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再开工又是忙忙碌碌,老板给每个人的工位上都放了开工红包,宋天暮打开一看只有一百块,他心想要是自己当老板了肯定不会这么抠门。
但是也不一定……不一定吧?
宋天暮也要带实习生了,是老乡,还是他学妹,机灵又努力,宋天暮带着她熟悉业务,很希望她能留下。
最后那个小姑娘果然留下了,部门聚餐的时候灌翻了一桌人,宋天暮胆汁差点吐出来。
他搞不懂怎么酒量好的人这么多。
开工之后没多久,涛哥找到他,夸了半天他去年的成绩,宋天暮嗯嗯啊啊地应付着,等着他的下文。
涛哥说上级想让宋天暮负责新的版块。
“新的版块?”
涛哥说了很多,比如说这个新的版块你来做肯定会给你很高的自由度,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出来成绩就是你的,等等等等。
宋天暮知道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要是真的对自己有益,涛哥就不会这么心虚,不会说这么多。
不过宋天暮没有废话,他最不喜欢和别人争论,不能改变的事,除了接受还有什么办法呢?
“多给我批几天假。”宋天暮提出了唯一的要求。
涛哥忙不迭答应下来。
于是整个部门都知道宋天暮明升暗降,上面让他去把半死不活的版块盘活,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是能力不行。
一起去的还有学妹。
宋天暮去新版块做了一个多月,新版块的日活明显上升,但是还达不到上面的要求,宋天暮压力很大,天天加班到很晚,加烦了就玩一会跑跑卡丁车,他最喜欢玩夺旗模式,有他在的队一般都会赢。
别的同事工作之后都胖了,只有宋天暮瘦了,因为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没食欲,他一看到老板那张脸就心情不好,老板天天来公司,他天天都没食欲。
事情终于在五月底有了转机,因为一次精心策划的炒作事件,版块流量迎来一波暴涨,他总算能松一口气,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后把自己没休的假休了,买了票去加州找池明知。
对池明知,他依然用了工作的借口。
池明知的家比几个月之前更乱了一点,看来他真的忙到一定程度。
依然是接吻,拥抱,上床,做完了,池明知和他谁也不想先下床,因为先下去的人要做饭,两个人一起靠在床头看日落,宋天暮心满意足地看完,穿衣服下床,弄了一锅面和池明知凑在一起吃。
“你要看鸟巢吗。”
“啊?”
宋天暮拿出手机给池明知看他拍的鸟巢。
池明知微微皱着眉头说:“真的很像……很像鸟巢。”
宋天暮因为这句话笑了很久,他还以为这么池明知一本正经的,要说出点什么意见呢。
带着借口匆忙地来,再带着借口匆忙地走,经历漫长的旅途,倒混乱的时差,宋天暮在机票上写了他们俩的名字,又画了个简笔鸟巢。
回北京之后没多久,陆凯扬约他周末聚餐,来的人除了陆凯扬、邢琳之外还有一个熟人,邢琳的闺蜜小雪。
那姑娘看上去还是一副乖乖女的样子,在日本读书,这次回来是因为身份证到期了要办新的。
她回日本之前特意来北京找邢琳玩,陆凯扬想着反正也是聚,人多热闹,就把宋天暮叫上了。
他们一起吃铜锅涮肉,邢琳和小雪闲聊着,宋天暮这才知道小雪是学油画的,读的学校叫多摩美术大学,是三宅一生和竹中直人的校友。
宋天暮下意识问:“你们学校好申吗?”
“哎?”小雪想了想,“说实话,不是很好申。”
这是比较委婉的说法,作为御三家之一的多摩美大申请难度自然不会低,不过那几年赴日留学人数不算太多,竞争还没那么激烈。
陆凯扬看看他,“弟,你问这个干嘛啊?”
宋天暮说:“帮朋友问的……不是艺术生也能申请吗?”
“可以的啊,这个没限制,但是可能会学的很难,毕竟很多美术生都不敢考。”小雪说:“不过也不一定,万事皆有可能嘛,因为录取什么的其实有一点看运气,可能你觉得自己准备的很好,但面试的时候莫名其妙就被pass了,也可能他们觉得你很适合学校所以就会让你留下来,被录取的话这边的老师和助教人都还不错,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作品吧,作品集很重要。”
宋天暮点点头,话题转向别处。
铜锅里咕嘟咕嘟地冒泡,三个职场人聊起了上班的事,无非是骂老板,吐苦水。
“不知道我毕业之后可以做什么。”小雪也很惆怅。
“你可以卖画啊。”陆凯扬说:“你们艺术家不是都很有钱的吗?”
