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情思昏昏

长宁问得没头没尾的,谢燕鸿愣愣地看着他,瞪大了眼,说道:“你、你说什么?”

“想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长宁答非所问。

谢燕鸿恍然大悟,想起来了。好久之前长宁就说自己有些想起来了,他们俩小时候的确当过一段时间的玩伴,但谢燕鸿那时候真的太小了,记忆也模糊不清。听到长宁说这个,他更加不困了。

“想起了多少?”谢燕鸿连忙问道,“你为什么那时候来我们家,还记得不?”

长宁很认真地回想了一下,答道:“这些不记得了,就记得你被追得满屋子跑,被揍完了光屁股上药。”

谢燕鸿猛地坐起来,涨红了脸,左右看看,瞪着他,小声骂道:“喂!能不能记点要紧的!”

长宁好像笑了笑,谢燕鸿不太确定,因为他极少笑,别说笑了,表情都欠奉。谢燕鸿疑惑地盯着他的脸,看他浓黑的眉,看他线条冷硬的嘴唇,回想他到底是不是笑了。

长宁仰躺着,手垫在脑后,看着晴朗的夜空,说道:“真的,你就躺在床上哭,耳朵上被扎红,流血了,像两粒豆子挂在耳朵上。”

谢燕鸿被他认真的形容逗笑了,自己都记不得的事,他这坏脑壳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那你呢,你那时候在干什么?”

长宁定定地看着嵌在夜幕上的朗朗星辰,说道:“什么也没干,想给糖给你,但没给,糖融了,很粘。”

说着,长宁把一只手从脑后抽出来,在谢燕鸿面前摊开,仿佛在回忆那融化的糖。

长宁的声音低沉,娓娓道来。在这离家千万里的朔州城外,天为盖地为庐,突然追溯一段童年往事。

谢燕鸿听得入神了,又问:“再后来呢?”

长宁看向他,答道:“后来我终于给了。”

谢燕鸿知道他说的“给”并不是童年时候的事,而是在离开京师北上的这一段路上,长宁给他吃过三次糖,那桂花糖的滋味他似乎现在还能在舌尖尝到。除了糖还有别的,有莽撞的牙齿,还有柔软潮湿的舌头,他们曾经唇齿相依。

谢燕鸿的心砰砰跳着,他瞪大眼,听不见风,感觉不到冷,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俯下一点身,望着长宁,将他颊边一绺头发轻轻拨开,问道:“那你现在还有吗?糖。”

这是明知故问,谁都知道没有。所以他没有等长宁回答,也不需要等他回答。

“你没有,我有呢。”

谢燕鸿从不知道,唇齿相依也能让人销魂。

孟子也说,知好色而慕少艾。他也曾经和颜澄、孙晔庭一块儿,偷偷看些不正经的诗句。什么“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什么“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他都读过。读的时候只觉得面红耳赤,等匆匆掩上书卷,又觉情思昏昏。

但深究到底,他好像又从未曾肖想过哪家淑媛,纵是出入桃花洞,也是去找玉脂,凑些新鲜热闹,玩儿点精致玩意儿,从无男欢女爱的绮思。他也不爱别人聊这些,孙晔庭胆小怯弱,自然不弄这些的。颜澄看着荒唐,但也从不在他们面前胡混。

他又怎么会知道,原来别人的舌头是软的热的湿的,碰碰舌头就要腰软腿软。

真的是比糖还要甜。

古人写自己误入桃花源。桃花源里自成天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感觉自己也误入了桃花源,风雨飘摇都暂且撇到一边去,有什么之后再说。

长宁出奇地笨拙,牙齿磕得谢燕鸿嘴唇都破了,刺痛刺痛的。但他又出奇地耽于其中,谢燕鸿与他短暂地分开,见他眯着眼,微张着唇,在昏暗光线下,瞳色变深,好像不见底的深潭。

谢燕鸿找回了一点神志,喘着粗气,撑着长宁没受伤的那边肩膀要坐起来。

长宁反应比他快,一把将他拽回来。谢燕鸿扑在他身上,两个人结结实实地撞在一起。谢燕鸿“哎”一声还没叫出口,长宁抱着他翻了个身,将他整个人包在怀里,脸埋在颈窝,深深地吸了口气。

“你、你干嘛”谢燕鸿紧张地小声说道。

长宁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摇了摇头,头发糊得谢燕鸿想要打喷嚏。谢燕鸿推着他的肩膀,让他松一松,但顾及着他有伤,不敢用力,只敢轻轻地推,边推边又问了一次。

“我不知道。”

长宁声音沙哑,好像有什么堵在嗓子眼似的,听得谢燕鸿耳朵发痒。

两人面对面贴的很紧,有些什么反应彼此都知道,谢燕鸿尤其窘得慌,但又不敢动,竖着耳朵,生怕有什么人听见、看见他们的动静。之前几次亲昵他还懵懂,这下子是真的回过味儿来了,这不就是在搞断袖嘛。

长宁比他还要不懂得多,只知道抱着不松,大手在谢燕鸿的后背揉捏,捏中了痒处,惹得谢燕鸿止不住地颤。

谢燕鸿急了,抽出手捏住他耳朵,在他耳边一句赶一句地问道:“你知道你在干嘛吗?你知道我们在干嘛吗?你见过别人这样干吗?”

