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崩(1126—1127)

是日也(1127年二月初九),宣德门前揭示黄榜,备坐金人节次移文,及孙傅等应报文状。民间始知欲立异姓,相顾号恸陨越,皆悔不令上皇东巡、上迁都也。

——赵甡之《遗史》

这年冬天的第一个月,也就是1126年十月,宋朝的局势陷入危急。金兵已经打到了距离京城很近的地方,开封城内的居民很多都逃走了。 [1] 朝廷不得不再次从别处调兵,加强京城的防御。此外,在经历了夏秋的政治清洗后,徽宗执政时提拔的官员都不确定自己现在是什么处境。朝廷摆出姿态来修补与朝中官员的关系,在十月十八日颁布的一份诏书中,朝廷承诺不会罢免有才干的官员,哪怕他们曾得到蔡京、王黼、童贯或梁师成的举荐。随着局势进一步恶化,种师道力劝钦宗迁都长安。钦宗诏种师道回京进一步商量,但这位老将已经七十六岁,在返京途中因病去世了。同时,金国使臣暗示,如果宋提出足够诱人的条件,他们愿意停止进军。宋朝立即送去十万匹绢,作为对金兵的犒劳。当然,金军一收到这些物资,马上又提出了新的条件。 [2]

十一月初,朝中大臣展开激烈辩论,是否应当改变原来的决定,按照女真人的要求割让黄河以北三镇——宋朝在夏季和秋季一直拒绝将三镇交给金国。范宗尹和七十位官员赞成割地,但何 、秦桧和另外三十五人反对。钦宗同意大多数人的意见。他派自己十九岁的弟弟康王赵构和大臣王云担任使臣,与金谈判割地议和之事。但在他们启程的三天前,金军正在渡过黄河(十一月十五日)。由于不知道金军的行动如此迅速,赵构和王云错过了金军,最后到了金军战线后方的河北。 [3]

开封沦陷

粘罕的军队到达开封的郊区后,提出了一个新条件:如果将黄河作为两国的新边界线,他就可以撤军。不久,钦宗派去两名使臣,准备同意这项提议,但为防万一,他让住在城墙外的人都搬入开封城,然后将城门关闭。 [4] 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一支金军骑兵到达开封的城墙外。在城内,几乎所有愿意抗金的人都被调动起来,包括一个名叫郭京的人,他的计划是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然后用法术让这些人全部隐身。这个计划获得了大臣孙傅的信任。一些强烈反对徽宗朝廷的官员,如胡舜陟和孙觌,现在一致认为钦宗应当离开京城(委婉的说法是迁都)。 [5] 但无论此项计划在一年之前是否可能成功,到了现在这么晚的阶段,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行了。

十一月三十日,斡离不和粘罕的军队都在开封城外扎下了大营,两支人马加起来大约有十万人。 [6] 粘罕选择的扎营地点是开封以南的青城,那里是宋朝皇帝举行郊祀的地点。斡离不则驻扎在开封城东北部的刘家寺。上一次金军包围开封时,粘罕的部队受阻于太原城下,而此次两支部队都打到了开封城下,局势要危急得多。而且,由于大量物资在一年前都进献给女真人,开封城内的补给也没有那么充足了。但这一次朝廷下定决心奋力抗金,而不是向金军求和。

在准备攻城时,女真人强迫掳来的汉人为他们搬运石头和砍伐树木,建造攻城设施。 [7] 幸运的是,从别处调来的宋军开始陆续到达,人数最多的一支援军是从南路调来的三万军队,由张叔夜率领。双方的战斗真正开始于闰十一月。宋军中有很多都是新征募的平民,作战策略主要是防守城墙,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派军队出城干扰金军准备攻城设施。一开始,双方都试图用火攻来加强优势:在开封十二座城门中,有十一座女真人都使用火攻;而宋军也派出军队,火烧了金军的围栏。此外,双方在战斗中还大量使用石炮(Catapults),向对方的军队投掷炮石。为确保有充足的炮石供应,1126年闰十一月初八,开封城中居民奉命从徽宗的艮岳取石,用作投掷敌人的炮石。 [8] 根据石茂良对开封被围期间双方使用的武器和战术的记述,宋兵还向女真人的攻城塔发射了填充火药的火箭。塔一旦被点着,宋兵接着就会发射助燃火势的火种,例如装在竹筒里的稻草或干草。女真人对付这种火箭的最佳方法是在塔外涂满一层薄薄的泥浆。一旦金兵被迫离开攻城塔,宋军就会用箭射杀他们。 [9]

战斗从一座城门转到另一座城门,与此同时,双方也多次互派使臣。金坚持要求钦宗亲自前往金军大营,并且声称,如果钦宗立即前往,仍然能够获得礼遇,但若在开封城被攻破后再去,那就不可能了。数天后,金又提出,只要钦宗将他的父亲徽宗、皇太子谌、叔叔越王和弟弟郓王送去作人质,就可以恢复谈判。钦宗对此的回答是:“朕为人子,岂可以父为质!”不过,他的确试图将徽宗的弟弟越王赵偲送去作人质。 [10]

双方的谈判处于停滞状态,攻城的战斗则越来越激烈。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纷飞,宰相何 和兵部尚书孙傅命令郭京率领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出城应战,以扭转局面。 [11] 宋军打开城南的宣化门,郭京的队伍涌出城门与金兵交战,后面还跟着几千名希望助战的开封百姓。传言说郭京的队伍大获全胜,但事实上他们一败涂地。金军很快架起云梯,开始往城墙上爬。开封在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极端天气,当天的大雪只是其中之一。据说粘罕对一名部下说:“雪势如此,如添二十万新兵。” [12]

开封城的外城墙失守后,大批宋兵在最后一战中丧生,其他人则随着数以万计的老百姓逃出城外。女真人放火烧掉了城楼和沿城墙修建的防御工事,城中大部分地区很快就笼罩在火光之中。逃跑的宋兵开始抢掠,一些人甚至杀死他们的军官。在几处城门附近,金军攻入城中,开始劫掠杀掳。人们都惊慌失措,富裕人家也换上了穷人的衣服躲起来。据说有几千人投河、投井或悬梁自尽,尤其是女性。钦宗登上了东华门(位于禁城东侧),下令将兵器分发给民众,但人们在这时候已经丧失了斗志。 [13]

听说外城沦陷后,徽宗让卫兵把他带到比较安全的宫城。守卫皇宫的宦官把他们挡在宫外,他们设法通过一道水门进入宫城,但由于在大雪中辨不清方面,他们迷路了。钦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派出两百带甲卫兵,将徽宗一行人带到了延福宫。延福宫修建于1113年,是宫城后面的一处宫殿,郑皇后当时已经住在那里了。 [14]

