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龙套演员

《青蜂侠》的下档,让李小龙从一个普通电视剧的固定薪酬演员,沦落成了边缘演员——一个只能通过接些小角色来养活自己的自由职业者,但又总是梦想着出演主角的机会马上就会出现。与影视业的那些白人演员不同的是,他们可以在一周内的任何一天里得到演出的机会,去扮演救护车司机、农场工人又或是三号犯罪嫌疑人之类的,可李小龙却常常要等上好几个月。一年里他只能遇到少数几个专门为亚裔演员写的角色,并且还需要跟其他人进行竞争才能确认出演。

六个月的漫长等待过后,李小龙终于从电视剧《无敌铁探长》(Ironside)中争取到了一个角色,这是“加藤”之后的第一个角色。这部不温不火的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侦探破案的故事,主角由雷蒙德·布尔(Raymond Burr)饰演。在1967年10月26日播出的《谋杀标记》(Tagged for Murder)一集中,李小龙出演了一位空手道教练,他是一位美国大兵的儿子,他的狗牌是一起谋杀案的线索。李小龙仅出场几分钟,只有不到12行的对白,戏份少得可怜,甚至连在开场字幕中被冠以“客串主演”的资格都没有,仅在片尾字幕中给了一个“联合主演”的头衔。

在李小龙出现的一场戏中,一名侦探来到李小龙的道场,观察李小龙和“柔道”吉恩·勒贝尔之间的武技演示——情节上有些异国情调。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吉恩·勒贝尔试图以背负投动作将李小龙摔倒在地,但李小龙顺势翻转,跃过他的肩膀,把他扔了出去。这一动作场面是由吉恩·勒贝尔负责编排,他对李小龙的肢体表现能力印象非常深刻。据他回忆说:“我要把他抱起来,准备把他扔到地上,然后李小龙会顺势进行反击。我告诉他,‘你太棒了,你可以成为世界级的特技替身演员。我们能让你的观众增加一倍。’他听后,很生气。”[559]

接下来的一年里,也就是1968年,李小龙的影视演艺道路经历了漫长的空档期。他只参加了一次有价值的试镜。“我的经纪人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正在筹拍名为《檀岛警骑》(Hawaii Five-0)的电视剧,每集时长约为一小时,有点类似《谍网威龙》。”[560]李小龙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听起来还不错。一旦有了新的进展,会让你知道。”李小龙去为片中警探凯震浩(Chin Ho Kelly)一角进行了试镜。然而,令他非常失望的是,他输给了在檀香山警察局工作18年之久的资深警官兼业余演员锦方俊(音译,Kam Fong Chun)。《檀岛警骑》是美国电视史上唯一一部以多个亚裔角色为主的电视剧(令人遗憾的是,40年后的翻拍版本也是同样的演员配置)。如果李小龙当年能够成功争取到这一角色,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将会完全不一样。从1968年至1978年,锦方俊在该剧中饰演凯震浩一角长达10年之久。

直到14个月之后,李小龙才再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次是在短幅情景喜剧《金发美人》(Blondie)中进行客串,该剧根据漫画改编而成。李小龙在1969年1月9日播出的《挑选旗鼓相当的对手》(Pick on Someone Your Own Size)一集中,再度饰演了一名空手道教练,教授该剧主人公达古德·巴姆斯特德(Dagwood Bumstead)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恶霸的欺凌。看点是:当达古德·巴姆斯特德最终嘴里大喊着“Yosh”并以空手道的姿势面对恶霸时,恶霸也摆出了同样的姿势,嘴里也喊了一句“Yosh”。眼见此景,达古德·巴姆斯特德转头面向镜头,语带哭腔地说道:“惨了!”[561]

整个有关训练的镜头全部是在李小龙唐人街的武馆内拍摄的。导演彼得·鲍德温(Peter Baldwin)询问李小龙,能否给剧中这位大明星来一脚,而且看起来还必须特别危险。

“不会踢伤人吧?”彼得·鲍德温问道,“你能控制力度吗?”

“你相信我吗?”李小龙反问道。

“相信。”彼得·鲍德温很天真地回答道。

“站好,别动。”李小龙说着,突然转身快速地踢出一记旋后踢,他的脚在距离彼得·鲍德温的鼻子只有几毫米远的地方定住。

“他用这个动作征服了我,”导演回忆道,“我们接下来拍了一个非常精彩的镜头。”[562]

在此期间,李小龙失去了许多西部片中的角色,原因是他拒绝以清朝长辫造型出演。“大多数电视剧都想让我梳着长辫出场,但我不想这么做。我不在乎他们会付给我多少钱,因为梳着长辫的造型真的很有屈辱感。”李小龙解释说,“满族人统治中国时,他们强迫汉族人留起那些该死的长辫子,如同女人一样。”[563]

