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番外3 五月的大婚

四月的时候,秦守安和游历了圈回来了,听闻宋清明他们在殷河边上定了居,撑了船上了岸,上山来寻他们。

“我在江南寻到一家姻缘司,自古这婚姻习俗,都是男婚女嫁,难得他们有适合我们的流程,我就想试试。”

“这就是你在信中说的大事?”宋清明搭着秦守肩,一琢磨也真是大事,终身大事。

“人生嘛,哪能留遗憾。”

山间小院,村庄粉墙青瓦,山下有河迢迢流过,远看去白水环绕,秦守看着也艳羡。“你们在哪找的这好地方。”

“那不得我慧眼如炬?”宋清明指指自己眼睛,挑挑眉。

院里石桌旁,赵锡还在翻着黄道吉日,一筐筐红绸被人挑上山,听海晏说王爷还在梁地找了最好的绣娘。

其实宋清明本来是不太在乎这些的,然而看着赵锡这么认真,心中也欢喜。

隔壁老嵇挑着担经过,笑呵呵打了声招呼。

“你们放心嫁娶,这要是缺了伴郎、伴君的,村子里有的是人。”

“结婚咯!结婚咯!宋哥哥要嫁人咯!”嵇家儿子在一旁蹦蹦跳跳。

宋清明被说的不好意思,蹲在赵锡身边挡住身形,额头抵在他腿上,搓着自个儿耳朵。赵锡看见也笑了,伸手去摩挲着他耳垂。

“别摸了,越摸越红。”

“是吗?”他的手指又顺着下颚线摸去,摸上宋清明的唇,浅浅探弄。

秦守抱着安和转过身去,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五月十三是个好日子。”赵锡一手翻着年历,心思全在下边。“六礼不全已是亏欠,所办必当盛大隆重。”

“那就一起办咯。”安和抓住秦守的手,嫣然一笑。

五月十三的傍晚,暮色四合,唢呐高吹,琴瑟和鸣。

鞭炮放得噼啪响,孩童捂着耳欢笑躲开,宋清明与赵锡同站在岸边,头戴爵弁,身着玄端,彼此相望。

远处,乌篷船悠悠靠岸,是宁荣他们紧赶慢赶,带着宁京和边关将士的贺礼过来。宋清明扭过头,瞧见花有道也来了,抱着剑远远站着。

司仪站一旁高喊:“南风十里,红尘万丈。十里红绸已铺好,请新郎新君面对面,骑马慢行——”

俩人翻身上马,红马齐头二人走,双龙戏珠宾客迎。流苏丝穗红绸挂,俊美儿郎共喜嫁。一时之间锣鼓喧天,四周围满了人。

宁荣看着,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微笑。司仪高宣:

“骑马至桥头,举案齐眉共白首——”

“骑马过山门,从此相合不可分——”

“骑马到堂前,天长地久情意绵——”

“请新人下马——”

直至宋清明与赵锡翻身下马,众人都喜气洋洋一路跟随而来。

赵锡似心有所感般转过头,看见赵瑾站在人群中,形容好似一般世家公子,远远望着他们。

圣人亲至,莫大殊荣。

“看什么呢?”宋清明轻轻问道。

“没什么,只是没想到那个人会来。”

宋清明顺着他目光看去,瞧见赵瑾也是一怔。

“宋三郎,您该射箭了。”司仪小声提醒道。

他把弓箭交到宋清明手中。三箭搭弓定乾坤,寓意丹青不渝,天成佳偶,螽斯衍庆,缘定三生。

宋清明第一次握上弓身,不是为杀人,乃是为祝福。

他弯弓搭箭,直射青天。

司仪高喊:“一箭射天,天赐良缘!”

宋清明笑着偏过身,向赵锡挑挑眉。赵锡接过弓箭,往地上一射。

“二箭射地,地配一双!”

宋清明还要再接过箭,赵锡却径自从后抱住他,握着他的手拉开弓弦,箭簇往院中靶心飞去。围观的几个女子顿时发出尖叫。

司仪见状哑然失笑,接着大喊:“三箭齐射靶,心有灵犀一点通!”

“好!”王翰鼓掌大声喝彩。“将军射得好!”

宁荣抬手一肘击去。“就你有嘴。”

“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金凤。比肩却似关睢鸟,并蒂常开边理枝。请新郎新君过连理桩,从此不畏艰难险阻,风雨同舟。”

“缘定三生百岁同, 同窗共沫一帆风。 此行若有并肩意,喜绸且绑佳人心。请新人互绑红绸——”

赵锡握住宋清明的手,他们早就同舟多年,哪管风雨如晦。

两相对望间,喜童送上红绸,宋清明亲手扎上,看向赵锡低声道。

“知道吗,你手心都是汗。”

赵锡轻抬眼,神色自若。“你不也是。”

谁曾想到面上云清风淡的俩人内心紧张到何程度,宋清明抿起唇角,捻起手指缚了红绸,与赵锡一同迈入喜堂中。

“一拜天地谢姻缘,跪——!”