女真人攻下外城墙的第二天早上,钦宗登上宣德门,亲自与军队及百姓对话。他问众人,目前局势如此,大家可以献计献策,即使城墙失守,他也不会责怪任何人。人们开始大声地提问和献策,言辞中不拘礼节,有人甚至使用了普通人的称呼“你”“我”,而不是对皇帝使用的“陛下”和“臣民”。一些人感谢钦宗仍然留在城中,没有抛下他们。有几百名宋军将士想设法突围出去,爬上附近一座建筑的房顶,大声呼喊说,钦宗应当马上离开开封,这里已经不安全了。钦宗说,先要准备好途中携带的粮食和钱,并下令让人开始准备。但他返回皇宫后,包括梅执礼在内的朝廷大臣都劝他不要草率行事,钦宗便推迟了这一计划。第二天,金军派一位宋臣来到开封城,告诉钦宗不要想着离开,因为方圆五百里都已经被金军控制。于是,突围出城的想法被放弃了。 [15]

即使在女真人占领城墙后,还是有很多人——既有宋朝将士也有城中居民——准备好了与入侵者展开肉搏战,而金希望尽可能避免这种局面,因此他们开始与宋进行谈判,希望宋朝主动交出他们想从城中得到的一切,作为交换,女真人承诺不让金兵在城内为所欲为。钦宗派弟弟赵楷(徽宗的第三个儿子)与何 作为使臣/人质前去与金谈判。金向二人保证说,他们想要的只是领土,而不是摧毁宋朝。金人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将徽宗作为人质送入金军大营,并列出了一份很长的人质名单,包括河北、河东众多将领的亲属,目的是确保这些将领在割让其所在州县时不会起来反抗。此外,他们还要求把曾参与朝廷决策的诸多官员(包括蔡京、李纲、吴敏,以及很多职务较低的官员)的亲属也作为人质。这份公函保存在金国史料里,特别强调了要将徽宗和皇太孙湛作人质。 [16] 何 抗议说他无法传递这样的信息,粘罕回答,钦宗其实还有一个选择——交出他的父皇或者他的妻子和公主。宋朝史料记载,钦宗提出由自己而不是徽宗去作人质,他在回复给金的国书中说:“然欲上皇、皇子出郊,今城已破,生死之命属在贵朝,又焉敢拒?但父子之间,心所不忍,如何躬诣军前!求哀请命。”不过,在送出这封信的同时,钦宗也向康王赵构派出了信使,任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并要求他集结一支军队。 [17]

康王赵构此时被困在敌军阵线北部的河北。和几位哥哥一样,康王也卷入了这场战争。1126年正月,女真人第一次入侵时,要求宋朝送去一名皇子作为人质,确保和谈顺利进行,当时他自告奋勇前往金营,后来在斡离不的大帐中待了十多天。十一月,金军再次向南进攻,康王被派去与斡离不谈判。但在半路上,当地一些反对和谈的人设置路障,杀死了与他一同赴金的宋使。在此期间,金军已渡过了黄河,康王无法再返回开封。在钦宗的授权下,他开始与当地驻军以及大将宗泽一同在敌军后方组织一支抗金军队,打击盗匪,并相机援救开封。 [18]

闰十一月二十八日,众亲王和朝廷重臣到金军大营请求议和。开封城中贴出了黄榜,要求耆年和百姓前往金营,并献上金帛酒肉犒劳金兵。人们纷纷响应,很快,满城大街上都是人。人们手里举着写有名字、区域和所献礼物的旗帜,感谢金兵的活命之恩。但这时开封城却陷入了混乱,当时的市场上已开始公然出售人肉。宋军军饷已耗尽,士兵们逃离军营,在城中肆意劫掠。为了控制局势,朝廷下令允许擒到贼匪后可将其处死,这就导致了更多人死亡。第二天,城中的年轻人自发组织巡逻,才使劫掠事件得到了控制。 [19]

闰十一月三十日,钦宗亲赴斡离不的大营,陪同的还有他的两位叔叔(徽宗的弟弟赵俣和赵偲)、宗室、大臣等四百人。据《金史》记录,所有人都“称臣”。当日,斡离不和粘罕都未与钦宗见面。第二天,他们派信使前往,要求钦宗递交一份正式的降书。孙觌立即起草了一份,随后被迫多次修改,最后金才同意接受。修改的内容包括,不允许宋以两位皇帝相称——即一位是大金皇帝,一位是大宋皇帝——而只能有大金国的一位皇帝。钦宗最终见到斡离不和粘罕时,要求金军统帅撤军,并主动提出世代向金进贡宝物和皇家藏库的金帛。粘罕反驳说:“城既陷,一人一物,皆吾所有。” [20]

在开封城,人们聚集在南薰门(新城的正南门)等待钦宗返回。后来,一面黄旗出现了,那是钦宗派来的信使。信使告诉众人,尽管宋朝进献的金额尚未确定,但钦宗已经与金达成了和平协议,将在第二天返回开封城。第二天,人们又聚集在南薰门,在雪中等待了大半天。下午,人们终于远远地看到了钦宗马车上的黄顶盖,一时欢呼喧腾,奔走相告。 [21]

钦宗回到开封后的第二天,金派使臣提出了基本要求:绢和缎各一千万匹、金锭五百万条(每条为五十两)、银锭一千万条。 [22]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额数字,其中金银分别是女真人在年初第一次入侵宋朝时索要数额的五十倍和十倍。而且,宋朝政府至今未能筹齐那一次金所要求的赔款,也没有时间补充官库。此外,金还给康王赵构送去一封信,要求他返回开封,但钦宗派人给康王送去密信,再次强调要他组织一支军队。 [23]

金军进入开封,打开了宋朝的府库后,发现府库里的绢比他们索要的还多,金银的数量却很少。宋朝官员被按照片区分派任务,负责在城中搜刮所有的金银。每隔几天,女真人就会向宋朝索取一些新的东西。例如,十二月初五,金索要一万匹马。官职高的官员获允保留一匹马,其他的则都被抢走,最后一共凑了七千多匹。 [24] 次日,金又向宋索要兵器。开封城百姓手中的兵器多是在宋兵丢弃后拣的,钦宗下诏,命令城中所有的兵器,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手中的,都要上缴给金军。又过了几天,十二月初十,宋朝府库中的钱都被分给金兵作为犒赏。十二月十三日,金索要画匠二十名、酒匠五十名、酒三千壶。十天后,金列出了一份包含大批书籍和文件的书单,其中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作品。有时,开封府官员不得不自己去书铺购买书单上的某些书籍。又过了一些时日,金兵从国子监抢走了一些书(作为对王安石的羞辱,他的书都被丢掉了)。当金国学者发现他们漏掉了一本书时,又随即将这本书加入索要之列。 [25] 就在元宵节前,金向宋索取了通常在皇宫、寺庙、宫观和店铺悬挂的所有花灯,然后在城墙外举行了自己的庆祝仪式。不久,金又要求提供全套的卤簿仪仗,以及九鼎、大晟乐使用的钟和其他乐器、嫔妃的车辂、书籍印版(包括佛经和道经的印版)、地图、图表和各种图册。女真统帅还经常要求各类专业工匠或技术官,如医官、教坊乐工、司天台官吏、兵器匠、竹瓦泥匠、后苑园丁、玉匠、内臣、画匠、街市弟子、学士院待诏、僧人等。从皇宫抢走的物品清单也非常惊人:两万五千件古代铜器,一千辆牛车,一千把遮凉伞,两万八千七百颗御用灵宝丹,一百万斤丝线,以及一千八百匹河北缂丝。 [26]