唯一一部能让他以杰伊·赛布林设计的发型出镜的西部电视剧是《新娘驾到》(Here Come the Brides)。这部以19世纪70年代为背景的喜剧,改编自1954年播出的《七对佳偶》(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讲述了西雅图边境小镇的伐木工和来自东海岸的一百名妇女阻止男人离开的故事。在1969年4月9日播出的《中国式婚姻》(Marriage,Chinese Style)一集中,一个华人秘密组织安排了一位名叫权彩(音译,Toy Quan)的中国新娘与其组织成员林崇(音译,Lin Sung)结婚。李小龙所饰演的林崇一心想要打破传统习俗,拒绝迎娶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子。他的决定使错综复杂的情节得以展开。[564]

这个角色对李小龙来说很特别,因为这是他在成年职业演艺道路上唯一一次没有出演武术教练。事实上,片中他的角色设定有些懦弱,经常受到威胁或欺凌。因此,作为一名演员,李小龙有机会尝试调动不同的情绪来进行表演,比如惊慌、羞辱及恐惧,等等。

在镜头前,他凭借第一次骑马的戏份成功地塑造了自己戏中角色的性格。开拍前,导演把李小龙拉到一边问他:“你以前骑过马吗?”

“没有,从来没有过,”李小龙有些不安地说,“我甚至从未近距离看过别人骑马。”

“别担心这个,”导演试图安抚面前这位稍显紧张的演员,“我们这里的动物真的很温顺。”

当驯马师将李小龙要骑上的那匹骏马牵过来时,李小龙脱口而出:“见鬼!我才不要骑上这该死的东西呢,它太大了!”

“没什么好怕的,”导演安慰道,“它非常温顺,完全无害,它是非常专业的马匹。”

导演和其他剧组工作人员用了好几分钟的时间来劝说,才将李小龙哄骗上了马鞍。当驯马师讲解如何使用缰绳来控制马时,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可能你根本不需要这么做,”训练员说,“因为它太友好了!”

驯马师完成指导后,走开时,马也随之跑了。李小龙拼命抓住缰绳,他的牛仔帽从头上飞了下来。“我开始大喊大叫,试图让马停下来,可那该死的马根本不听,”李小龙回忆道,“当它终于停下来时,我们已经在距离拍摄地很远的地方了。我以最快速度跳下马背,准备拿石头扔它,可它又立刻跑远了。当我走回拍摄场地时,那匹该死的马已经在那里等我了。剧组人员看到我生气的样子,大笑起来。我被气得够呛,完全笑不出来。我发誓再也不骑马了,可是那个导演执意让我多骑几次,理由是找不到人来做我的替身。那个混蛋!”[565]

此后,李小龙再也没有参与过西部片的拍摄,再也没有上过马背。

1968年夏,已成为众多好莱坞明星师父的李小龙凭借此身份迎来了第一次参与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机会。他应邀在《风流特务勇破迷魂阵》(The Wrecking Crew)中担任空手道顾问。这是《风流特务》系列电影的第三部,恶搞间谍题材,由迪恩·马丁(Dean Martin)饰演马特·赫尔姆(Matt Helm),人物设置与詹姆斯·邦德类似。莎朗·塔特、艾尔克·萨默和关南施作为联合主演,饰演试图帮助或伤害马特·赫尔姆的致命女人。制片方请李小龙来对演员进行“空手道”培训,并担任本片的动作指导,酬劳是1.1万美元[566](他用这笔钱支付了贝莱尔新寓所的首付款[567])。

所有女演员都听说了片方会请李小龙来做她们的老师。莎朗·塔特曾是杰伊·赛布林的女友,艾尔克·萨默则嫁给了李小龙之前教过的学生乔·海姆斯,而曾在1960年出演《苏丝黄的世界》的关南施,则是当时进入好莱坞闯荡的最著名的香港女演员。李小龙很快就迷住了所有人。关南施因此与李小龙姐弟相称,李小龙会就自己今后在影视圈的发展征求她的意见。[568]此时已经嫁给大导演罗曼·布兰斯基的莎朗·塔特更是邀请李小龙去家里吃晚饭,并告诉自己的丈夫说:“你们两个会很合得来。”[569]正如其所言,两人今后频繁往来,罗曼·布兰斯基成了李小龙众多私教学生中的一员。“莎朗和南施是非常好的学生,”李小龙说,“她们没练多久,就可以完成侧踢了。”[570]

而李小龙和迪恩·马丁之间的训练就没那么顺利了。“我试着教他怎样去踢,”李小龙说,“但他太懒了,人也笨。”他经常喝醉。迪恩·马丁的私人助理会带着一个用肩带固定的便携式小酒柜,以确保他在拍摄过程中随时能喝上两杯。[571]李小龙意识到指望迪恩·马丁自己来完成打斗场面是不行的,需要给他找个替身。作为本片的空手道顾问,李小龙被授权设计动作打斗场面,可以雇佣必要的临时演员。他可以借此机会来带领他那几位高调的空手道好友进入影视界,毕竟这是他们当初愿意付钱跟他一起训练的目的之一。