俩人一撩袍,齐齐跪下拜天地,宋清明垂下头,那一瞬忽然有些眼眶酸涩,说不上来。

“谢天降祥瑞,一叩首——”

“愿地久天长,再叩首——”

“盼平安喜乐,三叩首——”

赵锡拱手放下,随同宋清明恭敬叩首,一举一动贵不可言。赵瑾望着他的皇弟,他总是替赵锡感到可惜,文能治世,武能安邦,大可留在宁京做他的贤王爷,但却忽然间选择放下一切。

直至此刻赵瑾忽然明白,有些东西虽好,却不是赵锡想要的。

“二拜高堂养育恩;跪——!”

“等等。”一道声音骤然传来,宋清明抬起头,看见宋乾元大步从院外进来。“高堂未至,你要跪谁?”

“爹?”人群骚动起来,宋清明想要站起身,被赵锡摁住肩。花有道正要开口说话,只见宋乾元大步跃过他们,坐上主位。

“好小子,成婚都不给你老子送请柬,要不是打探到花家小子行踪,我还真不知道你要来这出。来,继续!”

宋清明微怔,赵瑾也从人群中走出来,掀袍坐上另一主位。

“长兄如父,那么朕……我也来掺和一脚。”

这一坐把魏国公吓得,差点要跪下。

“成婚之事,合该美满才对。”赵瑾对上赵锡目光,颔首淡笑。

司仪见状,再度高喊:“二拜高堂养育恩;跪——!”

宋清明与赵锡对视一眼,在司仪声中合手三叩首。直至二人起身对拜跪叩。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唯愿此生乾坤交泰,琴瑟和鸣,鸳鸯比翼,永结同心。

宋清明俯下身,以额抵手,姿态虔诚。

他抬起头,爵弁下赵锡凤眼微扬,瞳孔中倒映着是他的身影。

“礼成!”

另一边,秦守与安和纯衣纁袡,花轿方停。

“一把红伞作盖头,不与天争高,遮阳遮邪遮风雨,愿日后新人吉祥如意,圆圆满满。请新颜下花轿恭迎新娘。”

喜童执红伞去,一只手如柔荑般轻掀轿帘,从花轿中伸出。

安和接过红伞撑开,从花轿中出来,脚踩红毡,撑着伞一步一步走入院中。霎那众人眼中流露过惊艳神情,司仪扬声喊道:

“欲作新娘喜欲狂,浓施淡抹巧梳妆。红衣一袭怜娇软,梨靥双涡惜嫩香,请新娘出闺房——”

唢呐吹起,花童撒花去,喜娘轻扶,安和看着秦守一步步从房中走出,衣香鬓影,粉黛微施,军中原本好些个同袍过来观礼,瞧见秦守出来时都愣了愣。

“真真是,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啊。”

“早前听说秦大夫是女的我还不信,这会儿是真信了。”

安和不着痕迹地挡住众人目光,她收起伞,从一旁接过红盖头,为秦守戴上。秦守撩起一角,冲安和一笑,也为她戴上了盖头。

她二人牵住手,在伴娘搀扶下齐上花轿。宾客在身后跟着,看着花轿一路到预备洞房花烛夜的院中停住,跨火盆,牵红线。

司仪立侍一旁高声,“比翼鸟儿齐飞翔,恩爱新人结成双。同心相牵拜父母,一道携手谢宾客。鞭炮声声响,新人进喜堂,有请新人入喜堂,行跪拜之礼——”

三跪九叩,虽无圣人亲临,但礼全意至。

鞭炮噼啪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乃为妻对拜,秦守每次伏身去,都能感觉到指尖红线轻轻拉扯,直至对拜,安和先俯身去,比她低了一头。

盖头轻掀去,看尽彼此眼底温柔。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花有道叼了根野草,枕手躺在摇椅上。赵瑾不能久留,被护送着回去了。

四围热热闹闹,筵席大摆特摆。一桌之上众人畅饮,觥筹交错,谁知在座几人王侯将相,几人隐世高手。

屋门吱呀一声打开,赵锡带着淡淡酒意推门进来,宋清明正在吃桌上糕点。

赵锡踉跄走去拥住他,微阖着眼,埋首轻洒鼻息。宋清明摸上他鬓发,替他解下发冠笑笑。“你喝醉了。”

“我没有。”

“就是喝醉了。”宋清明抱住他,一下下吻着他面颊,轻吻出嘬声。“睡会儿?”

“不要。”

“为什么不要?”他有些好笑。

“我要睡你。”

赵锡抬起头,面上因为酒意沾了薄红,剑眉凤目,高鼻薄唇,不论看多少次都是那样的俊美无双,只是此刻多了些孩子气。

“我要睡你。”他重申道。

“好,给你睡给你睡。”宋清明无奈笑了,下一刻即被扑到床上。赵锡吻着他的脖子,逼他仰起头来,一下下毫无技巧地舔咬着他的喉结。

宋清明的喘息声即刻就重了起来,听墙角的一干人激动得直捂嘴。

宁荣走过来,抬手轻咳一声。

“还敢看下去,当心宋清明明天把你们一个个打得下不了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