不过,金索要的最重要的财物还是金银。他们一再警告宋朝,如果不希望女真人在开封城内大肆劫掠,就必须尽快满足他们的要求。宋朝大臣们都明白,金索要的金银数额太高,不可能满足,但他们对于如何应对却又众说纷纭。有人建议派使前往女真军营,乞求他们降低索款金额,因为宋不可能搜刮到这么高的数额,但更多人主张在开封城尽可能彻底搜刮,将能找到的财物悉数交给女真人,这也是在此前十一个月行之有效的策略。十二月十四日,当铺、丝绸店、金店和银店内的所有货物都被充公。 [27] 十二月二十四日,官府在集市上贴出黄榜,榜文详细描述了这些要求,其中写道:政府藏库中有充足的绢,但金银和彩缎不足。朝廷官员以及徽宗、太子以下的宗室家中的值钱物品都已经充公,现在要搜查权贵豪富之家的财物。开封城内每个片区都派有专门负责的官员。官府还承诺奖励告密者,鼓励对这项规定的落实。凡是告发隐藏财富者,包括告发主人的仆人,作为奖励,都可以得到被揭发物品价值的十分之一。由于查出了隐藏的私人财物,很多官员因此被革职。 [28]

一周后,1127年正月初八,彩缎的数量凑齐了,金银数量几乎毫无进展。宋朝只搜集到了百分之一的金和十分之一的银,因此,何 前往金营,恳请女真人降低金额,但遭粘罕拒绝。此后,朝廷不得不采取更残酷的手段,为了逼迫人们说出宝物的藏地,甚至会将他们绑起来毒打。正月初九,官府列出了自宰执以下没有上缴金银的人名,在这新一轮的搜括中,很多官员也因为没有缴足金银而被带上了枷拷。 [29]

尽管开封城已经沦陷,但女真人仍然命令关闭城门,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开封继续感受到被围困的压力,直到满足金提出的所有条件为止。这样一来,城中的食物和薪柴都非常短缺。十二月二十一日,朝廷下诏允许人们拆除官府建筑获取薪柴;第二天,一场降雪使得局势更加恶化,人们获准进入艮岳砍伐里面的奇珍异木。几天之后又下了一场雪,人们再次被允许进入艮岳,拆掉园林内的一百多座建筑。由于人们蜂拥而入,有些人不幸被踩踏而死。大火也使开封城雪上加霜。十二月二十五日,从天宝寺开始的一场大火四处蔓延,烧毁了五百多间房屋。同一天,城中贴出黄榜,通知有家人被金兵掳走的家庭到东西塔院登记,以便官府安排赎金。但两三万人出现在西塔院,人数太多了,官府无法应对,只好取消这一计划。 [30]

1127年正月初一,尽管这一天是新年,但眼下当然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庆祝。钦宗去延福宫拜见了徽宗,但没有像往年一样举行新年大朝会,而是让大臣和僧侣道士一同前往金营祝贺,这相当于承认金人才是真正的统治者。但粘罕对他们说,没有必要这么多人一起来,只要钦宗的几位弟弟前来祝贺就够了。随后,粘罕领着儿子回访了钦宗。 [31]

在这一年的不祥开端过后不久,女真人再次向钦宗施压,要求他返回金军大营。一些大臣认为钦宗应当拒绝,但何 主张他去。在离开之前,钦宗拜见了徽宗和郑皇后,三人在一起饮酒时,钦宗并未告诉他们自己决定次日前往金营。钦宗在出发前叮嘱孙傅,如果自己不幸蒙难,孙傅应当招募两三百名勇士,带徽宗和皇太子冲出金军的包围。此外,钦宗当着众人的面,将他的长子、皇太子赵湛立为摄政。钦宗知道赵湛只有九岁多一点,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又任命孙傅和谢克家辅佐。 [32]

钦宗为什么要立自己年幼的儿子为摄政,而没有从已成年的众多弟弟中挑选一位呢?有一种可能是,钦宗任命辅佐皇太子的大臣控制了局势,他们希望自己握有一定的自主权。还有一种可能是,钦宗担心,如果自己发生了意外,而某位弟弟或叔叔正在掌权,这个人将最终继承皇位,而不是由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太子赵湛即位了。尽管从钦宗登基的第一天起,帝王的职责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他显然还是更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后代,而不是弟弟。

钦宗离开开封

正月初十,钦宗的御驾从南薰门出城,他让等候在路旁送行的百姓放心,说自己第二天就会回来。钦宗带去不少随从,但金人只允许十一位大臣陪他进入金营,其中包括他的弟弟赵楷。金兵将钦宗一人锁在侧殿,甚至不给他提供被褥和食物。他要求见斡离不或粘罕,都遭到了拒绝,但他们派来了一位信使,逼迫钦宗同意将黄河作为宋金两国的边界,把一位公主嫁给一位女真皇子和亲,还要向女真人进献两千件宫廷器具、五百名民女、五百名女乐工和很多点名要求的人。第二天,金人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要求,宋送来和亲的公主是蔡京的儿媳福金公主。福金公主是徽宗的第五个女儿,在1118年十六岁时嫁给了蔡鞗,距今已有八年多了。徽宗还在1119年临幸了他们的新居,并在1122年授予他们的长子封号。 [33]

女真人强迫钦宗写下手诏,催促尽快搜缴金银。开封城内很快就贴出黄榜,宣称只有足额献上金人索要的金银,金人才会将钦宗送回来。但大臣们和城内居民每天还是会聚集在南门,等候钦宗回来。正月十三日,一位宋臣从青城返回开封,哭着报告说,钦宗自从离开后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随宋臣一起来的还有几位金使,目的是来查看各位公主。 [34]

宋朝官员绞尽脑汁搜括开封城中的金银。经常有宋兵和百姓将皇宫中徽宗和亲王用过的物品从宣德门运送到南薰门。正月十三日,官府命令普通百姓每五家为一保,帮助搜集金银,这就使普通穷苦人家遭受到更沉重的压力。官府贴出的黄榜上引用了钦宗的话,说所有的财物必须在正月十五日前凑齐进献金人,他才会被释放。正月十四日,徽宗同意将太庙或亲王家中供奉祖先的祭器都交出来。 [35] 正月十八日,要求僧侣和道士为皇帝早日返回进行祷告,皇宫到新城南门之间的路上也站满了百姓,焚香祷告。至正月十九日,开封府共交给女真人十六万两黄金和六百万两白银。 [36]

由于食品物价飞涨,城内的生活也越来越艰难:大米现在要三百钱一升,猪肉六贯一斤,羊肉八贯一斤,牛马肉十贯都很难买到。人们无法离开开封,到处都堆着死尸,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饿死、冻死或感染城中肆虐的传染病而死。那些苟活的人,通常也因为食品匮乏而患上了脚气病。 [37] 正月二十三日,宋政府开始按照市价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卖限量的粮食和薪柴。由于需求非常大,刚开始时,只有最强壮的人(大部分都是宋兵)才能挤到前面买到粮食,为了确保最弱势的人也买到粮食,官府不得不禁止士兵进入市场,并且轮流为男性和女性指定日子。开封周边各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女真人经常去那里抢夺粮食。此外,女真士兵还开始挖掘当地大大小小的坟墓,抢掠陪葬品。 [38]