他聘请迈克·斯通来做迪恩·马丁的替身,埃德·帕克出演护卫,乔·刘易斯扮演攻击迪恩·马丁的暴徒,并且查克·诺里斯饰演的角色还能有一句对白和一记高踢。[572]为此,李小龙致电查克·诺里斯:“有个小角色,比较适合你。你要扮演艾尔克·萨默的保镖,与迪恩·马丁有场打戏,只有一句台词,你有兴趣吗?”[573]对于诺里斯或其他几位空手道冠军,李小龙根本无须多问,因为他们全部想借助李小龙来进入影视界,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1968年8月4日,查克·诺里斯首次亮相荧幕的前一天,要先参加埃德·帕克组织举办的长堤国际空手道冠军赛。此时,武术界正就查克·诺里斯和乔·刘易斯之间可能会进行的五番战展开热议。在他们此前的四场比赛中,查克·诺里斯赢了前三场,但乔·刘易斯在第四场比赛中击败了他,这让他感到不安。[574]查克·诺里斯究竟能否反击成功,重夺美国最佳空手道拳手的头衔,还是继续让乔·刘易斯卫冕?

然而,赛前被大肆炒作的这场比赛并未如愿进行,因为乔·刘易斯在前几轮比赛中因故意伤害对手而被罚下,取消了比赛资格。[575]结果,最终的决赛是在查克·诺里斯和全国排名第三的选手斯基普佩·马林斯(Skipper Mullins)之间展开。两人是好友。赛前,在更衣室,诺里斯跟斯基普佩讲:“我明天有一部电影要拍,所以请尽量不要打我的脸,攻击我的身体没事儿,我不想去片场时,看上去像刚打完架。”

“好的,没问题,”斯基普佩·马林斯笑着说,“不过,你记着,欠我一个人情。”

为了让影视界和武术界的人能够进一步地交流互动,李小龙专门陪同史蒂夫·麦奎因来现场观看总决赛。现场观众见两人同来,掌声不断。李小龙和史蒂夫·麦奎因在前排贵宾席就座。当查克·诺里斯上场,走至舞台中央时,李小龙招呼他过去和史蒂夫·麦奎因打招呼。

“希望你旗开得胜,”史蒂夫·麦奎因说,“也预祝你明天拍戏顺利。”

“谢谢!”诺里斯毕恭毕敬地回复道。

斯基普佩·马林斯和查克·诺里斯走进比赛场地,互相鞠躬示意后,斯基普佩·马林斯立即踢出一记回旋踢,这是他最擅长的动作之一。诺里斯事先有所察觉,立即对其进行封阻,但斯基普佩·马林斯紧接着一记裹拳打,这是他此前从未用过的技术。这一举动让诺里斯有些意外,导致被打中了左眼,立刻红了。经过激烈的对抗,诺里斯最终以一分的优势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带着奖杯和一个大大的黑眼圈离开了赛场。

次日拍摄时,化妆师花了两个小时才将诺里斯的黑眼圈遮住。在他的电影处女作中,诺里斯只需要说一句:“我可以吗,赫尔姆先生?”迪恩·马丁走进夜总会,把枪递给诺里斯,然后走进一个包厢。[576]诺里斯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练习这句台词,但当摄影机转过来,迪恩·马丁走向他时,他顿时感到喉咙发紧,这句话不知怎么从嘴里悄悄漏了出来。他以为他的电影生涯就此结束了,但幸运的是,导演认为没问题。

查克·诺里斯、乔·刘易斯和埃德·帕克都是临时角色,拍摄一两天便结束了。但迈克·斯通作为迪恩·马丁的替身,在片场拍了两个多月,薪酬为4500美元。[577]尽管迪恩·马丁酗酒,但迈克·斯通发现他“很好相处,也很风趣,非常平易近人”。李小龙在片场表现也很出色。“这家伙绝对是个喜剧演员,”迈克·斯通说,“太了不起了,幽默感十足,习惯搞恶作剧,就像个孩子。拍摄间隙,他会给你演示俯卧撑、硬币魔术,或是用其他东西来开开玩笑。”

迈克·斯通很喜欢李小龙在片场的表现,但他听到一则与李小龙有关的谣言,这真的让他感到很烦恼。拍摄之前,《黑带》杂志的出版商水户上原曾提醒他,说李小龙跟大家讲,他是迈克·斯通、乔·刘易斯和查克·诺里斯赢得比赛的原因之一。迈克·斯通简直不敢相信:“在遇到李小龙之前,我就已经是冠军了。”

