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戏剧舞台上那个作为花面奸臣的曹操,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不少人却还不甚了然,或往往将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与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混为一谈。有鉴于此,我早想为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写一部传记,但考虑到工程的艰巨和出版的艰难,迟迟未敢动笔。我得感谢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张弦生先生,因了他的提议和鼓励,我终于将这一选题纳入了笔耕的日程,经过几番拼搏,终于如愿以偿,将这一本小书呈现到了读者面前。

我的打算是要写一部全面而详尽地描述曹操一生的著作。不仅要描述曹操一生丰富多采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文学活动,还要描述曹操复杂而鲜明的思想、性格和作风,描述曹操的家庭和日常生活。同时,全书还要以曹操的生平事迹为主线,融入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景式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那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此外,还要对千余年来的曹操评论作一鸟瞰式的回顾,大体交待一下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显然,我为自己所悬垂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我不想简单地重复前人和他人已经在这方面做过的工作,而是力图有所超越,显示出新的特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初衷,这是有待读者诸君去加以比较和评判的。我想说的是,我对自己所达到的水平并不满意,除了主观上的原因外,客观上由于曹操其人的经历、思想和性格太复杂,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更是头绪纷繁,不易把握。单要理清线索,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要求对众多的材料做好排列组合、详略取舍,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笔下所描述的一切作出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又具有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的评价。在写法上大体以时间先后为序,同时各事件各专题独立成章,使纵横交错,条块结合,庶几或可达到线索条贯、眉目清楚的目的。有的历史事件采用了“互见”法,同一事件说明不同问题的,在分述不同问题时有时会同时加以提及,但力求详略处置各有不同。

更具难度的是材料的真实性问题。作为一部历史传记,所使用的材料一定要力求准确,这是自不待言的。我十分注意这个问题,但我并非曹操的同时代人,更不曾在曹操身边工作过,我所依据的只是有关的史籍记载,而这些史籍的作者绝大多数也并非曹操的同时代人,因此他们所记载的史实,有的也并不可靠,有的因系依据口耳相传的材料记录而成,还带有比较明显的传说色彩,有的则显属传说;还有的存在着片面性的毛病,显然其作者在存录史料时已根据个人的标准和好恶下过一番取舍的功夫;或由于作者获取材料的途径不同,或由于作者作过自己的判断,不同史籍在著录同一史料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有其说不一的情况,甚至还有彼此牴牾者。对有出入或疑点的记载,后人曾迭加考证,有的获得了共识,但有的仍然说法不一。因此,我只能尽量采用公认的或个人认为可信的史实,换句话说,本书所依据的史实绝大部分是没有问题的。某些传说或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颇能反映曹操其人的思想、性格和作风,也代表着前人对于曹操的看法,我也往往加以采用,但采用时注明属“传说”或使用“据说”字样,以表明不欺之意。

语言典奥的著作就连专家学者也未必爱读的,至少读起来是比较吃力的,而本书须面向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众多读者,因此我力求在学术著作通俗化方面做一些工作,能用白话的决不用文言,尽量不用比较冷僻深奥的专业学术用语,甚至尽量不用学术著作中比较常用的、较为凝炼但却较为费解的句式。其中最大的一项革新,是将史籍中用文言表述的人物语言或对话译成了白话(为了行文的畅达,有的只是意译,但决不悖离原意),这虽然比起直引原文来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我深信这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十分相宜的,而且可以使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在风格上得到统一,避免文白夹杂、突兀诘屈的毛病。曹操诗文为使读者一睹原貌,引用时则直录原文,但对其艰深之处适当作些串解,相信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文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刘文忠先生又拨冗为本书作序,谨致谢忱!长期来与我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王笏为我搜集资料、誊清稿件,做了大量工作,也是有必要在此附笔志之的。

张亚新

1993年7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