正月二十二日,钦宗被拘禁了十多天后,被迫在粘罕和斡离不起草的一份新协议上画押。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徽宗可以不必北上,但皇太子、康王和宰相等六人必须作为人质,直到宋履行完协议的全部内容;宋朝宫廷中的所有财宝都要进贡给金,还要献上两名公主、八名宗室女子、两千五百名宫女、一千五百名女乐工、三千名工匠,向金岁贡增加为五百万匹/两绢银(这个数额是宋对辽岁贡的十倍);如果十天内不能足额交上原定犒赏金兵的一百万锭金和五百万锭银,就要出售宋朝女子来顶替。每名公主或王妃可以抵一千锭金,皇室同宗的女儿可抵五百锭金,皇室同族的女儿可抵二百锭金,皇室同宗的妻子五百锭银,皇室同族的妻子二百锭银,贵戚的女儿一百锭银。为了确保宋朝不会送来又老又丑的女子,金帅有权挑选女人。 [39]

宋朝别无选择,只能用女人来充抵金索要的大部分物资,据说有五千多名女子被送到金营,从公主、嫔妃到底层的艺人和妓女。几天之内,所有的演艺女子都被集合在一起,还有在徽宗朝做过宫女、后来被遣散的那些女子,即使已经出嫁,也会被抓回来。正月二十八日,蔡京、童贯和王黼家中的歌妓,以及他们的妻女都被抓走了,其中包括蔡鞗的夫人福金公主。公主被绑着送到金营时,已经“无人色”。在这些女子被送去后,金军将士可以根据自己的级别挑选相应数量的女子:粘罕挑了数十人,级别较高的大将得到几名,其他军官得到一两名。有一千多人因为健康不佳被退回了开封,宋必须重新补送。 [40]

尽管开封百姓的家中被官府洗劫一空,女儿也被掳去,但他们对宋朝皇室仍然非常忠心。据记载,每天都有数十万人在御街等候钦宗返回开封,以示对皇帝的忠诚。当听说天晴之后钦宗参加完一次球赛就可以返回时,百姓都非常激动。全城的寺观都开始举行法事,祈祷天气转晴。后来,天虽然放晴了,但还是没有钦宗的消息。当球赛终于在二月初五举行时,钦宗请求回到开封,粘罕反问道:“尚欲何往?”钦宗顿时哑口无言。 [41]

第二天,初六金举行仪式,正式废黜钦宗。金朝的一部史料记载:

初六日黎明,二帅令宋主入青城寨,宋官皆从。金兵挥去黄屋夹队,行抵寨下马,令跪听诏,废为庶人。国相令萧庆、刘思去少主冠服,宋忠臣李若水抱持御衣,戟手怒骂,兵士拽出。 [42]

宋史料记录,李若水当时大喊:“这贼乱做,此是大朝真天子,你杀狗辈不得无礼!”然后,他“左手抱上,右手指粘罕以骂之,被数番人打破口面流血,扯过一边。见上脱了御服,即时气绝倒地”。 [43] 相比之下,金史料强调了对宋朝的羞辱,而非宋如何反抗。金史料中接着记录:金兵将李若水拖出去,然后逼迫钦宗给留守开封的大臣写了一份手诏,告诉他们徽宗必须在次日之前带领所有宫眷和宗室出城,并推荐一位异姓即位。李若水则被带到城外殴打致死。 [44]

青城

在钦宗正月初十进入金营后的三周半时间里,史料中仅简单地提及了徽宗。钦宗不在时,宰辅们有时会去找徽宗,寻求对某些措施的支持,尤其是关于皇室家族、宗室或祭祖的事情。但没有理由认为大臣们会经常找徽宗商量,或徽宗的意见能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这一点从钦宗的大臣们逼着他迈出毁灭性的一步、带着家眷和宗室离开开封就可以体现出来,存世的几部史料对此均有记载。 [45] 徽宗的女婿蔡鞗在《幼老春秋》中记载:1127年二月初六,两名宋臣从金营回到开封,带来金人的口信:“上皇以下申时不出,即纵兵四面入来杀人。”于是,“傅与时雍等径见太上皇,乞与诸王、后妃诣军前恳告。上皇未应,范琼以言逼之。上皇涕泪横流,不得已,乃乘竹轿而出,自宫门至南薰门……百姓望之,皆恸哭”。 [46] 另一份资料记录的故事相差无多,但作者也怀疑,可能是大臣们更担心金兵的劫掠会给他们自己家庭造成影响,才用巧言将徽宗哄骗出城,而城中百姓当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47]

曹勋是被钦宗派去服侍徽宗的大臣之一,他对这件事有更加详细的记录:

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晨起,密报李石、周训、吴幵、莫俦来奏事,即引对。石奏曰:“皇帝令起居上皇,缘金人坚欲上皇出郊,前次虽已得辞,今又请到南薰门厂舍拜表,乞皇帝归。若表到寨中,皇帝便可归内。金人意欲成本朝一段好事,恳请亦无他意。”又密奏曰:“得旨,爹爹、娘娘请便来,不可缓,恐失事机。”

徽庙沉吟曰:“军前别无变动否?卿无隐也。朕爵禄卿等至此,无以小利误朕大事。苟有他变,我亦擘划,恐徒死无益。”

石等曰:“倘或不实,甘受万死。”

徽宗显然怀疑他们没有全部实言以告,便不断追问:

徽庙曰:“朝廷既不令南去,又围城时聋瞽我,不令知,以至于此。今日之事,妄举足则不可,卿等无隐。”

石曰:“不敢乱奏。”

徽庙即令中使请显肃皇后。时后已到拱宸门外办被复、厨檐,邀徽庙同行。后与徽庙语少刻,即索道服欲出。姜尧臣等进曰:“虽云邀驾,只在门里,第恐虏情诈伪不测。更宜圣裁,此足似未可移。”

徽庙曰:“适皇后在禁中得官家语,令暂到门首。端的如此,怎不去得?”内人与近侍皆大哭。徽庙曰:“纵或有非意,亦知此事终在。若以我为质,得官家归保宗社,亦无辞。第恨我揖逊如礼,退处道宫,朝廷政事,并不与闻。惟一听命,未尝犯分。自处若此,获报乃尔,有愧昔人多矣。”顾左右曰:“从我者听。”左右皆泣从。又取常御佩刀,令丁孚佩之。乃乘肩舆,与显肃皇后出延福宫,由晨辉门而出。

将至南薰门,双扉俱启。徽庙曰:“此必番使迓。”方欲由就西厂舍,导从围掩车舆出门。徽庙顿足舆中曰:“事果变矣。”呼丁孚取佩刀,而孚出门时已为金人搜去。 [48]

他们来到斡离不的军营时,徽宗身边只能带三位侍从。不久,金帅派信使过来,要徽宗拿出张瑴事件的文字。徽宗向来使讲述了事件经过,并报怨说:“今城破国亡,祸变及此,何文字之有!况已尝移文上国,死生一切惟命,不必以此为目也。”在此之后,女真人就主要与钦宗打交道了。

