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贼船

来都来了,谢燕鸿不好走,也不敢走。他瞪了嬉皮笑脸的颜澄一眼,朝太子拱手一礼,便在下首坐下了,长宁忠心耿耿地扮演护卫随从的角色,抱着手立在他身后。

长宁很奇怪,他相貌不俗,高大挺拔,按理来说很扎眼,但他静立不动时,就好像一棵树一阵风一朵花,让人无端就忽略了他。谢燕鸿在心里嘀咕过,这怕不是一种功法,方便隐匿踪迹。

经过之前的事,颜澄心里是彻彻底底地讨厌起长宁来了,但那日他也一样亲眼见长宁射杀玄豹,心里有点怯了,只懒懒地扫了长宁一眼,不再多言。

玉脂坐在太子身旁,殷勤劝酒。

谢燕鸿与颜澄挨着坐,小声抱怨道:“我避之不及,你怎么还上赶着掺和。”

颜澄支着腿,坐得歪歪斜斜的,举起一盏酒,遮住嘴巴,朝太子那头看了看,小声和谢燕鸿咬起耳朵来:“那位开口,说要摆宴,把人都请过来,我还能说不?只别多嘴掺和就行了,退一万步讲,支持正统还有错了?”

说是这么说,谢燕鸿却总觉得不妥,只能按下不想。

太子在上头发话了:“你们两人说什么呢?”

颜澄笑道:“说点儿闲话罢了。”

“你们从小就要好。小时候咱们都是一块儿玩的,”太子温和地笑着道,“长大后倒是和孤生疏了。”

太子比他们年长,他们在御花园里挖泥巴的时候,太子已经在念书了,哪里有一起玩过。谢燕鸿与颜澄对视一眼,忙连声道“不敢”。太子好像一心要和他们套近乎,不住地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来。

“以前定远侯夫人与母后亲近,进宫来时总带着你。孤记得你小时候作女孩子打扮,玉雪可爱,颜澄小时候不懂事,还闹着要和你结娃娃亲”

是有这么回事,谢燕鸿小时候多病,一直到四岁上下才不再扮作女孩,他耳垂上还有耳洞。这样的笑谈,谢、颜两人早都被打趣惯了,并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太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孙晔庭也来了,就坐在谢燕鸿他们对面,只是没人给他递话,他就安静着。

谢燕鸿一是为了打断太子再忆当年,二是为了不冷落他,便朗声说道:“你桌前那碟红菱看着不错。”

孙晔庭还没说话,太子便道:“是不错,脆嫩多汁,你尝尝。”

太子话音刚落,便有机灵的乐妓将那碟红菱端过来,帮谢燕鸿剥起来。玉手嫩白,与红菱剥开后的颜色相仿,看着便叫人喜欢。只是孙晔庭不免尴尬,也不说话,朝谢燕鸿笑一笑便罢了。

也不知道太子为什么不待见孙晔庭,既不待见,为何又要请,谢燕鸿小声问了颜澄,颜澄只耸耸肩:“我怎么知道”

谢燕鸿用手肘杵了杵颜澄,颜澄会意,找了个话头,说起那日的马球赛:“小孙你进了几球哎哟,你踩我做什么”

谢燕鸿干笑两声,收回脚,孙晔庭尴尬一笑,不说话了。

“你哪壶不开提哪壶,小孙没进球”谢燕鸿小声骂道。

颜澄嘀咕道:“我又没看,哪里知道”

金银酒器随着潺潺的流水飘动,时不时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玉脂今日也是一身红裙,打扮得艳光四射,伸手一指,娇声说道:“那一盏是奴亲手酿的青梅酒,殿下可要尝尝?”

