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吃糖

谢燕鸿往王家的门房那里递了拜帖,拜帖里头没有写自己的名讳,只写了日落后,城西会仙酒楼门前见,盖上了他娘亲的私印,见印便知。

递了拜帖,能做的只有等。

两人躲在酒楼大门正对着的一条隐蔽的小巷子里,长宁抱着手靠墙站着,谢燕鸿不错眼地盯着会仙酒楼,焦躁地来回踱步。既怕没人来,又担忧早上碰见的那个小道士去报官,心里七上八下的,肚子里像塞满了石头,沉甸甸地坠着。

眼见着太阳西沉,天色渐暗,酒楼前客来客往,络绎不绝,一点也没见到可疑之人。

谢燕鸿滴水未进,在冷风里一直等着,等到日沉月升,酒楼挂起灯笼,来往行人袖着手缩着脖子,匆匆归家。长宁不发一言,就静静地陪他一起等。

等来等去,直至酒楼又把灯笼撤下,街上渐渐空了,谢燕鸿才泄了一口气,没精打采道:“先回吧。”

长宁没说什么,谢燕鸿自个儿絮絮叨叨地安慰自己:“通判府的拜帖一定很多,一时没见到也是有的,明天日落后估计就来找了”

他说着说着,肚子响亮地“咕噜”了两声,他顿了顿,回头看向长宁,问道:“是吧?”

长宁波澜不惊,看不出是认真还是敷衍:“明天会来的。”

从前,谢燕鸿或多或少有埋怨过长宁,总是这样不喜不悲,深不见底,不知他在想什么。但此时,听了他的回答,谢燕鸿感觉到放心多了,好像长宁说了“明天会来”,明天就一定有人会来。

心中一轻,谢燕鸿飞快地瞥他一眼,生怕他看到似的,又收回目光。

两人在快要收摊的老头那儿,各买了两张烘得焦脆的饼,夹着流汁的酱牛肉,在路边狼吞咽地吃了,嘴里呵出阵阵白气,浑身都暖起来。

再回到大通铺间里,除了他们俩,里头已经睡满人了,打呼磨牙的声音此起彼伏。紧闭的窗扇门扇一点儿也不起作用,屋子里还是冷飕飕的,风不知道从哪里来,仅有的铺盖散发着霉味儿。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昨儿夜里挤着睡还能对付过去,今儿夜里就不行了。

谢燕鸿难受得不行,铺盖卷着也难受,不卷着冷,手脚发凉,冷风嗖嗖从衣领缝儿往里钻,乏得眼睛发酸却睡不着。睡不着心里便开始想事儿,他想着,若是明天还不能见到外祖父,他该怎么办?

长宁有家可回,把他送到魏州已算仁至义尽,一天天这样拖下去,银子也不够用,他又该怎么办?父母可还好?哥嫂呢?

仿佛知道谢燕鸿一直没睡,长宁转过来,将自己的那床薄被子抖开,盖在谢燕鸿的身上。这样一来,谢燕鸿不仅卷着自己的被子,身上还盖了一层,连同长宁靠过来的身体,一下子就暖起来了。谢燕鸿仿佛被裹在蚕茧里,轻轻地动了动,看向长宁。一片昏暗中,只见他闭紧双眼,仿佛睡得正熟。

“你睡着了吗?”谢燕鸿小声问道。

半晌,长宁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回答道:“嗯。”

谢燕鸿差点噗嗤一声笑出来。他把散发着霉味的被子往下扯了扯,挪动着往长宁那边靠了靠,又问道:“你什么时候离开魏州?”

又过了好一会儿,就在谢燕鸿以为他睡着的时候,他才说道:“等你见到外祖父。”

谢燕鸿闷闷地应道:“哦。”

他又问:“那你”

才起话头,长宁干脆抽出手来,盖在他脸上,意思很明白了,就是“闭嘴”。谢燕鸿发现长宁的手大得很,能把他整张脸盖住,干燥温热。被大手盖着,谢燕鸿安静地呆了一会儿,眨巴眨巴眼睛,眼睫像小扇子,扇在长宁的手指内侧。

长宁猛地将手拿走,睁开眼,看着谢燕鸿。

谢燕鸿眨眨眼,小声问道:“怎么了?”

“你睡不睡?”

谢燕鸿垂下眼,不好意思地说道:“你睡吧,我不动了我睡不着”

长宁低低地叹了口气,从被子中抽出手来,从怀中窸窸窣窣地摸出什么。谢燕鸿一看,近在咫尺、捏在长宁指尖上的,竟又是一小颗桂花糖。

怎么还有?谢燕鸿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

谢燕鸿缩在被子里,将糖纸展开。糖本来是融了的,但因最近天气冷,又硬回去了,与米纸紧紧粘在一起,已经不成形状。谢燕鸿展开糖纸,用牙将糖粒从米纸上撕扯下来,用舌尖顶到腮帮子里。

“你还有的吧?”谢燕鸿小声问道。

长宁眼睛半合着,懒洋洋地应道:“没有了。”