李小龙和迈克·斯通在加州爱德怀山庄(Idyllwild)拍摄时,两人住在一起。一天晚上,当他们正要入睡时,迈克·斯通提起了水户上原之前跟他讲过的话。

“小龙,我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这让我有些不安,”迈克·斯通开始说,“我只想说,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我还是得说。”[578]

“你想说什么?”李小龙问道。

“有一天吃午饭时,水户上原把我拉到一边,说你告诉人们,查克·诺里斯、乔·刘易斯和我,我们三人能够赢得空手道冠军赛的冠军,是因为我们在跟你训练。现在我认为你这么说不够准确,因为我们认识你之前,就已经拿到冠军的头衔了。”

李小龙大吃一惊,开始为自己辩护:“你真这么看吗?迈克,你相信这种说法?”

“我不相信,但我听到了,所以我想直接向你求证一下。”

“迈克,你真的相信这种说法吗?”李小龙很生气,又问了一句。

“不,小龙,我不相信你会这么说,”迈克·斯通试图平息事态,让这件事过去,“这可能只是一场误会。”

“但你真的相信这种说法吗?”李小龙再次重复一遍,不愿就此罢休。

迈克·斯通和李小龙继续一起参与电影的拍摄,但这场争论使得他们的友谊迅速降温。李小龙不再和迈克·斯通一起训练,且再也没有雇佣他拍摄过任何一部电影。在李小龙看来,他曾给迈克·斯通上过无数次免费的私教课,但迈克·斯通似乎并不领情。李小龙从来没有告诉人们是他让迈克·斯通、查克·诺里斯和乔·刘易斯成为冠军的,他说的是他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冠军。迈克·斯通“真的不相信”的态度让李小龙很生气。

回到洛杉矶后,李小龙找水户上原倾诉自己的感受:“这帮家伙,仅仅因为他们被叫作‘冠军’,就拒绝公开承认是我的学生。他们想跟我学习,但又想让别人觉得他们和我是平等的,几乎和我平起平坐。他们想让我说他们在和我‘一起训练’。但对我而言,训练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也能对我有所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是单方面的给予。我是在教他们,并不是在一起训练。”[579]

与迈克·斯通不同的是,乔·刘易斯从来没有因为李小龙的指导或尊称其为“老师”而有过任何的质疑。他和李小龙的友谊结束另有隐情。

乔·刘易斯的妻子是位美容师。1969年12月1日,她去李小龙家里给他挑染头发。她回家后跟自己的丈夫讲,李小龙调戏她。乔·刘易斯气愤不已,立即开车去李小龙家准备讨个说法。他走到李小龙家的后门,重重地敲门,李小龙把门打开,乔·刘易斯指责他说:“我妻子说你调戏她。”[580]

李小龙看了乔·刘易斯一眼,转头对他的妻子喊道:“琳达,来我这儿。我想你听一下。”

看到李小龙招呼琳达过来,乔·刘易斯立刻意识到他的妻子在骗他,他上当了。“她非常妒忌我和所有男性朋友的关系。她曾有计划地、秘密地着手破坏我跟所有朋友之间的交往。”乔·刘易斯回忆道,“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我妻子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就有过先例,我立刻意识到她又一次欺骗了我,我感到被利用了,被人当枪使了,我被出卖了。我觉得根本没有办法来补偿李小龙。”乔·刘易斯羞愧地低下头,转身离开了。当他回到家时,他的妻子说李小龙在撒谎,但他并不相信妻子的说法。不久之后,他们短暂的婚姻就结束了。

李小龙在他的记事簿上写道:“乔·刘易斯谈到了他的妻子。友谊结束!”当李小龙后来决定为1972年开拍的《猛龙过江》聘请一位美国空手道冠军来出演时,他果断地选择了查克·诺里斯,因为他是李小龙唯一一个仍然喜欢的人。那部电影开启了诺里斯的演艺道路,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迈克·斯通和乔·刘易斯都曾尝试过进入影视业,但未能取得成功。[581]

在《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热播以及电视黄金时代到来之前,电视剧被认为是一片广阔的荒芜之地。[582]虽然现代明星可以自如地在电视和电影之间来回游走,感觉仅仅是换了个播出平台一样,但过去的电影演员无戏可拍时,宁愿失业在家也不会去接拍电视剧,而电视剧演员想要打入电影市场的机会更是几乎为零。1959年至1965年播出的电视长片《皮鞭》(Rawhide)让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成为电视史上最著名的演员,然而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先去意大利拍了几部意大利式的西部片(《荒野三镖客》),才能向好莱坞证明他可以成为一位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明星。

