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规矩的问题(3)

在和女人谈情说爱的男人旁边

不可以说下流话

以前,有位大叔曾带我去了银座。

我从车里出来的时候,停车场的管理人员走了过来。于是,我从皮夹子里拿出钱,给了他小费。

然后,在我们乘电梯上去的时候,那位大叔把我教训了一顿。

“阿武啊,你这种付小费的方式不对呀。”

我没懂他的意思,就问了声:“什么?”

“呃,你是个艺人,对吧?哪怕你什么也不做,别人也都知道你。大家都在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你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小费,让那个收小费的人脸往哪儿搁呢?给小费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让周围的人看见,还应该若无其事地随手给出去。”

被他这么数落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脸在发烧。

我的师傅深见先生,也教过我许许多多的事。

有一次,他对我说:“阿武啊,我们去吃寿司吧。”寿司店里有一个老师傅和两个小徒弟,按照当时的规矩是每人给一万元小费。师傅和我两个人不论吃多少寿司,在当时都不会超过一万日元,而小费却要花三万日元。而且,师傅自己是不去付小费的。饭后,他把皮夹子交给我,让我去付钱。

就是付钱,也要讲究时间。

如果在师傅离店前就付掉了,那么寿司店的老板肯定会来句“大哥,谢谢您的小费哦”来表示感谢。

那样的话,师傅就会生气。

“别让人家对你说感谢的话。我不喜欢这样。下次等我走出店门了,你再付钱。”

这就是师傅对我的教诲。

在我和师傅混熟后,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对师傅说:“师傅,我们去吃寿司吧。”但师傅摇头拒绝了。

“不去。”

“为什么呢?”

“没钱付小费。”

不是吃不起寿司,而是付不起小费。一万日元是有的,但手头没有之后的三万日元,是这么一回事。因为他一直是按这个规矩做的,所以没钱付小费,他就不去寿司店。

真有腔调。虽然深见先生不是那种在电视上红得发紫的艺人,但他不愧是浅草出身的,这种让我深深折服的事发生过不止一次。

他是一个拥有自己的剧团,然后在全国开巡演的人,所以他当然事事都讲规矩。不过,在他身上也有黑社会老大一般的气质。怎么说好呢,在他身上确实有一种硬汉气质,而且,他还是个极度腼腆之人。

在旁边看着他的言行举止,你会觉得他真的是有腔调。另外嘛,对社会上的规矩和做法了如指掌。这类人基本上都是腼腆的人。

有一次,我和师傅一起去了浅草的一家歌舞酒吧。那天刚巧是酒吧里一位小姐的生日,她就缠着师傅要他送礼物。师傅生气地对她说:“明明是你的生日,干吗一定要我花钱给你送礼物?你这个傻瓜,别再跟我闹了。”

可是,说归说,第二天他还是交给我一摞钱。

“喂,阿武,你替我到松屋 45 去走一趟,去买一只女式的钱包。要那种高级的。”

我照他的吩咐把钱包买了来,他往里面塞了十万日元钱,让我给那个小姐送去。

我送去后,那位小姐大惑不解地对我说:“哎,怎么回事?昨天他不是发了很大的火吗?”

要知道,当时的十万日元可不是现在的十万日元,所以后来那个小姐往师傅的休息室里打了好几次电话。可是,师傅绝对不接她的电话。

“那个小姐打了好多次电话过来哦。我们不去看看她吗?”

“怎么能去,我给了她小费啊。如果现在去她的店里,她肯定会以为我是去让她报答的。你傻吗,我怎么能做这么恬不知耻的事情?”

他就是这样的人。

在那方面,我可不能算是他的好徒弟。

有一次,我带着一位小姐去了位于西麻布的一家甲鱼料理店。这事在当时几乎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

我们不是那种关系,虽然不是那种关系,但我还是把她带到那家店里去喝酒,因为我想和她发展成那种关系。

我心里打好了算盘,请她喝高级的酒,请她吃高级的甲鱼,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把话题向那方面引。可是呢,我们旁边的一桌坐着一帮没品的老头子,他们在大谈特谈着露骨的下流话:“就在我猛干那个女人的时候……”

我被他们弄得好不尴尬,只好净说些关于电影的话题,说什么也没法把话题朝寻欢的方向引。弄到最后,只能对她说“那好,你路上小心哦”,然后把出租车钱交给她。那一次,我真是彻底输掉了。

在我念中学的时候,我家隔壁搬来了一个美少女。美女养了一只小小的牧羊犬,我为了和她套近乎,就也去养了一只狗。我算准她什么时间从哪条路上牵狗过来,就在同一时间同一条路上牵着狗遛过去。我想好的战术是,先让我们的狗狗交上朋友,然后再乘机和她搭讪。

