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嘉顺公主

等送走了商有鉴,青岩回去的时候,天已黑了。

漱青从养心殿里出来,面上有些愁色,见他回来了,像松了一口气似的,上前便低声道:“万岁叫取虎胆丸来,这才一个月,已进了七八回了,偏大伴眼下还出宫去了,没人劝着万岁,这可如何是好?”

青岩笑了笑,道:“万岁都吩咐了,还能如何是好,你去取来就是了,左不过明日传个人去坤宁宫那边,请皇后娘娘来劝劝万岁便是了。”

他这话说得虽然轻巧,然而漱青和他心里却都知道,这些年来皇后早已对养心殿不如当初那么上心了,更何况如今皇后才刚病了一场,哪里还有工夫来操心潜华帝传了几个嫔妃,吃了什么丸药。

漱青叹了一声,道:“你说的也是,咱们做奴婢的,哪配置喙主子?”

商大伴都被撵出宫去了,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他要是还不识好歹,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说罢转身去取丹药了。

青岩目送着他离开,外头宫道上却过来了几个人,领头的是个蓝衣内侍,后面跟着几个小内侍,见了他便满面笑容的哈腰道:“哟,这不是谢爷爷么,您没在里头伺候?怎么在这候着呢?眼下要入冬了,入了夜风大,您可小心着凉。”

此人是内务司新选上来的提领,叫孔金斗的,为人很是圆滑,青岩也见过几次,因此笑了笑道:“可别乱叫,折了我的寿,我算你哪门子的爷爷?”

又解释道,“万岁有事差遣,因此在这候着,不打紧,什么事你亲自来了?”

孔金斗这才道:“前阵子,商爷爷不是自养心殿里打发出去几个不长眼的么?小的想着万岁身边,人手不好短了,故又选了几个伶俐的孩儿们上来,只是不知商爷爷他……”

青岩道:“师父年纪大了,万岁体恤,许他出宫修养两个月,这阵子养心殿的事我先领着,人交给我就是了。”

孔金斗闻言一愣,回过神来脸上立时笑得更灿烂了,连忙哈腰道:“原来如此,那这几个孩子,小的今日就交给您了,好叫您知道,以前为着好调|教,送上来的都是八|九岁的,今次因想着如今皇上身边正是缺人之际,却不好选些年纪太小的上来,恐误了事,小的便斗胆做主都挑的是十二三的,已经细细查过底里了,都是干净的,和各宫各处也没什么瓜葛,已粗粗教过一遍规矩了。”

青岩走下庭来,打量了那几个小内侍一圈,笑道:“你想的很周到,年纪大几岁也好,起码懂事些,只要底子干净,当差勤快,忠心为主,倒也不必非要从小教起。”

孔金斗有心和这位皇帝身边的新贵套近乎,听他肯定了自己,心内大喜,立马回了头,却换了副厉害神色,对那几个小内侍声色俱厉道:“你们能进养心殿,又有谢公公亲自提点着你们,也算是八辈子修来的造化了,还不给你们谢爷爷磕头告恩?”

几个小内侍都低埋着头,闻言纷纷撩了袍子乖顺的下跪磕头。

青岩知道这是宫中内侍们一贯的规矩,各宫提点教养小内侍的大太监,对他们而言如同亲父,有着绝对的权威,掌事的内官可以随便处置他们,犯了错,打发回内务司甚至掖庭,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即便上头主子知道了,也不会多过问。

当初漱雪漱石几人初入养心殿,也是一样齐齐给商有鉴磕了头的,因此虽然心里有些不自在,仍是没多说什么,沉默着受了。

孔内侍留下了几个小内侍离去了,青岩看着几人战战兢兢的样子,却想起了自己当年刚进应王府的时候,那年他能遇上心慈又真心为他好的徐都知,也算是一种幸运。

不自觉便放缓了些语气,道:“都叫什么名字?”

几个小内侍一一报了名字,倒都没得过赐名,大约是内务司想着方便皇帝以后一并赐名的,他点了头,道:“今日回去排了轮值的表,往后两个人每四个时辰一轮,先在外殿伺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来问我,等什么时候规矩都妥当、手脚也伶俐了,才能往皇上身边去,这是皇上身边一贯的规矩,不是我磋磨你们。”

几个小内侍道:“是。”

说着,漱青却是捧着一个红漆木匣子从库房回来了,见了这几个小内侍道:“是内务司新送来的么?”

也没太上心,便和青岩道:“药我取来了,这药性儿重,只怕万岁用了晚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多叫两个人守着。”

青岩点了头,他才进去了。

其实依规矩,妃嫔是不宜在养心殿里过夜的,因养心殿后便是御书房,此处该是皇帝日常休憩,处理朝政的地方,后妃不可久留,故而潜华帝早些年也不会把她们传到这里伺候,即便偶尔起兴,也有皇后劝诫。

但近几年皇帝威权日重,逐渐不喜旁人多嘴多舌,皇后也不好再多管,时至今日,留下妃嫔在此过夜,已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事了。

果然没多久殿内传来男女燕好的暧昧声,两个新来伺候的小内侍跟着青岩,听得都有些心思浮动的样子,青岩面上古井无波,心里却只是冷笑了一声。

谁知偏偏这时候,夜色里远处的宫道上亮起了宫灯,远远一行人走近,为首的却是漱雪,后头跟着的居然是齐皇后。

漱青骤然变了脸色,颤了颤嘴唇,低声道:“糟了,怎么娘娘来了。”

青岩也来不及回答他,两人已经小步顺着殿前石阶下去行了礼,漱青笑得有些牵强,道:“这么晚了,皇后娘娘怎么来了?”