女真人要求徽宗几个时辰内离开京城,同时还派一百多名宦官进入皇宫,协助安排嫔妃和公主迁出。当然,这些宦官被女真人掳走前都曾在宫内供职,因此他们认识宫内的女人。很快,徽宗和钦宗的嫔妃、子女、宫女、侍女和奶妈都被带出皇宫。宫里大部分车辆早就被女真人抢走了,很多奶妈和宫女不得不步行。这些人大约在中午时分到达了南薰门。据一位目击者说,京城百姓看到大批人被押送出城,行列中有很多女人和专家,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徽宗、皇子和公主们的车辆。 [49] 一行人来到南薰门时,已经在此等候的一万骑兵押送他们前往青城或刘家寺。金兵还在城门打开轿帘,让宦官们指认轿里的人。徽宗有一个儿子刚出生不久,被奶妈带走,藏在普通人家里,但女真人根据掌握的信息发现他失踪后,命令徐秉哲在一天内找到他并交出来。 [50]

这些人被清点查验后,皇后、皇子和公主们乘坐马车和轿子被押走,其他嫔妃和宫女则被金兵绑起来,放在马上疾驰而去。 [51]

沈良是一位太学生,他从一名卫兵那里听说,徽宗一到青城就拜见了粘罕和斡离不。粘罕以统治者的姿态面南而坐,而让徽宗面朝东,斡离不面朝西。卫兵听到徽宗厉声说:

汝称先皇帝有大造于宋,反是我有大造于汝也。若大辽伐我,当所甘心。汝去年兴师,吾传位与嗣君。遂割城犒军,汝等乃还。今兴兵,称嗣君失信汝等。曾记誓书否?汝不信然,乃萧庆、王汭等教汝等为之。可呼萧庆等来与我面证,吾岂畏一死。 [52]

沈良的记录中,粘罕没有回答,但一部金代史料记载,粘罕进行了驳斥:

二帅斥之云:“不允和亲,全为囚俘,何颜向人?” [53]

太上云:“我与若伯叔各主一国。国家各有兴亡,人各有妻孥,请二帅熟思。”

国相云:“自来囚俘皆为仆妾,因先皇帝与汝有恩,妻子仍与团聚,余非汝有。” [54]

徽宗被允许留下了五位后妃(包括皇后)、二十八位皇子、十六位皇孙和七位驸马。

沈良还记录,徽宗在当天晚上见到了钦宗。钦宗已经在金营待了二十七天,看起来状况很不好。二人抱头痛哭,然后徽宗对儿子说:“汝若听老父之言,不遭今日之祸。”沈良接着解释说,“盖上皇初欲与帝出幸,何 苦谏乃止”。根据金代史料,在这次会面,徽宗保持着镇静,他还鼓励钦宗说:“天之所废,吾其如天何?” [55]

直到二月初九,开封的百姓才听说金打算立一位异姓皇帝。根据太学生丁特起的记述,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平民都很后悔没有让徽宗东巡和钦宗迁都。 [56] 现在至少皇太子和他的母亲朱皇后还在开封。孙傅试图履行他对钦宗的承诺,偷偷将皇太子送出城,但他没有时间找到愿意冒险接下这个任务的人。二月十一日,钦宗和徽宗都被迫给徐秉承写下手诏,要求将皇太子赵湛及其母送去,母子二人被带到了金营。 [57]

从二月十三日起,宋朝宗室,包括之前已搬到宫外居住的徽宗子女,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都被一起送往金营。宋朝已建立了一百六十多年,宋太宗、宋太祖及其兄弟的后代已经繁衍到好几千人。在徽宗统治时期,宗室中有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和第八代的族人,总人数超过一万人:仅第六代的宗室(1059—1144年出生)就有五千一百五十五人。徽宗时期,鼓励五服以外的族人(即第二代表亲之外的亲属)从开封迁居洛阳和南都的宗室中心,因此,女真人无法抓到所有的宗室成员。饶是如此,他们还是抓了好几千人。 [58] 女真人手里有《玉牒箓》的副本,上面列出了所有宗室成员的名字,他们用这一资料来查验是否有皇子、公主和宗室成员漏网,然后命令开封府的官员捉拿躲藏起来的人。金人要求,必须在二月二十五日之前将所有的宗室交出,于是开封府官员下令彻底搜查全城,“如捕盗贼”。官吏们在城中一边巡查一边叫喊:“不得隐藏赵氏,如有收藏者,火急放出,庶免连累。” [59]

无论徽宗和钦宗对自己的命运感到多么悲哀,他们的待遇也远远好于那些被金人掳去的公主、宫女和其他年轻女子。金人利用惊吓和恐吓迫使她们接受命运。在大批宋俘到达金营的几天前,三名反抗斡离不的女子被铁竿刺伤,被扔在军帐前流血致死。二月初七,大批宋朝女子被带到金营,卫兵指着这三人的尸体作为对她们的警告。福金公主在一周前进入金营,被派去抚慰那些受到惊吓的女子,然后帮她们换上跳舞的衣服,服侍粘罕宴会上的金将。在宴会上,粘罕让这些宫女坐在金将中间侍酒。有三名反抗的宫女被杀,还有一名自杀。过了几天,二月十四日,宫女、女奴以及宗室的妻女们被带到青城一座新建的军营中。两天后,金帅下令,赐给女真士兵的妇女今后必须按女真人的方式梳头,如果有怀孕的,就让医生为她们堕胎。第二天,金帅在这些女子中挑选,选定三千人作为贡女,一千四百人犒赏给金兵。斡离不和粘罕各自得到了一百人。 [60]

史料中没有描述这些金营中的宋俘状况,但肯定不会很好,因为很多人都死在了那里。根据金人可恭所写的《宋俘记》记载,共有一万六千多人作为俘虏被带到金营,其中两千人在到达后的两到四个月内死去。徽宗十一岁的儿子赵楧也在到金营一周后死亡。二月三十日,钦宗给金帅写了一封信,请求将皇宫中的食物和衣服取来送给宋俘。 [61]

二月十八日,斡离不宴请粘罕等金将,强迫徽宗、钦宗和他们的皇后也出席,也许是以此作为金人的娱乐项目。五十二位从宋朝掳来的女子侍酒,其中有二十名嫔妃和公主,三十二名歌妓。徽宗、钦宗和皇后们看到她们之后深感窘迫,想要离开,但没有获准。吃完饭后,斡离不对徽宗说,粘罕的儿子设也马喜欢徽宗的女儿福金,希望徽宗能把福金嫁给他。 [62] 徽宗回答说:“福金已有家,中国重廉耻,不二夫,不似贵国之无忌。”而粘罕的回答是:“昨奉朝旨分俘,汝何能抗?”他让宴会上的宾客每人都挑两名女子。徽宗抗议说:“上有天,下有地,人各有女媳。”粘罕将徽宗骂了出去。郑皇后看到她的侄媳也在侍仆之列,于是向粘罕跪下请求:“妾家不与朝政,求放还。”粘罕点头同意,把她的侄媳放了。 [63]

这样的仁慈肯定是一个例外。二月二十日,徽宗一个儿子的未婚妻自杀。二月二十五日至三月初七期间,徽宗三名女儿也死在斡离不的军营中,要么是因为反抗强暴而遇害,要么就是自杀。 [64]