即便李小龙变成一位白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想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票房价值的明星的梦想也依旧不可能实现。此前,他仅在一部收视率奇差的电视剧中饰演过主角的助手,而且这部电视剧只播出了一季便再无开拍的消息。在那之后的两年里,他的演艺事业停滞不前。唯一能给他带来希望的就只有他那些好莱坞的名人弟子。他所教的每一堂课都像是在业内最有地位的大佬面前进行一次有偿的试镜。他迫切需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完全看好他,甚至会为了他去给电影制片方施加压力,提供一个电影角色让他来演。

最后对李小龙施以援手的是斯特林·西利芬特。他刚刚凭借1967年上映的《炎热的夜晚》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现在正受雇改编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硬汉风格小说《小妹妹》(The Little Sister)。片名改为《丑闻喋血》(Marlowe),由詹姆斯·加纳(James Garner)出演侦探菲利普·马洛(Philip Marlowe)。他曾在1946年上映的《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中饰演侦探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为了能让李小龙出演这部电影,斯特林·西利芬特虚构了一个名叫温斯洛·黄(Winslow Wong)的角色,是片中一个暴徒的亲信。“拍摄《丑闻喋血》时,其中有个场景是需要有人走进办公室去威胁菲利普·马洛。之前,这类演员通常会以尖嘴猴腮、瘦瘦高高或者一身黑西装、脑满肠肥的样子出现,这类人我看得太多了,以至于只要看到他们走进房间,我就会忍不住大笑起来。”斯特林·西利芬特回忆道,“那么,我就想,‘我们可以派一位世界上最棒的武术家来,让他去把马洛的办公室给拆了。’”[583]

这是李小龙第一次在好莱坞电影中进行客串,也是他过去两年间一直努力争取所得到的最大突破。

1968年8月21日,李小龙的戏份开拍,共有两处较为短暂的露面。在第一场时长达三分钟的戏中,温斯洛·黄身穿棕色西装及高领毛衣,大摇大摆地走进菲利普·马洛的办公室,他的黑帮老大派他去阻止菲利普·马洛对一起勒索案展开调查。为了引起侦探马洛的重视,他先是一脚把墙踢出一个破洞,然后转身用空手道手刀把衣帽架劈断。马洛立即拔出枪,对准了他。温斯洛·黄不屑一顾地说了一句:“你不需要那么干。”他悠闲地走到马洛的办公桌前,掏出500美元放到了桌上。

“为此你就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把天花板踢掉?”马洛调侃道。

温斯洛·黄警告马洛,要他做出让步:“你不需要去找任何人,你也找不到人,你没有时间为他人的事情奔走,你什么都没听到,也什么都没看到。”

“如果再次遇到的话,我该怎么做呢?”马洛问道。

“什么都不做,在适当的时间内什么都不做,我会再回来的,把另外五个这样的东西[584]并排放在你的办公桌上。”

“那么,我这么做是为了谁呢?”

“为了我,温斯洛·黄。”

“我喜欢谈吐不凡的男人。”马洛回答说。

斯特林·西利芬特想给他的师父多一些生动的对白,以展示他的表演天赋。可几乎适得其反。因为在两人对话时,李小龙表现得紧张且僵硬,有些台词过于刻板,还有一些发音错误。[585]饰演奥法梅·奎斯特(Orfamay Quest)的演员莎朗·法雷尔(Sharon Farrell)还记得李小龙在拍摄这一幕时自我纠结的表现:“李小龙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很好,但当他面对镜头时,他就有问题了,他太刻意了。”[586]

无论台词对话进行得多么困难,李小龙都必须让自己活动起来,毕竟把马洛的办公室拆掉才是他被聘用的主要原因。所以,当马洛拒绝接受温斯洛·黄的贿赂后,他立刻展开行动:先是砸碎了一个书架,打烂了一扇门,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他跳起一脚踢掉了悬挂在两米多高的天花板上的吊顶灯。“因为李小龙有足够的身体能力通过长镜头的形式来完成整套破坏动作,所以我不想打断他。”斯特林·西利芬特说,“导演保罗·博加特(Paul Bogart)对此表示认同。当然,我认为这场戏是美国电影中最重要的动作场面之一。”[587]

李小龙事后跟一位朋友讲:“把灯踢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是整部电影中最难的特技。我必须跳得很高才行,而且不能借助任何道具——只有一个很小的空间,能够让我助跑两步。看上去很不可思议,对吧?噢,玻璃不是真的。那是典型的好莱坞噱头,是的,那是用糖做的。”[588]