齐皇后道:“前两日皇上赏的辽东山参,本宫用了,果然很有效果,今日精神好了许多,想着皇上这几个月也赐了许多好东西,本宫却都没有亲自谢恩,正好卧床闷了许久,也想透透气,便叫漱雪陪着一起来了,听说钟辰宫那边为着和亲的事,和皇上闹了一场,皇上可气着了?该保重圣体才好……”

正说着,却隐约听见了殿内的动静,齐皇后脸上本来挂着的笑容瞬间僵了僵,漱青道:“娘娘,万岁今日已经歇了,娘娘要不还是先回去……”

齐皇后却理也不理他,只抬头看了看皇帝寝殿中穿透窗纸摇曳的昏黄灯影,半晌才道:“谁在里头伺候?”

漱青硬着头皮道:“回娘娘的话,是……是……”

青岩替他答道:“回娘娘的话,是孙嫔和姜昭仪。”

齐皇后沉默了半晌,勾了勾唇角,道:“看来是本宫来的不是时候,还是不要搅了皇上的雅兴才好。”

漱雪扶着她的手,齐皇后转身便要走,倒是想起吩咐了一句,淡淡道:“不必说本宫来过。”

便离去了。

漱青看着皇后的仪辇离去的背影,长长叹了一声。

“唉,这都是什么事啊……”

第二日,却是大朝的日子。

卯时的时候,内侍们按例去请皇帝起身,却没叫起来,姜昭仪还在御帐里陪着潜华帝躺着,倒是孙嫔披了中衣挪了腿下来,一边系着领口的盘扣,一边低声训斥道:“你们不长眼睛么,皇上还没休息好,还不滚出去!”

两个小内侍喏喏不敢应答,面面相觑,这时青岩从外打了帘子进来,孙嫔见了他,倒是和缓了些神色,道:“谢公公,皇上昨夜累着了,还是晚些再叫吧?”

青岩笑道:“若是可以,奴婢们自然是盼着皇上好好歇息的,只是今日是大朝,奴婢们就算有八百个胆子,也不敢耽搁了,否则前朝的大臣们弹劾起来,咱们这些贱骨头的,可担不起的。”

孙嫔闻言,却是一怔,才想起今日是大朝,她虽是百越人,入宫这么几年,却也知道昭朝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当下也不敢再阻拦。

两个小内侍这才把潜华帝唤醒,皇帝倒是没发什么火,只是眼下两片乌青,看着十分疲惫。

等更了衣,便往昭文殿去了。

如今商有鉴出了宫去,皇帝身边领事太监成了青岩,按例是要跟着一道上朝的,这却是青岩第一次进昭文殿,看着百官列于大殿之内两侧,青岩心里一时五味陈杂——

这画面对于大多数内侍来说,本是一生也注定无缘得见的。

如今,他却终于看见了。

今日大朝事倒是不多,几个大臣请奏的事都是先前青岩在司礼监就看过折子的,如兵部请论功行赏西北有功之臣的奏章,还有闻楚在河南监修河工进展顺利的奏报。

潜华帝听了兵部请赏的奏章,倒是精神了些,沉吟了片刻,道:“其余有功将领的赏赐,兵部拟的都很好,朕准了,但有一样要改改。”

兵部尚书道:“请圣上示下。”

潜华帝道:“修平伯。”

傅恭一怔,自队列中出来,恭声道:“臣在。”

“傅恭河阳调兵,林州守城,劳苦功高,只赏你财帛难免薄了些,又替楚儿调兵,突袭六部王庭,也算是与他一道立下奇功,着……晋为修平侯。”

傅恭又惊又喜,一时险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跪下叩首道:“臣傅恭,谢圣上隆恩。”

青岩没去打量旁人,余光倒是瞥见齐皇后的那位兄长靖安侯,在武臣队伍里,脸色颇为难看。

朝会散了,回养心殿的路上,潜华帝却突然低声道:“朕晋了修平伯家的爵位,你说……漪儿会不会少怨朕一些?”

青岩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这是在跟自己说话,却是有些愣住了,不过转念想想,如今连商大伴都被撵出去了,他又还能跟谁说话呢。

这话是跟他说的,倒也不足为奇了。

他并没打算试着去理解潜华帝的想法,只是脸上仍然挂着恭谨讨好的浅笑,道:“圣上多虑了,三公主孝顺懂事,又对圣上一片孺慕之情,怎会怨您呢,公主一定是体量皇上的难处的。”

潜华帝沉默了片刻,道:“你回去司礼监,便吩咐下去,让礼部着手去拟三公主和亲的恩旨吧,封号……就定为嘉顺公主,一应陪嫁、婚仪规制……都以嫡公主的章程来办。”

青岩垂目道:“是,奴婢领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