长宁把脸埋在他颈侧,贴着他温热的皮肤:“没见过人,但我见过马。”

谢燕鸿听得一愣:“马?”

“到了春天,马就会发情。公马跟在母马后面,母马会翘起尾巴让公马去闻。然后公马会骑跨上去,过不久,马崽就出生了。”

长宁声音低沉沙哑,说得很认真,他越是认真,谢燕鸿越是臊得慌,恨不得跳起来大叫,让他别说了。谢燕鸿抬手捂住脸,难为情地说道:“人和马能一样吗?”

“不一样吗?”长宁小声问道。

谢燕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呜咽着叫了一声他的名字,感觉到他张嘴一口咬在他的耳垂上,让人又难受又舒服。

第二天早上,陆少微起来的时候,见他们俩人都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眼下发青,惊叫道:“昨晚做贼去了?”长宁面无表情,谢燕鸿连忙摆手要解释,陆少微又赶紧说道:“行了行了别说,我一点儿都不好奇。”

谢燕鸿一脸尴尬,陆少微狗咬屁股似的,急匆匆地跑开,压根儿不想听他讲。

等过了午,到了约定的时间,陆少微才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跑回来,拽了拽皱巴巴的衣服,朝谢燕鸿吩咐道:“你们俩就躲起来,一有什么不对头,赶紧给我搭把手知道不?”

谢燕鸿自然明白,拽着长宁躲在不远处,紧张得咬紧嘴唇。

左右无人的僻静处,陆少微站在那儿,百无聊赖地踢脚下的小石子儿。过不了一会儿,昨日那个面上刺字的小卒就从远处跑过来,鬼鬼祟祟地左右看。谢燕鸿紧紧盯着他,朝他身后张望,小声说道:“颜澄在哪儿呢?怎么没见到”

陆少微也问道:“人呢?”

那小卒紧张极了,不住地回头看,边看边说道:“他说不认识你,不肯过来,我带你过去找他吧。”

陆少微哪里是这么好骗的,后退一步,拼命朝谢燕鸿藏身处打眼色,嘴里还不住说着话:“你和他再形容一下我的长相,他肯定能记起来,你去让他来吧,我在这儿等着。”

知道陆少微有所察觉,那人一咬牙,猛地朝他扑过去。陆少微机警,防着他呢,敏捷地一矮身避开,背在身后的手上一直捏着一块石头,猛地朝那人的后脑勺砸去。他到底力气小,那人被他砸得一踉跄,没晕,正要回头回击,被冲过来的谢燕鸿与长宁制住。

谢燕鸿把不知哪里捡来的破布塞进他嘴里,长宁钳制着他,将他拖到离城门更加远的地方。

长宁横刀顶在那人的脖子上,将他死死顶在地面上,谢燕鸿将他嘴巴里的破布抽出来,根本不需要警告他安静,因为他根本喘不过气来,脸都紫了。一旦松一点,他就拼命求饶:“饶、饶命!”

谢燕鸿逼问道:“颜澄呢?你不是认识他吗!他人呢?”

“不、不认识”那人吓得猛打颤,哀求道,“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应该唬人”

谢燕鸿捏紧拳头,照着他脸来了两下,打得他晕头转向后,又继续问道:“快说!你都知道他脖子上有个胎记了,还说不认识,再不说你的命就保不住了!”

如此又逼问了几回,那人被揍得鼻青脸肿,连脸上的刺字都肿得看不清楚,谢燕鸿的拳头骨节处也打破了,他总算叫道:“我说我说!别打了!”

谢燕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冷声道:“别废话。”

“死了!”小卒哀哀叫道,“他死了!”

谢燕鸿又抬起拳头,咬牙切齿道:“你再说一句瞎话,我让你马上就没命。”

“真的真的!”小卒就差没哭出来了,“我、我有证据!真的!”

“拿出来。”谢燕鸿双眼通红,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小卒不敢造次了,从身上摸索了半天,摸出东西来,摊开手给谢燕鸿看。谢燕鸿一看,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那是一块一指长的田黄石印章,色泽温润如同凝脂,是颜澄有一年生辰,先帝御赐的,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勉励之意。

谢燕鸿接过来,印章上依照着石头的天然纹样,雕有流云晚霞,巧夺天工,章上篆着“子湛”二字,这是颜澄的字。这枚田黄石印章,价值千金,更是颜澄贴身的爱物。

作者有话说:

这都没什么,不会锁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