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关山难越

倒下的篝火将左近的草垛烧着了,火光冲天。

场面越是混乱,谢燕鸿越是开心。再去看时,长宁的身影又消失在人群中了。他心中稍定,不动声色地观察左右——斛律恒珈面色阴沉,有兵卒迅速拱卫在他身侧。

谢燕鸿一点点地试探着往后退,想要趁乱溜到人潮中去。

突然,手腕上一紧,原来是恒珈准确地扼住了他的手腕。他想要甩开,恒珈的力气却大,一把将他拽了回来,说道:“想要趁乱跑是吗?”

谢燕鸿正要否认,只见恒珈解下腰间悬着的号角,那是牛角制成的,通体黑亮,镶金嵌宝,漂亮极了。恒珈将号角凑到嘴边,深吸一口气吹响,雄浑的声音回荡在所有人的耳边,随即,便有狄兵从街巷中潮水般涌出,将骚乱的人群与牲畜围了起来。

谢燕鸿心中一沉,看向一脸得色的恒珈。

“很失望吧。”他说道。

怪不得那日宴席后,他没有再追问,怪不得今日大祭允许自己出府,原来他早有准备,要用谢燕鸿当饵,引出潜入朔州城的人。

谢燕鸿心里恨得咬牙切齿,但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没往人群中看。

就在骚乱逐渐平息之时,城南方向突然传来一声爆响,众人皆翘首南望,只见那头火光冲天,映红了刚刚暗下来的天。

这是恒珈没有料到的,这回轮到他咬牙切齿了。

“你是什么来头?为了救你,这么大的阵仗?”他恨恨地说道。

谢燕鸿也没明白,长宁怎么能凭一己之力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另一声爆响如惊雷似的平地而起,谢燕鸿趁机猛地将恒珈的手甩开。这一声响比方才的声音更大,震得瓦砾簌簌往下掉。

刚刚被篝火点着的草垛还没熄灭,风助火势,越烧越旺。

突然间,有冷箭从远处射来,“嗖”的一声,谢燕鸿身边的一名狄兵应声而倒。紧接着又是数箭,恒珈眼尖,指着不远处的房顶,用胡语喝道:“那里!”

谢燕鸿只瞥见房顶那里有着黑衣的人影一闪而过,来不及细看,趁着乱,他如同一尾入水的鱼,就地一滚,钻到堆满牲畜的祭桌下,又从另一边蹿出去,等恒珈指挥护卫朝那头发箭后再回头,谢燕鸿已经没有了踪影。

他阴沉着脸,发令道:“封城!”

瓮中捉鳖,难不成谢燕鸿还能爬着城墙翻出去?

谢燕鸿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即便从恒珈身边逃开了,他心里也没底,他不知道长宁在哪里,只能谨记着丹木转达给他的话——往南边跑。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只有赶往那头灭火的狄兵,谢燕鸿边跑边捡起落在地上的破布,把自己的头脸挡起来,躲开大路,只钻小巷。

一阵慌乱间,谢燕鸿被一把拉住,身后响起了长宁的声音:“往这边。”

谢燕鸿紧紧拉着他的手,两人什么话也来不及说,闷头往前跑。远远就能看见城门处乌央乌央都是狄人,火已经灭得差不多了,城门也紧闭着。

“怎么办?”谢燕鸿着急地问道。

长宁沉声说道:“从水关出。”

桑干河从朔州城流过,护城河便从桑干河引水,城墙上开水门,引护城河水而入,以铁水栅拦挡,水门两旁的水下有水关,条石砌筑,上下启闭,控制水流。这两处地方,如同城门,启闭的开关处都是需要严防死守的,而且启闭都需要时间,要从这儿出,谈何容易?

但长宁说得笃定,谢燕鸿向来是信任他的,也不再多问,两人毫不犹豫地跃入水中,顺着河道往水关处游。

在水中游动时,谢燕鸿不可避免地想起上一次泅水。那时开春雪化,雪水冰凉,如今已近春末,水不再冰凉刺骨,柔和地涤尽他身上的尘埃。

长宁带着他,游得飞快,水关就在前方,条石密密筑成,依稀可见。待到游近了,谢燕鸿才惊愕地发现,其中一块条石已经崩裂,崩口正好容一人挤过。顺着水流,长宁轻轻推了谢燕鸿一把,让他从崩口处游出。

游过崩口时,谢燕鸿摸了一把,崩裂处触手圆滑,应该不是最近崩裂的。

两人顺利地从水关通过,游出没有多远便浮出了水面,回首望去,漆黑的天幕下,朔州城内仍有火光,喧闹不止,没人料到,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出了城。

谢燕鸿病愈后,身子并未完全养好,此时扶着河岸,喘得厉害,有点儿扒不住岸了,一点点往水里滑,长宁从身后扶住他的腰,一把将他从水里托出去。谢燕鸿眼前伸出了一双秀气的手,拉住他,将他拽起来。

他抬头一看,惊叫出声:“是你!陆少微!”