太子颔首,玉脂起身要去拿,太子却按住不让她起身,只朝孙晔庭道:“晔庭可愿替孤拿一盏来。”

孙晔庭自然不会回绝,起身去拿。那一盏酒徐徐顺水而流,并不好拿。按理说,应该是随侍在旁的丫头小厮去取,但在场的都没有笨人,见太子不待见孙晔庭,就都没有动手。水边湿滑,孙晔庭伸手去够,没够着,拿一盏酒又顺水而下了,他又要去追,窘迫得耳根都红了。

有乐妓嬉笑着伸手,撩起一点水花,溅湿孙晔庭的袍角。

谢燕鸿看着不像样,朝玉脂那儿看了一眼,玉脂接住了他的眼风,起身朝太子道:“还是奴去取吧,没的让小伯爷湿了衣裳。”

太子只不说话,玉脂干笑两声,又坐下了,微不可见地朝谢燕鸿摇摇头。

眼看着孙晔庭差点不小心一脚踏进水里,堂堂一个伯府少爷,居然在这样的场合让人看笑话。谢燕鸿忍不得了,要站起来说话,颜澄一把拽住他,朝他皱着眉摇头。

谢燕鸿又坐下了,看了看,又觉得实在忍不了。

从小到大,孙晔庭是最最安静的。一群勋爵子弟里,颜澄的娘是敬阳公主,御花园是他的后花园,谢燕鸿的爹谢韬是开国功臣,他娘是先皇后的闺中密友,一个个数下来,也就数孙晔庭家里最不显。一群人里,往往有那么一个人,像盛光下的影子,孙晔庭就是这个影子,他似乎也甘当这个影子,从不出头。

但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么被当众折辱的理由。

谢燕鸿甩开颜澄的手,一下站起来,但太子没留意他,太子被这时进来的另一个人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好热闹。”荣王说道。

没想到荣王会来,在座的都愣了,匆忙行礼。

荣王不请自来,守门的人不敢硬拦,跪着不住告罪,太子面色不虞,但他常年都是亲和温文的模样,这时候也能勉强扯出个笑来。

荣王说:“听小孙说,皇兄在此摆宴,来凑个热闹。”

话音刚落,孙晔庭就忍不住往后缩了缩,但太子如利箭一样的目光还是射向了他。

荣王又问孙晔庭为何立在水边,孙晔庭低着头,回答道:“替太子殿下取一盏青梅酒。”荣王习武,眼疾手快,弯下腰去,一下便在淙淙流水之中稳稳截住了那盏酒,交给小丫头,捧到太子殿下的案前。

太子却也不喝,一时之间,无人讲话,只听得见流水潺潺,好不尴尬。谢燕鸿与颜澄二人眼观鼻鼻观心,只要不是个傻子,就知道这会儿掺和不得。

荣王朗声笑道:“既然没有我的座,就也不叨扰皇兄了。小孙今天原本是要应我的约,却被皇兄叫走。皇兄这儿既已这样热闹,那小孙便与我回去对饮吧。”

他来得快,走得也快。

谢燕鸿皱着眉,看着孙晔庭跟着荣王走了。太子面上还持得住,但眼神却明显阴沉下来了。谢燕鸿这才回过味儿来,怪道之前孙晔庭能知道谢月鹭在御前得了夸奖,原来是因为他与荣王走得近,今日太子不待见他,应该也是因为这个。

勋爵功臣人家,怕遭圣人记恨,不敢站队,小辈来往起来就方便得多。但他们往后都是要承爵的,孙晔庭和荣王走得近,也就等于整个孙家绑在荣王身上了,这也是为什么谢韬拘着谢燕鸿,不许他出去瞎玩。

走了一个孙晔庭,太子说到底也不是十分在意,不过是争一口气。接下来的时间里,丝竹管弦接着演奏,冰水里浸过的时鲜瓜果流水般地上,谢燕鸿却食不知味。

颜澄向来粗疏,安慰道:“他们争他们的,咱们要好不就得了,过两日约小孙出来饮酒。”

谢燕鸿也懒得和他说,多饮了两盏酒,面上浮起潮红,想要回家了。太子却不放人,不住地和他们谈笑风生,像是在和荣王较劲似的,势要将他们两家拉上自己那条船。

谢燕鸿都把自己亲爹拉出来了,太子还不肯罢休:“侯爷也操心太过了,你都将近十七,若是寻常人家,都结亲了。”

颜澄被一个胡姬灌得七荤八素,满面潮红,拽着谢燕鸿,要他继续喝。谢燕鸿恨铁不成钢,在桌子底下狠狠踩了他一脚,踩得他大叫一声,逗得劝酒的胡姬咯咯地笑。

眼看着颜澄是靠不住了,谢燕鸿回头瞥了一眼不存在似的长宁。

就这一眼,却被太子留意到了。太子也正喝到兴头上,顺着谢燕鸿的目光看过去,扬声说道:“这就是那日射杀猛兽的壮士吗?”