可是呢,我的狗一下子扑了过去,骑在了那只牧羊犬的背后。那样一来,我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还没等我夸奖起她的牧羊犬有多么多么漂亮,我的狗就已经在那里顶起腰来。原来,我的狗和我是同样的心思啊。美少女二话不说,一把抱起她的牧羊犬,飞也似的跑掉了。

在一个正拼命对女人求爱的男人旁边,你不能说那种会暴露出他意图来的露骨的话。怎么说呢,这个也不算什么规矩,只能说是我的个人意见吧。

更让我忍无可忍的是,有一次和一个女人一起喝酒的时候,那个女人对我说:“北野先生真是个好人。”

我又不想做好人,我想做坏人,我只想和她颠鸾倒凤。可是,被她这么一说,我还有什么戏好唱呢。我只能把好人的样子装到底。

分手的时候,那个女人还要最后再刺激我一下。

“以后有事就找我商量好了。”

“你混蛋,谁要找你商量什么事啦,我只想和你睡觉。”

这种话是说不出口的。于是,继续装下去,说什么“知道了,路上当心哦”,然后挥手拜拜,她怎么会知道我们男人有多可怜呢?

不对,她应该知道的。正因为她知道,所以她才会说“你是个好人”这种话。这就是女人的狡猾之处。

不过,话又说回来,男人为什么都这么下流呢?

从摇篮到坟墓,男人的一辈子都在琢磨那档子事。怎么能讨美女们的欢心,说得更彻底一点,怎么能和美女们上床,就是男人最关心的事情。我不能说男人百分百都这样,但至少百分之九十九是的。

谁都知道,公鸟雄兽什么的,在发情期里会拼命地想方设法吸引雌性。在雌性面前,它们会叽里呱啦地唱歌,会改变羽毛的颜色,会跳那种我们看不懂的舞。要是有别的雄性来竞争,它们就会不顾死活地打上一仗。可是呢,如果它们煞费苦心地表演了一番,结果雌鸟却拍拍翅膀飞走了,那时候你再看那只雄鸟,简直就像是吃了弹皮弓的鸽子,完全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看着就让人觉得悲催。它的这副可怜相,我真的感同身受啊。

有人说男人都是傻瓜,这话说得也没什么错,但男人天生就这德行。即便你对他说什么“都到了这个岁数,就别再想那种荒唐事啦”,他还是不得不想。

男人就是这么惨不忍睹的一种生灵。

这种感觉也许是女人永远都理解不了的。在这一方面,男人和女人简直就像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族类。在男人和女人中间,横亘着一条深不可测的暗流。

说得漂亮点,就是男女都必须理解对方是活在那条暗流对岸的生灵。理解这一点,也许就是男女间最重要的一条规矩吧。

性欲增强剂这种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本身就象征了男性的悲哀。即使身体已经对性事无能为力了,大脑却还在一个劲地想着要做那事。所以呢,就有了性欲增强剂这种东西。这就是一个怪圈。

说真的,我们最好顺应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如果身体说不想再干那事了,那我们最好放弃。其实最好的药,应该是使性欲消失的药。有了这种药,我们的身体就不会那么吃力,我们的时间和金钱也不会那么浪费了。对异性失去兴趣的药,为什么没有被开发出来呢?

嗯,这个问题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很清楚答案是什么。

即便开发出这种药,也没有人会买的。

在酒吧柜台前搭讪邻座的女性,这种事我们见得多了,但我还见过在剧场里干这事的。那些人用“这个艺人太搞笑了”或者是“你家住哪儿呀?要不要散场后一起去喝杯茶?”这种话来搭讪坐在旁边的女性。我在舞台上说着漫才,有时会注意到这种事情。

观众们都以为是自己在看演员,从来也不会想到其实演员也在看着观众。不过呢,你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明白,在你把演员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同时,演员也把你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啊。这个家伙在打哈欠,这个家伙在吃盒饭,这一对把手握在了一起,等等等等,我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实在是一件既奇怪又无奈的事。

真想对那个家伙吼一声:“喂,坐在那边的那个,别在我说漫才的时候搭讪女人!”