陆少微说道:“回头再叙,赶紧先走吧。”

谢燕鸿这才发现,陆少微牵着的马是小乌。久别重逢,小乌激动得很,四蹄不住在地上踏来踏去,马头不住谢燕鸿脸上拱,糊了谢燕鸿一脸口水。他也开心极了,不住地拍小乌的脖子,翻身上马时,仍旧轻柔地抚弄马背上的鬃毛。

陆少微骑自己的马,长宁坐在谢燕鸿身后,两人共乘一骑,原本从水里出来,夜风一吹,谢燕鸿觉得凉,如今身子一挨,又暖起来了。

马上颠簸,但谢燕鸿已经筋疲力尽了,靠在长宁怀里,上下眼皮打架,昏昏欲睡,没一会儿,竟真的睡过去了。这是他与长宁分别以来,睡得最实的一觉,没做梦,醒来时觉得自己睡了一夜似的。

谢燕鸿一睁眼就见到了夜色中的洪涛山,山势起伏,有如浪涛。陆少微在前头带路,领着他们俩沿山脚走。陆少微在前头勒住马,放缓了速度,两匹马挨得极尽,一块儿进入了一处茂密的树林。

陆少微驱使着马儿,走得小心翼翼,左拐右拐,时不时还往回倒一段,谢燕鸿看出来了,此处树丛密密麻麻,树干粗壮,树枝遒劲,夜里更是难以视物,稍加改造便是天然的阵法,内有乾坤,可挡外敌。

走了约莫半时辰,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满天星斗之下,平坦的原野上,有一处寨子,灯火通明。

陆少微说:“到了。”

他吹了尖利响亮的一声哨,没一会儿,寨门便缓缓旋开,谢燕鸿紧随他身后入内,边走边好奇地左右看,只见此寨外头有栅门有望楼,望楼上还有箭垛,箭垛后都有人,拉弓引箭,防备森严。

谢燕鸿眼尖,一眼就看出了这不是简单的山野村寨,是用治军的法子弄起来的。

才进门,就有人迎上来,陆少微便翻身下马,急匆匆地问道:“回来了吗?”

谢燕鸿小声问长宁:“谁?”

他话音刚落,便听到寨门外有急促的马蹄声,回头望去,只见几骑从远处疾驰而来,当先一人着黑衣,戴面具,挡去了大半面容,一入寨门便下马奔来,寨门旋即紧闭。

谢燕鸿看不见他的脸,但他的身形,谢燕鸿很熟悉,化了灰都认得。

“颜澄!”谢燕鸿失声喊道。

颜澄直直冲过来,两人抱了个满怀,差点头撞着头。谢燕鸿喉头发紧,什么都没说出来,狠狠地拍了两下颜澄的背,拍得他倒吸凉气。

“走!”颜澄揽着他的肩膀,激动地说道,“进屋说!”

谢燕鸿还是说不出话,只会点头,腿才跨出去,被长宁拎着衣裳后领往回拽,沉声说道:“先把衣裳换了。”

他这才想起来,衣裳是湿的,虽然一路上已经风干了八成。他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说道:“对,回头再说不迟。”

颜澄爽快地答应了,给他安排了住处。

寨子几经扩建,地方大得很,不缺地方住,颜澄也没想得那么周到,给谢燕鸿安排的是单独的房舍。当着大家的面,谢燕鸿也没好意思说什么,便径自去洗漱了。待到在大浴桶里热腾腾地泡了一会儿,换上干燥的衣服,整个人便像活过来似的,精神抖擞。

自有颜澄手下的人来将谢燕鸿引到前厅去。

谢燕鸿边走边好奇地看来看去,这寨子倒真的有令行禁止的兵营模样,但也还留着三分匪气。尤其是大厅最上首的一把大交椅,那上头铺了一张兽皮,看着像狼皮,狼首垂在地上,如同闭目酣睡。

颜澄已经在等着了,只是没坐在上头,就席地坐在门边一张矮几旁。几上放了酒壶和两个酒碗,颜澄已经径自喝了几盏了。

“来。”他说道。

谢燕鸿一撩袍角,也席地坐下,手倚着几案,仰头就将碗里的酒里一喝而尽。没想到那酒辛辣得很,呛得他喉咙着火一般,猛咳出来。

颜澄笑道:“慢点,这可不是咱们从前喝的软绵绵的千日春”

话甫出口,两人都突然沉默了,重逢的喜悦激动已经一点点淡去,回忆倒卷着袭来。“千日春”是京城酒楼的招牌,琼浆玉液,入口韵味绵长。凡有贩“千日春”的酒楼,皆高挂酒幡,入夜,便以竹竿高挂灯球照亮酒幡,灯球远近高低,恍若飞星。

谢燕鸿抬手指了指他的面具,说:“你怎么戴着这个?”

颜澄抬手将面具摘下,现出了脸颊上刺的字。谢燕鸿只不过一瞥,便飞快地移开目光,低头愣愣地望着空荡荡的酒碗。颜澄复又将面具戴上,沉默着倾倒酒壶,将两个酒碗重新满上。

这一回,谢燕鸿慢慢地饮,感受着这北地的烈酒,一路从喉头烧到肚肠里。

颜澄早就喝惯了,喝得比谢燕鸿快许多,静静地等他,一边等一边轻叩几案,哼起小调,也是老调旧词。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作者有话说:

因为昨天没更,所以明天会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