在李小龙的第二场戏,也是最后一场戏中,温斯洛·黄在一栋高层建筑上与马洛碰面,并邀请他来到狂风肆虐的露台上。这一次,温斯洛·黄身穿白色西装,脚底是一双古巴式高跟鞋。两人没谈拢,温斯洛·黄开始踢击马洛,马洛一边后退一边嘲笑他是一只纸老虎。最后,马洛被逼退至可以俯瞰城市的栏杆处,继续嘲讽道:“你的脚太轻了,温斯洛,你是不是有点儿同性恋啊?”李小龙被激怒了,摄影师迅速给他一个脸部特写。紧接着,他对着马洛踢出一记腾空侧踢,但被一直在引诱他往露台外沿移动的马洛在最后一刻闪开了。由于攻击的惯性,温斯洛·黄随着飞踢掉下楼去,摔死了。[589]“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噱头,”李小龙跟朋友们讲,“我跳下去的那处外墙其实只有一米高。”[590]

《丑闻喋血》是李小龙第一次有机会在银幕上出演反派。他希望他所展示的华丽动作能够说服制作公司把他塑造成一位英雄。

如果说李小龙所面临的挑战是要为自己开创一个在好莱坞从未出现过的角色(亚洲功夫英雄),那么莎朗·法雷尔所面临的就是更为普遍的问题:供大于求。每年,有数以千计的选美小姐从穷乡僻壤搭乘公交来到这里,希望能够在好莱坞大红大紫。莎朗·法雷尔就是其中的典型。她来自爱荷华州的锡达拉皮兹(Cedar Rapids)。在20世纪60年代,她用了10年的时间从电视剧中的小演员做起,逐渐开始能接到一些电影中的主要角色。比如1961年播出的《赤裸都市》(Naked City)中的“女演员”以及1965年上映的《比弗利山的乡巴佬》(The Beverly Hillbillies)中的凯蒂·德瓦恩(Kitty Devine)。这次她在《丑闻喋血》中饰演一位配角,虽然不是女主角,但她所饰演的角色奥法梅·奎斯特是雷蒙德·钱德勒在小说题目中所指的那位“小妹妹”,她是雇佣菲利普·马洛去寻找她的哥哥,并因此推动整个惊悚剧情的人。这可比李小龙饰演的角色重要得多。

当她第一次见到李小龙时,根本不知道他是谁。[591]莎朗·法雷尔试完戏服后,准备去米高梅停车场取自己的车。这时她注意到李小龙在距离她六七米远的地方欢快地走着。“他看到我后,停了下来,一开始有点儿吓人,然后他开始露出孩子一样的笑容,继而大笑着向我走过来。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莎朗·法雷尔回忆道,“他好像认出我是谁了。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也回之以微笑。场面有些好笑,但也很让人高兴。”

李小龙走过来后,莎朗·法雷尔立刻被他的魅力迷住了。此时的莎朗·法雷尔正在寻求一些小乐趣以缓解自己糟糕的婚姻生活。“我很痛苦。”莎朗·法雷尔说。她嫁给了她的经纪人罗恩·德布拉西奥(Ron DeBlasio),觉得这会对她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在他们结婚宣誓之后她才发现,她的丈夫想让她成为一名传统的妻子。

李小龙提议开车送她去停车场取车,她同意了。然而,李小龙开车绕着街区打转儿,用恶作剧的方式拒绝在她的车前停车。

“你打算去哪儿呢?”李小龙问。

“我想去买些东西。”

“我们一起去吧。”李小龙说道。

李小龙当时穿着黑色爵士弹力裤——大腿处收紧,脚踝处呈喇叭形展开。莎朗·法雷尔跟李小龙讲,她很喜欢这种裤子。“好吧,去陪你买一些。”李小龙说。他们开车去了卡培娇(Capezio),[592]她一次性买了好几条。然后,他们开车回到了莎朗·法雷尔位于哈珀大道(Harper Avenue)的一居室小公寓内,就在日落大道(Sunset Strip)下面,那是她婚前一直住的地方。

李小龙随手翻看她收藏的唱片,试图寻找恰恰音乐:“我是香港恰恰舞冠军,我可以跳给你看。”

“我也会跳恰恰。”莎朗·法雷尔微笑着回应道。

于是,两人在房间内翩翩起舞,直到莎朗·法雷尔被椅子绊倒,把脚扭伤了。

“我给你简单固定一下,好好揉揉。”李小龙说。

说着,李小龙把她抱了起来,放到了床上。就在李小龙给她揉腿时,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他是我见过的第一个身材非常完美的男人。他的腹肌轮廓分明,就跟雕刻的一样,”莎朗·法雷尔回忆道,“小龙是我遇到的最难以置信的情侣。他对女人的身体太了解了。”

第二天她醒来时,发现李小龙正在做早餐饮品:在生鸡蛋中加入了一些盐和伍斯特沙司(Worcestershire sauce),搅拌而成。莎朗·法雷尔想知道昨晚都发生了什么,她想喝杯咖啡清醒一下,但李小龙却开心地吹着口哨走开了。

