艺,成了一名漫才演员,之后又去做了电影演员,最后终于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我的经历真可谓丰富多彩了。

SANMA 63 也好,TAMORI 64 也好,绅助 65 也好,志村健也好,他们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才艺,并使其不断完善。但是,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就说拍电影吧,我也在不断地改变方向。我总感觉,我是在凭着自己的意志抛弃过去的躯壳,挑战新鲜的事物。

仔细想来,也许并不是真的凭着自己的意志。

让我一直做同一件事情,我会感觉腻味、无聊。

一旦感觉无聊,我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自然而然地对另一件新鲜事物发生兴趣。

这真是不可思议。

就说电影导演吧,我也是在不知不觉间干起这一行的。

我觉得,驱使我去挑战新鲜事物的动力并非来自现实世界。

话虽这么说,但我其实并不信教。不过,确切地说,我还是尊重宗教的。如果说,人的一生是被某种存在所操纵的,那我想我这一生也是被操纵的。

我和人打架斗殴过,也出过一场严重的车祸。这些事情都属于我这一辈子的某个阶段,过了那个阶段,就一定会有一条新的人生道路为我铺开。

你真棒啊,我的上帝,让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不过呢,拜托你别再把我当你手里的玩具了,好吗?你饶了我吧,好不好?

你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事情加在我一个人头上呀?

这是我的心里话。

O

我一边在熊先生的店里吃着饭,一边心不在焉地看着他做菜。不经意地,我的脑子里思考起这样的事来。

从电影拍摄手法的角度来说,旺火就是特写。而文火,就是与之相对的远景。

在电影里使用特写镜头,就相当于在烹饪时用旺火爆炒。开大火在锅里爆炒,就好比只对眼睛或嘴巴特写。这是一种在瞬间捕控住观影人情绪的拍摄手法。但是,如果你过分使用,就会引起观众们的反感,这和爆炒时间过长就会把菜炒焦一个道理。

用文火慢炖,就相当于用远镜头拍摄的清淡画面。观众们也许不能一下子就理解其含义,但随着观影的深入会细水长流地体悟到它的意思。

我不太使用特写镜头。顶多也就用用半身特写。

我喜欢文火慢炖。

在拍电影期间,无论看到什么,我都会立刻联想到拍电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