还有嘛,别在观众席上咯吱咯吱嚼脆饼,这大概也能算一种规矩吧。吃脆饼发出的那种声音会严重干扰到演员,没有比脆饼更让演员觉得没法好好表演的东西了。

还有一条规矩是,在不该笑的地方不要笑。对艺人打击最大的就是,观众们发出笑声的时间点不对。

“我是花了钱来看演出的,我什么时候笑关你屁事啊。”观众们也许会这么说,但殊不知这就等同于毁掉演员。

在新出道的漫才演员中,有多少人毁在了年轻姑娘莫名其妙的笑声里啊。对于这样的笑,艺人们一开始会觉得有趣,会觉得自己有了一点人气,可越到后面越会觉得无趣。只要一站在舞台上,观众席里就开始沸腾,这会使演员们产生错觉。这会毁了漫才艺术。

人们常说,打败对手最妙的方法就是毫无意义地一个劲夸奖他,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毁掉一个艺人不需要枪炮子弹,只需要愚蠢的观众。

在不觉得有趣的地方,就不要笑。对观众来说,这是一条重要的规矩。

真正的规矩,是不需要你硬着头皮去学习的。

至少对男人来说的规矩,就像我和深见先生在一起时的那种感觉,是一种仰慕和钦佩,也是一种像“那时他的做法真是潇洒啊”那样的记忆。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么无需强迫,你自己会主动地想去模仿。吃寿司的规矩也好,喝老酒的规矩也好,当你看见某个人的做法特别舒服,就会去记,就会去模仿,以前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养成规矩的。

如此说来,老一辈所说的“现在的小孩都不讲规矩”之类的话,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小孩不懂规矩,是因为没有可以作为榜样的成年人。

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以前就是在北千住 46 的小酒馆,你也能看见那种举止得体的人。

干完了一天活的木匠师傅之类人,信步走进小酒馆,点上一壶酒,倒在小酒盅里,一口气喝下去,然后嘴里嘀咕一声“真好喝啊”。虽然每天都要喝点小酒,但他们喝酒的方式相当潇洒,一边说好喝一边放下酒盅的样子是很有腔调的。

虽然他们喝的大多是廉价酒,但他们喝酒的样子会让你觉得这酒一定很好喝,你会不由地也想点上一壶热酒来喝。无非是一边喝老酒,一边啃啃黄瓜什么的,然后和小酒馆的老板说说“今天的工作真辛苦啊”之类的,但他们的样子真让我觉得万分潇洒。

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的工人们的生活方式,会集中反映在他们喝酒的样子上。如果你看到了他们的喝酒方式,就没有必要再去学什么喝酒的规矩了。

说到喝酒的方式,那肯定是年纪大的人比较懂,肯定不会输给小青年的。毕竟我们的酒龄不同,不知比小青年多喝了几千杯。正因为如此,就像我之前说的,和小青年一起喝酒时,反倒是我们会更加留心。

大概是在去年吧,我和志村健 47 先生一起喝酒时,发生了一件趣事。

当时有几个青年喜剧演员也在场,可能是因为没什么话好说,我的一个徒弟就对我 说 :“师傅啊,你最近好像有点胖了。”听到这么一句,我一下子放下了酒杯。

“什么?混蛋,你在说什么?你是说我胖吗?”

我和阿健两个人为此和那个徒弟胡闹了一番。

“我和你们这帮穷鬼可不一样。看看你们饿得瘪塌塌的肚皮。我可是花了几十亿的钱,才吃出了这样的肚子啊。不过呢,为此把肝脏都吃坏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呀。”

我们就这样一边耍威风一边搞笑,只为了让徒弟们这样想:“真拿这些师傅们没办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年轻人的紧张感就能有所缓和。这就叫关心别人的感受,为人师表的规矩就是要让徒弟们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上来就嚷嚷“喂!我敬你酒你不喝是吗?”也是不行的。虽然那个青年演员外表看上去很平静,但夹在我和阿健中间,感觉肯定不舒服。

通过这些铺垫,才能渐渐进入“话不要多,干了”、“干杯”、“啊,谢谢”这样的喝酒状态。

作为师傅,在生气责备的同时,也要想好如何收场。因为你生徒弟的气,徒弟就会感觉沮丧,所以一定要想好如何让徒弟重新打起精神来。

“你这个家伙啊,漫才说得实在太烂了,简直没法听。前几天,我想也没想就借用了你说的题材。”

“唉,你说我说的烂,怎么还要借用我的呢?”

通过这种一褒一贬的方式,你想说的意思就传达出去了。如果你一味说教,一味地贬低别人,那你就成了惹人厌的老家伙。

所以说,即便是在喝酒的场合,老一辈也有老一辈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老年人常常会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规矩”,但我觉得这话不太对。

年轻人和老年人只不过是一种区分的方法。不管是在年轻人中,还是在老年人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不知道规矩”的人。

可是呢,老年人不知道什么道理总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年轻人不懂规矩。不过,反过来被年轻人说“你们比我们更不懂规矩”的,也基本上就是和我同时代的一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