也不知是哪个多嘴媚上的人多说了几句,让长宁在太子这儿挂了号。太子素来喜欢作出贤德样子来邀买人心,当下就要让人给长宁加一席。谢燕鸿生怕长宁当场给太子没脸,悄悄地伸手,拉住长宁的衣服下摆,轻轻扯一扯。

长宁看他一眼,在太子加的那一席上坐下了。

也不见礼,算是犯上了,只是大家都喝得脸酣耳热,没人计较,就这么放过去了。谢燕鸿松了口气,他看了一眼快要醉死过去的颜澄,无言以对,干脆挪了挪屁股,挨着长宁坐,附耳过去小声说道:“太子让你干什么,你就应付过去,千万不能甩脸子,知道不?”

长宁感觉到一股酒气伴着热气熏到脸上来,歪了歪头躲开。见状,谢燕鸿撇了撇嘴,嘀咕了一句“不识好人心”,侧过一点身子,不理他了。

官场上,最易拉近关系的,要么就是共同的利益,要么就是酒色。太子今日既在桃花洞摆宴,就没想着光喝酒。美艳的胡姬,柔婉的乐妓,簇拥着这些少年公子们,不住地劝酒。青春慕少艾,他们中大多数家里都是管得严的,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酒一个劲地灌下去,有好几个都失了分寸,说起荤话来。

太子早就娶妻生子,这上头也是颇有心得,借着酒意,越说越不像话,谢燕鸿皱着眉头,坐如针毡。太子指了一名衣衫单薄的胡姬见长宁年少英俊,捧一盏酒劝他喝,长宁依旧冷冷的,单手持盏,仰头喝个干净。

谢燕鸿一边应付着劝酒的乐妓,一边偷偷看他,心不在焉。难不成这个火烧不着、水泼不进的木头人好的竟是这一口?英雄难过美人关?

胡姬颜色好,麦色肌肤,绿眼睛水蛇腰,劝了一盏又一盏。谢燕鸿故意不出声,一是心里还多少赌着气,想看长宁会不会出丑,二是心里也好奇。

不知不觉的,谢燕鸿自己也喝了不少,这时候,又有乐妓,满斟一盏酒,捧到谢燕鸿面前。

那乐妓衣衫单薄,贴在谢燕鸿身上,隔着一层纱衫,能感觉到温热的皮肉,香风熏人欲醉。谢燕鸿有些头晕,想推开她,又觉得简直无处下手,那盏酒直接捧到他嘴边,酒气熏得谢燕鸿心砰砰地跳,他颇觉不妙,装作醉了,一抬手,打翻了酒。

乐妓一声惊叫,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谢燕鸿撑着桌案站起来,脚下发软,脑子里还算清醒,他说道:“不胜酒力,唐突殿下了。”

太子也有些眼神迷蒙了,看他一眼,挥挥手道:“扶下去换件衣裳。”

玉脂在他旁边,应了一声,要去扶谢燕鸿。谢燕鸿看了一眼还在喝的长宁,推了他一把,佯作颐指气使,说道:“你扶我去。”

长宁手上正好拿着酒盏,被他一推,酒盏也脱手了,洒了一身,这下好了,两人都是一身淋漓,酒气熏人。玉脂引着两人往屋里去,她看上去颇有些惴惴不安,一路走一路往他们两人身上瞧。

这不对劲。

走在前后无人的长廊里,谢燕鸿只觉得头晕,扶住廊柱,揉了揉太阳穴,一手扯住玉脂的轻纱披帛,问道:“这酒里掺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