“你的维生素放哪儿了?”李小龙问道。当她直言自己并没有服用维生素的习惯时,李小龙建议她应该定期服用所有适用于她的维生素和补品。在说服她喝下鸡蛋混合饮品后,他们开车去了日落大道上一家很受欢迎的健康食品店进行采购。李小龙在她的购物车里塞满了各种维生素,并逐一解释所包含的元素以及莎朗为什么需要服用它们的确切原因。

在拍摄《丑闻喋血》的过程中,莎朗·法雷尔和李小龙始终继续着他们的婚外情。“当我们的戏份临近杀青时,我们正处于如胶似漆的阶段,”莎朗·法雷尔回忆道,“他会说,‘我过来了’,下一刻,他就会出现在我面前,然后把我拖进卧室。”

当他们不在床上时,莎朗会试着给他画素描。“但他根本坐不住,总是不停地锻炼,就像摇摆虫一样。这让我很生气。我会跳起来,去追打他。他实在是太有趣了。”唯一让她厌烦的是李小龙跟她大谈哲学。“当他屡次说要像水一样流动时,我完全听不懂。他会坐下来谈论一些关于哲学的问题,有时我会走神,完全听不进去。”

然而,两人的热恋期未能持续太久。李小龙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但莎朗的婚姻却并不幸福。李小龙并不打算离开他的妻子,可是最终莎朗却离婚了。一天晚上,当他深情地谈论起他的家人时,莎朗哭了。

“你怎么了?”李小龙把她搂到怀里,问道。

“我知道你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位恬静可爱的妻子,我们不应该这么做,但我想再多享受一会儿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莎朗为自己痴迷于这段感情而感到羞愧,“我不期待任何承诺,我今天也不想做任何的‘忏悔’。我知道我们注定会分开。”

《丑闻喋血》九月杀青之后,他们同意不再见面,但这是一个很难信守的承诺。他们试着通过集中精力去工作来转移对彼此的思念。莎朗·法雷尔在为即将开拍的一部电影中的主要角色进行多次试镜,而李小龙则忙着教他那些名人弟子。“我非常想他,但我正努力去做我该做的事,我没有打电话给他,也没有去见他。”莎朗·法雷尔回忆道。

1968年9月19日,史蒂夫·麦奎因邀请李小龙来观看电影《警网铁金刚》(Bullitt)的提前放映,这部电影巩固了史蒂夫·麦奎因身为酷王(The King of Cool)的地位。一周后,史蒂夫·麦奎因飞往密西西比州卡洛尔顿小镇拍摄外景,该小镇仅有250余人居住。他将在电影《流氓好汉》(The Reivers)中出演布恩·霍根贝克(Boon Hogganbeck),该片是根据威廉·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获得普利策奖的小说改编而成,喜剧题材。

在打了几个电话将行程安排好之后,10月12日,李小龙以史蒂夫·麦奎因私人教练的身份跟随他来到了密西西比州,史蒂夫·麦奎因需要在10月18日《警网铁金刚》的首映礼上以最佳状态与观众见面,在这方面,李小龙会帮到他。而李小龙同意随同前往有他自己不为人知的原因——莎朗·法雷尔。此前,她一直在为这部戏的女主角试镜,并最终拿到这一角色,她将在这部戏中出演史蒂夫·麦奎因爱恋的对象——科瑞(Corrie)——一个内心纯洁善良的妓女。

当李小龙发现莎朗·法雷尔在她的房车旁边时,立刻悄悄溜到她身后,用手捂住她的嘴,询问道:“你为什么不回我的电话?你真的以为我找不到你吗?”说着,把她拖进化妆间,没有人留意到他们在里面的举动。

莎朗·法雷尔坦言,她已经和史蒂夫·麦奎因好上了:“我只是利用他来忘掉你,我们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小龙,我很抱歉。”

“我明白了,”李小龙叹了口气,苦笑道,“他是一位真正的明星。我明白,但我日后也会成名的。你不能等等我吗?”

“这和等你以及你是不是明星没有任何关系,”莎朗抗议道,“也不是因为他是明星,你在训练他,你是位小角色,我也是小角色啊。”

“算了吧,莎朗,这可是一部大制作的电影,《流氓好汉》啊,”李小龙怒吼道,“你现在是大明星了!”