小雪把自己身上的帆布包举起来给大家看,包沾了洗不掉的油画颜料,还破了个洞。
宋天暮早就注意到了,他还以为是什么特别的设计。
“我的体型好几年都没变化了,胖一点就马上减肥,因为我舍不得买新衣服……”小雪叹了口气,一副丧到无边无际的样子,“你们知道梵高自杀前很穷很穷吗。”
剩下的三个人赶紧说这顿饭他们请,纷纷鼓励小雪一定要坚持下去。
反正不要自杀就好了。
最后那顿饭是宋天暮请的,大家吃完了之后出去遛弯,北京的夜燥热又拥挤,陆凯扬和邢琳挽着手臂走在前面,宋天暮和小雪在后面闲聊。
宋天暮劝她放平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还好吧,毕竟是因为喜欢才学的。”小雪说:“我家里也很支持,但是我已经花了他们好多钱了。”
陆凯扬叫他们快点跟上,小雪抱着自己的破洞包跑了过去。
下半年,宋天暮又挤出时间飞了几次加州,路上的各种票据加起来也有薄薄的一叠。
他考了驾照,买了辆便宜的车,存款有了点又花出去,但终归还是增加了。
跨年这天,宋天暮和同事们一起组织线下活动,大家忙到晚上十一点多才有时间吃饭。
别的同事都走了,只剩涛哥,宋天暮,还有学妹等着收尾,不远处是搭建好的舞台,好多出来玩的年轻男女聚在一起合影。
涛哥买了盒饭给他们,学妹无语了,“不是说去店里吃吗?这么冷的天就让我们在外面吃啊?疯了吧。”
宋天暮打开盒饭要吃,学妹把盒饭抢过来放到一边,拉宋天暮起身说:“走了,找个地方吃一口再回来。”
涛哥说:“有理,你能不能别这么无组织无纪律的?”
学妹叫文尤里,但是因为她的行事作风,大家都管她叫“有理”。
文尤里翻了个白眼,一副要和他好好理论理论的语气。
涛哥赶紧举白旗投降,带着他们历经千难万险才找了个小店,要了点馄饨炒饭小拌菜。
吃完了,涛哥和文尤里走在前面因为晚饭的安排问题打嘴仗,宋天暮走在后面,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的欢呼声。
2008年。
文尤里呜呼一声跳起来说:“新年快乐!”
一月开始,一场大范围雪灾就持续在南方蔓延,宋天暮接到陆超英的电话,陆超英说家里的雪下得很大,电视台一直在播报相关情况。
宋天暮觉得新奇,上次他们那边下雪还是在好几年前。
但很快新奇就转变成了担忧,几十年难遇一次的大雪给南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南方的水管根本经不起这样的低温,冻爆冻裂是常有的事,更别提对交通的影响。
雪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站开了专题,帮大家互通消息,祈福,发布募捐信息。
忙到天昏地暗时,他接到了池明知的越洋电话。
池明知如他所言,提前修完学分回来了。
算一算,两个人分开差不多一年半,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多么生疏,宋天暮知道池明知前段时间成功拉到了投资,找到了自己的研究生同学当合伙人,还联络好了本科的一个学长入伙。
当然一起的人还有宋天暮。
池明知让他来接自己,宋天暮硬是请下来半天假回去好好洗了个澡,剪了头发,换了新衣服,冒着大雪开车去接人。
雪太大了,只走了下车到机场的短短一点路,宋天暮的肩膀上都堆了一些雪。
他看到池明知,有些笨拙地挥手,池明知拎着行李走过来,笑着说:“你等多久了?”
宋天暮:“没多久。”
他提前找保洁收拾了池明知他爸给他在北京买的房子,这会儿把池明知送到楼下就要回去加班,池明知很惊讶,“不是到下班时间了吗?”
“我们没有下班时间。”
“这么惨。”池明知揉揉他的脑袋,“到我那儿就有了。”
宋天暮嗯了一声,开车回去了。
早上涛哥还和他谈升职的事情呢。
回去之后,又是忙到快九点才下班,同事们都走得差不多了,宋天暮玩了一把跑跑卡丁车,关掉电脑,转过椅子打量着这个地方。
还挺舍不得的。
虽然老板很讨厌,但是工资给的多。
分红奖金什么的也给了不少。
食堂的饭好吃,打饭阿姨每次都会给他多盛一些。
同事们人也很好,他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之前觉得不公平的事情,现在看看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老板说的都是真的,真的给了他很高的自由度,真的给了他很大支持,做出来的成绩也真的算他的。
不过没办法,还是再见吧,反正早晚要再见的。
他和人事递交了辞呈,老板和涛哥都来找他谈话,给他开了很诱人的条件,但宋天暮拒绝了。
一个月之后,宋天暮成功离职,加入了池明知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