谢燕鸿不信他,每一次都说没有,等到不知什么时候,又能随手摸出一粒来。谢燕鸿干脆伸手在长宁胸前的衣襟处翻找起来,看看他到底把糖藏在了哪里。

长宁见他在自己的胸膛上摸来摸去,一把扼住了他的手腕。

就在这个时候,通铺上,睡在长宁另一头的人响亮地打了个呼噜又戛然而止,骂骂咧咧地翻了个身。谢燕鸿吓得一动不动,任长宁扼住他的腕,他的手还贴在长宁的胸膛上,隔着衣衫,能感受到心“砰砰”跳动敲击掌心。

他们俩都没动,本就面对面睡得近,谢燕鸿感觉到长宁的鼻息一下一下拂过他的额发。他尝试着往回抽手,没抽动,桂花糖在他嘴巴里一点点融化,有些变味的甜在嘴里漫溢。

谢燕鸿抬起头,发现长宁也在看他。

“真的没有了吗?”谢燕鸿问道。

两人挨得极近,呼吸相闻,长宁闻到了谢燕鸿嘴巴里的甜味。他感觉到自己心头有些发痒,就像伤口结痂时的那种痒,又像抚摸初生的羊羔,绒毛拂过皮肤时那样。这样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让他觉得一阵心慌,仿佛走在黑夜里的悬崖边上,他感觉到脑袋有点疼——自从离开汴京后就没疼过了。

偏偏这个时候,谢燕鸿还在喋喋不休,声音轻轻:“都给我了啊?你不吃吗?”

长宁盯着他一张一合的两瓣嘴唇,觉得烦人得很。

谢燕鸿絮絮叨叨地小声嘟哝着,只因他自己也不自在得很,手腕被扼住的那一圈,似要燥热得着火了,抽又抽不回来,动也动不得。突然,长宁的脸向他靠近,他的嘴唇碰上了另外两瓣柔软干燥的唇。

这下长宁如愿了,谢燕鸿说不出话来了。

他瞪大着眼,见长宁半合着眼,看不清神情,他们俩鼻尖挨着鼻尖,像交颈而眠的水鸟。他牙关一松,只剩一点点的糖粒,滚到了湿润的舌面上,被长宁的舌尖勾走。谢燕鸿皱着眉哼了一声,伸出舌头抢回去。

他的掌心还贴在长宁的胸膛前,他忍不住抓皱了长宁的衣服,手腕被长宁捏疼了也不缩回去。

糖很快融了,只剩满嘴的甜,这下可好了,两个人都吃到了。

唇分时,谢燕鸿的嘴唇湿漉漉的,满面通红,呼哧呼哧地喘气,他紧闭着眼不敢睁,卷着被子,猛地翻过身去,面朝着斑驳掉灰的墙,听见身后的长宁也在喘着粗气。

谢燕鸿仿佛僵了似的,一动不敢动,睁开眼,死死盯着簌簌下落的墙灰,心仿佛已经不待在胸膛里,而是跳出来了,跳到了耳朵边,剧烈地撞击着耳朵。

忽然,他背后一凉,长宁起身了,出去了。

谢燕鸿整个人都松了下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但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等到长宁回来,他心里不安起来,翻身坐起来,穿好鞋,轻手轻脚地跟着出去了。

大通铺间的后头还有个逼仄的院子,有个简陋的马厩,他们的马就拴在这儿。

弯月高悬,散发着冷光,让初冬的夜里愈发的冷。谢燕鸿打了个冷颤,环顾左右。马儿见了他,打了个响鼻,跺了跺马蹄。谢燕鸿走过去,发现长宁居然挨着马,蹲坐在了马厩的角落里。

谢燕鸿吓了一跳,忙问道:“怎么了?”

长宁并不回答,谢燕鸿走过去蹲下来,才发现长宁脸色发白,皱着眉头。谢燕鸿心头一凛,手摸上了他的额头,问道:“头疼?”

长宁这个头疼的毛病,谢燕鸿见识过一次,但离开京城后,就再没有过,今日不知为何又犯了。见长宁还不回答,谢燕鸿有些急了,再问道:“疼得厉害吗?要不要去看大夫?”

这样的深夜里,哪里来的大夫?先不说他们的银子够不够,他们俩现在也不是能大摇大摆出去找大夫的身份。

长宁抬头看向急得团团转的谢燕鸿,说道:“没事,一会儿就好。”

这哪里像是没事的样子,谢燕鸿咬着嘴唇,发现自己竟真的什么也不能做。他挨着长宁坐下来,伸手揽过长宁宽阔的肩膀,将长宁的脑袋揽在自己怀中,搓热发凉的指尖,轻轻地揉长宁的太阳穴。

长宁枕着谢燕鸿的大腿根,脑袋一阵阵刺刺的疼。

谢燕鸿低着头,散碎的头发垂落下来,发梢扫过长宁的脸颊。他问:“好些了吗?”

长宁愣愣地看着他,抬手轻轻地捏了捏谢燕鸿的耳垂,说道:“我想起来一些了。”

“想起来一些什么?”

“一些小时候的事。”长宁回答道。

作者有话说:

7月1号入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