莎朗·法雷尔有些退缩:“虽然我在这部戏中饰演史蒂夫的爱人,但他那辆座驾温顿飞车(the Winton Flyer)才是最重要的配角[593]——就连小男孩米奇(Mitch)和鲁佩特·克罗斯(Rupert Crosse)的戏份都比我多。”

李小龙一言不发,只是怒气冲冲地盯着她。

“你和史蒂夫的关系怎么样?如果今天被他发现了怎么办?他可能会把你列入好莱坞的黑名单。”莎朗·法雷尔恳求道,“小龙,我现在一团糟。回家找你的妻子去吧。不过,先吻我一下,抱抱我再走。”

李小龙转身离开了莎朗·法雷尔的房车。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一直在极力回避她。莎朗·法雷尔再也没有见过他。她所做出的决定让她很痛苦。“我差点儿就和小龙私奔了,如果他再坚持一下,我恐怕会和他一起走出化妆间,再也不回头了。”莎朗·法雷尔回忆道,“小龙让我空欢喜了一场。他让我为其神魂颠倒,但他已经结婚了,不可能专宠我一人。史蒂夫非常成功——他是我的护花使者,是他帮助我从小龙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我对史蒂夫情有独钟,但小龙才是我一生的挚爱。”[594]

每段婚姻都是独一无二的,处理婚外情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李小龙采取的办法是假设性地当面提出这个问题。

“如果我和一个女人发生了婚外情,”李小龙曾对琳达说,“那可能只是情之所至。我决不会事先计划或决定要去找一个情人的。”[595]

“呃……”琳达大吃一惊,仓促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如果这种事真的发生了,”李小龙马上补充道,“或是如果你发现了这种事,我想让你知道,那完全不重要,只是逢场作戏罢了。对我来说,你和孩子们才是最重要的。婚后不忠的行为对婚姻不会有真正的影响。对另一位女性产生的短暂迷恋,不会对婚姻构成任何威胁。”

“哦,是吗?”琳达反问道,她有些不安。

“是男人都会那样。”

“嗯……”琳达停顿了一下,然后坚定地强调了自己的底线,“如果你为了别的女人离开我,我不会可怜巴巴地等你回来。我会马上消失——就像闪电一样。”

“你真的会那么做吗?”李小龙有些不知所措地问道。

“你说对了,我会的。”她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李小龙知道她是认真的。

李小龙那些好莱坞的朋友们没有一个对婚姻是忠贞不贰的。在摇摆的六十年代(Swinging Sixties),自由恋爱的风气达到高潮,一如后来播出的美国年代剧《广告狂人》(Mad Men)中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对待感情都有着双重标准。斯特林·西利芬特结过四次婚,史蒂夫·麦奎因的妻子尼尔·亚当斯(Neile Adams)知道他有很多婚外情:“我跟他说过,只要你不到处炫耀,我就可以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596]罗曼·布兰斯基的第二任妻子、女演员莎朗·塔特曾向她的一位女性朋友透露,他们夫妇二人“达成了一个默契。罗曼对我撒谎,我假装相信他。”[597]甚至连忠诚的基督教信徒查克·诺里斯也有一个私生子,他在回忆录的第21章 “因过得福”(A Sin That Became a Blessing)中承认了这一点。[598]当李小龙在回答一位记者关于影视界人士频频出轨的提问时,他半开玩笑地进行了回应,并且很明显,他当时心里想到的是自己那些好莱坞的朋友:“让我这么说吧,说实话,我并没有像他们中的某些人那么坏,但我也绝对不是说我是位圣人。”[599]

令斯特林·西利芬特和李小龙大失所望的是,《丑闻喋血》并未能让李小龙成功踢开电影的大门。该片于1969年10月31日上映,票房惨淡,且饱受影评人的抨击。《综艺》杂志写道:“《丑闻喋血》是一部拖沓乏味、不知所云的伪侦探作品,詹姆斯·加纳永远拿不准到底是该以喜剧的方式来演,还是以硬汉的方式来演。”[600]著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Roger Ebert)对本片唯一的赞许之处只是李小龙出现的两个场景,尽管他并不认为这两个场景有多么重要,甚至都不记得他的名字,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哪里人:“大约从日本空手道高手毁掉他办公室的那一刻开始(这是非常有趣的一场戏),我们意识到马洛也失去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马洛只是在表面上变得有趣了;观看打戏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尤其是当空手道高手从屋顶掉下去时。”[601]

尽管《丑闻喋血》在美国的票房一败涂地,但李小龙在香港成名三年之后,米高梅电影公司决定在亚洲发行上映。“他们会给我开出最高的薪酬,”李小龙跟一名记者吹嘘道,“我真的不知道当我回好莱坞时该怎么跟加纳解释这一点。”[602]

他从来没有机会当面取笑詹姆斯·加纳,但他确实曾试图与莎朗·法雷尔重修旧好。1973年,他们在比弗利山的一家医生办公室内意外相逢。李·马文(Lee Marvin)当时也在候诊室。“他把电话号码给我了,”莎朗·法雷尔回忆道,“李·马文见小龙上来抓住我亲吻我时,连忙把目光移开了。”李小龙终于如愿成了大明星,一如他当初向莎朗·法雷尔承诺的那样,但莎朗把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弄丢了:“我以为我把它放进钱包了,但后来怎么找也没找到,一定是不经意间掉在地上了。”[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