金人并不打算罢免或替换开封府里的那些宋朝大臣,但试图让他们明白谁是真正的主人。金人派兵到皇宫彻底搜查,还派曾在皇宫内供职的宦官把金兵领到藏有珍宝的地方。这次搜刮在延福宫和龙德宫发现了徽宗的二十五枚玉制和金制的国玺。 [65] 金人还逼迫宋朝大臣选出一位异姓立为新皇帝。几位大臣多次上表,乞求保留赵氏社稷,建议从神宗的后代或远亲中挑选继承人。金帅厌烦了他们的拖拖拉拉,再次威胁说,如果不能立即选出一位让官员、长者和僧道都认可的贤能合宜者即位,他就让金兵进城肆意妄为。金人似乎认为这种措施非常有效,就像北方民族自匈奴时期就开始实施的方法,能够产生一位有威望的统治者。女真人的首领似乎也很难理解:在宋朝皇室遭受如此惨败之后,尤其是金国现在给他们机会选择异姓来替代赵氏王朝,这些汉人精英为什么还是不能割舍大宋皇室?万般无奈之下,宋臣们最后推选宰相张邦昌为新皇帝。张邦昌当时并不在开封,因此他无法拒绝。 [66]

金军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准备离开了,但他们索要的金银数量还没有凑齐。当金兵发现有些宫女身上带着珠宝时,粘罕认为搜刮金银还不够彻底,于是下令重新再来一遍。有人向他建议,可以让饥民用金银来换取食物,以检查是否还有人私藏金银。粘罕照着做了。尽管食物的价格高得离谱,但还是有人拿出金银去买,于是金人以此为证据,指责那些被派去搜刮金银的宋臣称全城珍宝已被洗劫一空是在撒谎。二月二十四日,四位宋臣被带到南薰门,扒去衣服,然后脸朝下趴着,每个人被打了一百鞭。另外四位官员跪着被金兵用大棍打死,随后又被砍了头。 [67]

徽宗在女真人的军营中一留就将近两个月,这给他很多时间来思考亡国之君的命运。他一直非常崇拜南唐亡国之君李煜(937—978)的诗词、绘画和书法。在宋朝初年,李煜曾作为俘虏被押至开封,被废之后写下了一些有名的诗词。另一位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例子是辽国的皇帝。虽然天祚帝没有留在京师,但金不遗余力地追捕他,他在被俘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女和亲属都沦为奴隶,这也是女真人不断向徽宗强调的一个事实。

尽管如此,徽宗依然没有放弃希望。根据曹勋的记载,徽宗到女真人军营二十多天之后,写了一封信给粘罕,信中提到了宋金盟约、他的内禅决定、南巡和返回开封,以及随后在道宫中的安宁生活。“未尝干与朝政。而奸臣伺隙,离间父子,虽大兵南来,亦不相闻报。”他接受了金人对钦宗没有信守盟约的责难,并提出由自己代替钦宗受过:“某愿以身代嗣子,远朝阙庭,却令男某等乞一广南烟瘴小郡,以奉祖宗遗祀,终其天年。”第二天,信使将他的信又送了回来,告诉他不要担心,又说一切都将取决于他们皇帝的决定。徽宗还写了一份祷词,检讨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在深夜焚烧掉。 [68]

对开封洗劫了三个多月以后,1127年三月,女真人差不多要离开了。初四,一名金将押运了1050辆车的书籍和礼器。初七,前宰相张邦昌被立为傀儡政府的皇帝,国号为楚。金兵也彻底搜刮了城外的宫殿,在最后对一座宫观搜刮时,他们发现了朱勔家族的很多书画。十二日和十三日,宋朝皇帝的宗庙也被洗劫,金兵甚至把皇室祖先神像的衣服也扒下来抢走。但在十五日,金人同意了张邦昌的请求,没有挖掘宋朝皇帝的陵墓。 [69] 十六日,金人让徽宗、钦宗和他们的皇后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还不许徽宗穿道服。二十一日,一些从开封抓来的专家被释放。二十四日,大约三千名女子和儿童被释放,与他们一同回到开封的还有三位公主和十一位宋臣的尸首。二十三日,钦宗给他以前的大臣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为他从左藏库支取三千贯,为即将来临的行程准备一些食物。也许是作为回应,女真人交给徽宗三千两银子和一些物品,作为路上的盘缠。 [70]

三月二十三日,女真人宣布,他们索要的金银已被足数献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女人充抵。开封府递交的文件中列出了名细:共搜刮了247600两金和7728000两银,比上一年略少。如果按每锭五十两计算,相当于49520锭金和1545600锭银。另有607700锭金和2583100锭银由11635名女子充抵,其中有129位公主和高级嫔妃、451位低级嫔妃或近亲宗室、1241位远亲宗室、1083位宫女和宫中歌舞伎、2091位近亲宗室的妻子、2007位远亲宗室的妻子、1314位妓女和3319位官员或贵戚家族的女子。 [71]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女真人的侵略和对开封的包围呢?这不仅对于所有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来说是一场悲剧,甚至对那些处于相对安全、偏远地区的人也是一种耻辱。见证这场灾难的文人和后世的文人都在寻求对这些事件的解释,有人尽可能搜集整理资料,还有人试图从道德或政治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文人通常将自己视为潜在的帮统治者出谋划策的人,他们不会去关注技术层面上的军事策略错误,例如,在某一次具体战斗中,如果采取不同方式部署军队或使用不同兵器是否可能取胜,而是更关注朝廷制定的决策。既然朝廷采取的基本战略(试图与金议和)失败了,很多人便推断反对议和的战略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女真人在1126年出动时,钦宗朝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也未取得成功。而且,宋金之间大部分战役都是以宋军的失利告终,因此很难让人相信,宋军单纯靠更多对阵就能击退敌军。

这些文献的一个普遍假设是,徽宗沉迷奢侈生活而导致了这场灾难。一项主要的指控是针对他身边的一些人,如蔡京、蔡攸、王黼、梁师成和童贯,正是这些人纵容并唆使了徽宗的这种倾向。当然,大概从1121年初派军镇压方腊起义开始,军费开支的确使政府不堪重负,但宫廷费用在政府的全部财政中只占比较小的份额。而且,1126—1127年间,宋朝被迫从皇宫和政府藏库中拿出数额庞大的金、银、绢和其他财货进献给金,这足以证明宫廷在此之前并未消耗完所有现金。

徽宗的奢靡生活是否影响了民众对宋朝的支持呢?当然,钦宗任命的官员对他不会有什么同情,尽管他们在奏疏中也不能写不敬的话。然而,鉴于当时百姓面临饿死或冻死的处境,相比于他们偶尔爆发出来的愤怒,我更被开封民众表现出的对宋朝的忠诚所触动。的确,开封百姓趁机砍伐艮岳的奇珍异木,并拆毁了里面的建筑,但那时候他们已经拆毁了一些官府建筑用作薪柴。民众不仅在大雪中等候钦宗返回开封,还以很多细微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徽宗、徽宗的儿女,以及所有宫内侍从被女真人囚禁的悲伤。毕竟,徽宗最让批评他的士大夫愤怒的是他罢免和贬斥了几百名重要官员,但这与城中的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关系呢,相反,百姓似乎总体上对徽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繁华和城市生活的丰富表示赞赏。 [72] 此外,徽宗的慈善事业可能也为他赢得了很多穷苦百姓的感激。据说,金人在开封翻箱倒柜地搜刮金银时,一座福田院中的贫民也拿出了二两金和七十多两银。 [73]

对这场灾难还有别的解释吗?从金的角度看,宋的灭亡应归咎于它没有自始至终地履行宋金之间的协议。然而,没有履约绝不是宋单方面的过失。从最初宋金联合抗辽的盟约,到后来有关金撤回北方的协议,中间都经过了多次谈判和修订,通常都是金占据谈判的优势地位。可以理解,金用汉文宣传说,它攻打大宋是为了惩罚宋违反了盟约,因为当时国家之间使用的语言中,还没有一种词汇能够为侵略他国谋取利益提供正当理由。然而,从他们的行为中似乎可以看出,阿骨打、粘罕和斡离不等人在讨论目标时的说法并不一致。

还有很多文人认为,宋军走向失败的一个原因是宦官统帅。童贯就是宦官,最初攻打燕京的战役便是在他的率领下失利的。然而,一些出身军人世家的将军,如种师道和姚友仲,也没有取得很多胜利,还有李纲这样的文人将领也是如此。显然,宋军的战绩不佳有很多因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应当假设在这些战役中宋军可以决定胜负。女真人显然组建了一个可怕的战争机器,实力超出人们想象,也许更类似于后来的蒙古大军。宋军抗击女真人时的很多失败应归因于阿骨打、吴乞买、粘罕和斡离不这些军事天才,而不应归咎于童贯、种师道和李纲等人的无能。傅海波(Herbert Franke)观察到,宋军将领的劣势之一,是“倾向于在宫廷中组织和计划战役细节,也就是说,不顾前线的具体形势而从远方进行谋划”。 [74] 此外,还存在几方面劣势,包括严重缺乏情报。尽管宋多次向金朝派遣使臣,但宋没有意识到辽和金作为盟友和作为敌人时迥然不同。同时,徽宗朝和钦宗朝的政治文化也有害无益。当钦宗重新启用保守派时,这些大臣迫切希望报复政敌,他们通常以“内乱比外夷造成的威胁更大”为由,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罢免、贬逐与处死徽宗朝大臣这类事情上,而不是重新考虑国家的防御。因此,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团结所有政治精英,并制定有效的防御方案。考虑到当时激烈的派系斗争,如果徽宗不进行内禅,而是保持一支尽管可能有些专制的稳定的大臣队伍,也许情况会好一些。与一年半之后徽宗的儿子高宗的迁都相比,他们应当能够更有序地组织迁都,从而保存北宋王朝积累的大部分财富,至少不会落入女真人之手。

但上述因素都不应当用来推卸徽宗要承担的责任。显然,在这样严重的军事危机下,徽宗并不是中国需要的一位统治者。他做出的若干决定,例如,给予降将郭药师的荣誉和奖赏,都反过来让自己吞下恶果。徽宗也不像阿骨打和粘罕那样热衷于对抗,当事情看起来要在他身边同时爆发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逃跑愿望,让别人来承担责任。不过,在统治者的另一项核心要素——创造皇家的宏伟和壮观景象方面,他做得非常好。也许是了解自己并非一个善于处理危机的人,他利用中国政治体系为他提供的主要选择,将皇位内禅给了皇太子。不幸的是,尽管当时钦宗已经二十多岁了,正是在军事上大有作为的最佳年龄,但在处理危机事件方面,并没有表现得比徽宗更有效。

如果光从徽宗的角度观察,他最不幸的决定,或许是在1126年四月听从钦宗的请求,回到开封。如果他留在南方,也许能够远离那些组织反抗的人,或是向他们提供帮助。然而,现存史料均未提到徽宗说自己听从钦宗的请求是犯下了大错,也没提到徽宗抱怨钦宗要求他回到开封是错误的。或许,徽宗觉得对每个人而言,这个悲剧后果都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提及,就似乎是在将责任推卸给别人,而这是他尽量避免的事情。

[1] 《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六,587页。《大金国志》(卷四,64页)说开封城中只剩下了七万居民,这个数字应当是错的。

[2]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八,靖康中帙三十三,4页;卷六十,靖康中帙三十五,18页。《宋史》卷三百三十五,10753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六,1781—1782页。

[3]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二,靖康中帙三十七,47—49页;卷六十三,靖康中帙三十八,55—57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16—17页。《靖康纪闻》,1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七,1799、1801页。

[4]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三,靖康中帙三十八,60页;卷六十四,靖康中帙三十九,67—69页。《靖康纪闻》,2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七,1802、1805—1806页。

[5]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五,靖康中帙四十,74、79—80页。《靖康纪闻》3—4;《宋史》卷三百五十三,11137页。

[6]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五,靖康中帙四十,84页。

[7] 《靖康纪闻》,4页。

[8] 《靖康纪闻》,3—4页。《靖康要录》卷十三,256—263页。《瓮中人语》,63页。《宋史》卷二十三,434页。《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六,靖康中帙四十一,92页。

[9]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八,靖康中帙四十三,109—112页。另参见《靖康纪闻》,6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八,1817—1820页。

[10] 《瓮中人语》,64—65页。《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六,591页。

[11] 关于这一天发生的事件,另参见Samuel H. Chao, “The Day Northern Sung Fell,”144—157页。

[12] 《靖康纪闻》,8—9页。《靖康要录》卷十三,265—268页。《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九,靖康中帙四十四,120页。关于这段时期的奇怪天气,另参见程民生《靖康年间开封的异常天气述略》,《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Pang Huiping, “Strange Weather: Art, Politics, and Climate Change at the Court of Northern Song Emperor Huizong,”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39(2009):1—41.

[13] 《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六,591页。《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九,靖康中帙四十四,120—125页;卷七十,靖康中帙四十五,130页。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612页。《瓮中人语》,69页。《靖康朝野佥言》,1页。《靖康纪闻》,8—10页。《靖康要录》卷十三,267页;卷十四,273、274页。

[14] 《靖康要录》卷十四,273页。

[15] 《靖康纪闻》,9—10页。

[16]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四十九,2489—2490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八,1829—1830页。《南征录汇》,126—127页。《大金吊伐录》,334页。

[17] 《南征录汇》,126、129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靖康中帙四十五,135、137页。《大金吊伐录》,335—336页。

[18]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14页;卷十二,244页;《宋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九,609页。Harold Kaplan, “Yueh Fei and the Founding of Southern Sung China.”PhD diss., Iowa State University, 1970, pp. 41—56. Tao Jin-sheng,“The Personality of Sung Kao-tsung(r. 1127—1162),”载衣川強编《刘子健教授颂寿记念宋史研究论集》,532—534页。

[19] 《靖康纪闻》,11—12页。

[20] 《三朝北盟会编》卷起十一,靖康中帙四十六,140—143页。《大金吊伐录》,384—385、500页。《南征录汇》,130页。《靖康要录》卷十四,275、277—278页。《靖康纪闻》,12—14页。关于孙觌起草的这份降书,参见Charles Hartman, “The Reluctant Historian: Sun Ti, Chu His, and the Fall of Northern Sung,”pp. 112—118。

[21] 《靖康要录》卷十四,276—277页。

[22] 《靖康要录》卷十四,278页。《大金国志》(卷四,65页)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八,841—842页)记录的数字不同,但数额也非常巨大:金锭一千万条,银锭两千万条,以及绢两千万匹。金的价值大约是银的十四倍,因为几个星期后官府发榜,允许以钱代替金银,一两金值三万五千钱,一两银值两千五百钱(《靖康纪闻》,23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一,靖康中帙四十六,144页)记载,钦宗从金营返回的当天在龙德宫拜见了徽宗和郑皇后,但别的史料指出他(徽宗)一直待在延福宫,后一种说法看出来更为合理。

[23]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一,靖康中帙四十六,145—146页。

[24] 这些马匹还没有被杀掉充饥,说明开封在被围困时本来还可以坚持更长时间。

[25]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二,靖康中帙四十七,149、153页;卷七十三,靖康中帙四十八,160、163页;卷七十七,靖康中帙五十二,209页。《靖康要录》卷十四,279页。

[26] 《靖康纪闻》,22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四十九,176页;卷七十七,靖康中帙五十二,209—211页;卷七十八,靖康中帙五十三,211—214页;卷八十一,靖康中帙五十六,241—242、244页。《靖康要录》卷十五,297、302—304、307页。

[27]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九,靖康中帙七十四,408页。《靖康纪闻》16。

[28]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二,靖康中帙四十七,152—153页;靖康中帙四十八,161—163页。《靖康纪闻》,18页。

[29]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四十九,171—172页。《靖康纪闻》,21页。

[3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二,靖康中帙四十七,156、159页;卷七十三,靖康中帙四十八,163、165—166页。《靖康纪闻》,17、18页。

[31]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四十九,168页。

[32] 《靖康要录》卷十五,297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四十九,172页。皇太子出生于1117年十月,因此1127年正月时他应当是九岁零两个月或三个月。

[33] 《南征录汇》,133—134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九,1859页。《宋会要辑稿·帝系八》,叶57a—b、41a—b。根据(《开封府状》,98页),1127年福金二十二岁,蔡鞗二十一岁,这就意味着1118年时福金十三岁,蔡鞗十二岁,但福金在1118年时应当至少十六岁了,因为她在1103年得到了第一个封号。(《宋会要辑稿·帝系八》,叶40a)。

[34] 《南征录汇》,134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四十九,173—175、177页;卷九十九,靖康中帙七十四,409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九,1863页。《瓮中人语》,77页。

[35]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四,靖康中帙四十九,175—176、178页。《靖康纪闻》,22页。

[36] 《靖康纪闻》,25页。《瓮中人语》,78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九,1862—1863页。《靖康要录》(卷十五,302页)说是两百万两银。

[37]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六,靖康中帙七十一,378页。有份资料说有三分之一的太学生患有脚气,其中一半的人因此而死。《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九,靖康中帙七十四,401—402页。

[38]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七,靖康中帙五十二,202—203、209页;卷八十七,靖康中帙六十二,294页。《靖康纪闻》,26页。

[39] 《南征录汇》,136页。

[40]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七,靖康中帙五十二,209—210页。《靖康要录》卷十五,303页。《南征录汇》,139页。

[41]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六,靖康中帙五十一,198页;卷七十七,靖康中帙五十二,201页;卷七十八,靖康中帙五十三,216—217页。《南征录汇》,140页。

[42] 《南征录汇》,141页。

[43]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八,靖康中帙五十三,219页。

[44] 《南征录汇》,141页。《靖康纪闻》,39页。

[45] 关于各史料的不一致之处,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40—42页。

[4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4页。

[47]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4—225页。

[48] 《北狩见闻录》,1—2页。

[49] 《南征录汇》,141页。《靖康纪闻》,29页。这个记载与上文中引用的蔡鞗的描述有矛盾。蔡鞗说百姓痛哭并拦着不让他们出城。真实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介于二者之间。那些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的百姓聚在一起提出抗议,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50]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九,靖康中帙七十四,401页。

[51] 《南征录汇》,141页。

[52]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5页。萧庆和王汭原是辽将,但现在投降了金。

[53] 或者他们想说的是:“我们(不再)同意与你们和亲了,因为现在你们都是囚俘了。”

[54] 《南征录汇》,141—142页。

[55]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5页。《大金吊伐录》,501页。

[56] 《靖康纪闻》,30页。《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9页)也记录了类似的感情。

[57]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靖康中帙五十五,2322—2333页。《靖康纪闻》,36页。

[58] 《靖康纪闻》,36—37页。John W. Chaffee, Branches of Heaven: A History of Imperial Clan of Sung China , pp. 31—32, 95—103.《宋俘记》(243—244 页)记载,有四千名宗室和五千名贵戚沦为囚俘,但有部分人已在军营中,还有一些人由于身体状况无法长途旅行而被释放;押往金营的队伍中,宗室和贵戚共有五千六百人,其中两千两百人是男性。

[59]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一,靖康中帙五十六,239页;卷八十三,靖康中帙五十八,258页。《靖康纪闻》,38页。

[60] 《南征录汇》,146、154页。

[61] 《宋俘记》,243—244页。《南征录汇》,154页。《靖康纪闻》,40页。

[62] 这里说的不是已嫁给蔡鞗的那位公主,而是另一位嫁给田丕的公主(名字的写法不一样,但拼音相同),见《开封府状》,99页。

[63] 《南征录汇》,155—156页。

[64] 《南征录汇》,156、160、164页。

[65]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6页;卷八十一,靖康中帙五十六,241—242页。

[66] 《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九,靖康中帙五十四,229—231页。

[67] 《南征录汇》,156—157页。《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一,靖康中帙五十六,245页;卷九十九,靖康中帙七十四,410页。《靖康纪闻》(38—39页)记录四位活下来的宋臣每人被打五十鞭。

[68] 《北狩见闻录》,2页。

[69] 《南征录汇》,162、167页。《靖康要录》卷十六,326、331、332页。《瓮中人语》,87页,女真人甚至在押运财物的车辆启动后还在抢掠。

[70] 《大金国志》卷五,72页。《南征录汇》,168—169页。《靖康纪闻》,43页。《靖康要录》(卷十六,333页)记载钦宗索要的是一万贯。

[71] 《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六,靖康中帙六十一,286—288页。《开封府状》,121—122页。这些女性的名字和年龄都被记录下来(《开封府状》,97—118页)。《大金国志》(卷三十二,455页)记载的总数(三百万锭金和八百万锭银)与《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九,1880页)的数字不一样。

[72] 参见Stephen H. West, “The Emperor Sets the Pace: Court and Consumption in the Eastern Capital of the Northern Song During the Reign of Huizong,”p. 36。

[73]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七,靖康中帙七十二,385页。

[74] Herbert Franke, Krieg und Kreiger in Chinesischen Mittlealter(12. bis 14. Jabrhundert): Drei Studien , p. 108.

>